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60载三代邻里情【龚政文】
2014-05-28 11:18:1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龚政文] [责编:黄晓辉] 字体:【

  60载三代邻里情

  ——评广播连续剧《长沙人家》

  □ 龚政文

  对于当下的中国城市来说,急速变化的脚步已让许多传统、美好的东西渐行渐远。其中特别明显的,一是历史记忆,二是邻里情感。就前者而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让不少城市面目全非,城市的格局被重组,城市的记忆被打断。对此,我们很难作出简单的是非判断,它纠结着现代化与老传统、开发与保护、进步与守旧等多重矛盾。就后者来说,持续的拆迁,居住方式的改变,让过去办公居住合一的“单位”越来越少,几十年比邻而居的街坊也风流云散了,代之而起的是各种楼盘组成的社区。社区是天南地北的聚合体,典型的陌生人社会,即使门当户对,也可能老死不相往来,更谈不上亲如一家的邻里情了。

  湖南广播电视台金鹰955电台播出的12集广播剧《长沙人家》,就是一部在这样的背景下,记录并呼唤城市的历史记忆和邻里情感的作品。它以一条老街三户人家的三代人生活为载体,展示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市井社会的长沙的多个侧面,呈现了流动而亲切的长沙记忆。在街道、建筑方面,有北正街、坡子街、中山路百货大楼、南门口、蝴蝶大厦、三角花园等;在市井民俗方面,有臭豆腐、童谣、牙粉、湘剧、长沙弹词等;在流行风尚方面,有上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好》、60年代的“文革”和知青上山下乡、70年代末的摆地摊、80年代的喇叭裤和南门口夜市、90年代的歌厅文化以及新世纪以后的湖南卫视和“超女”现象等等。很少有虚构文艺作品像它这样将所有故事发生的场景都标注为真实的地名。全剧既肯定长沙的发展变化,又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留恋。剧中的第三代湖南大学建筑系学生溜溜要用摄影扫街来留住老长沙的记忆,伊伊用一曲咏唱长沙小街小巷的歌曲《长沙人家》参加快女比赛而晋级。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创作者在大变动时代里的文化定力和历史自觉。

  邻里情感更是作者苦心经营的重点。王云成和邱云霞、华阳和聂维玉、老吴和于细芳,老一代的三对夫妻,自解放初就在一个单位工作(中山路百货公司),在一个院子生活(北正街吴家公馆),彼此之间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多样的个性禀赋,还有因出身、职位、思想认识不同而带来的诸多矛盾,但他们都有传统中国人一颗善良仁厚的心。他们磕磕碰碰几十年,有真诚关心,也有小算盘;有各种误会,也有冰释前嫌;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没有恶斗,没有分崩离析。他们的后一代,经历了“文革”的磨难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艰不拆”,分分合合,恩恩怨怨,也终究维系了小院子传承的那份情感和友谊。虽然外面的高档楼盘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北正街最后也免不了要拆迁,但他们都舍不得离开这里,舍不得老街坊。

  这样的邻里生活虽然不可能再现,但值得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这种邻里情感虽不是完美无瑕,但在越来越陌生化、功利化的当下,将越来越显现它弥足珍贵的价值。

  在艺术追求方面,《长沙人家》继承了《茶馆》开创的伟大传统,用小人物命运反映大时代变迁,以小场景矛盾聚焦大世界风云。剧中三个家庭三代人物,尽管有南下干部,有资本家后代,有造反派司令,有电视台导演,但说到底,都不是什么大角色,也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相反更多的是普通的商店营业员、摆地摊的、炸臭豆腐的,但他们身上,折射了共和国从长沙和平解放到新世纪头十年这60多年的历史变迁,举凡抗美援朝、公私合营、思想改造、蒋介石“反攻大陆”、“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思想解放、全民经商、台胞回归、旧城改造等共和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都有体现。这些重大事件的体现,并不是外在的、生硬的,而是融入到每个剧中人的经历和命运中,集中到百货公司和吴家公馆这两个主要的戏剧场景中,呈现出鲜明的长沙特色。这种家国同构、人与时代合体的创作路数,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功底和创作雄心,也使全剧产生了极大的戏剧张力。在二度创作方面,该剧十分注意环境氛围营造,演播者对角色把握到位,处理细腻,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老长沙,沉浸到剧中人的生活场景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