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三国关羽与长沙地名【吴明】
2014-05-22 12:33:0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吴明] [责编:彭彭] 字体:【

  三国关羽与长沙地名

  

  □吴明

  编者按

  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具有反映当地历史、地理特有现象的功能。每一座城镇,每一条街道乃至于每一个村落,都是人类交往活动的中心,而与这些聚居地和交往中心紧密相关的地名,其形成和演变无不留下可贵的历史遗痕,记录着已经消逝了的历史岁月。

  一地若无历史文化,便索然无味,如人之贫血;反之立马蓬荜生辉,激发探古之心。湖南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本地文化历史特色的地名体系,从这些地名出发,可以领略到特有的文化内涵。湘江副刊从本期起开辟“湖湘地名故事”专栏,追根溯源,讲述地名里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希望读者朋友参与进来,一起讲述我们湖湘的地名故事。欢迎投稿,邮箱:whbml@163.com

  岁月流逝,浪花淘尽英雄;三国多少事,都在地名中。三国诸英雄中,德技双馨、最为后人称道者之一,当属关羽。当年的长沙是关羽驰骋之地。循着关羽的足迹,我们来看看,事隔1800余年,现在的长沙还留下哪些与关羽有关的地名。

  相传关羽从荆州出发,走岳长古道,过福临铺(现长沙县福临镇),到一峡谷,山路崎岖,兼天气炎热,五百人下马,在一店铺前洗马鞍、歇息,这个地方就叫下马坑、抹鞍铺(现位于长沙县福临镇境内)。继续策马赶路,人困马乏时,在一口大塘旁停下洗马,这个地方就叫洗马塘(现位于长沙县安沙镇境内)。途中在一处驻军停歇,该处就是马栏山(现为湖南广电所在地)。

  关羽在长沙以北60里的石渚湖(现望城区丁字镇石渚湖村)旁扎下营盘,时值伏天,瘴气逼人,北方兵士不服水土,纷纷病倒。羽有一义母,曾在战场上冒险救过羽,羽视之如亲生母亲,随军带着,此时也染上重病,不治身亡。羽悲痛万分,找匠人铸了一口闪亮的铜棺材,将义母安葬在石渚湖畔。从此那地方就叫“铜棺”。因“棺”字不吉利,改成“铜官”。新建一寺以念,名为云母寺(现位于望城区铜官老街北端),铜官山又名云母山。

  关羽安葬义母后不久,与黄忠在铜官东边的一座山头上大战。黄忠不敌关羽,提枪便跑,关羽一刀劈去,没劈着,却把个山头砍去半边,后来这山就叫半边山(现位于望城区丁字镇半边山集镇)。关羽追杀黄忠至九峰山下,人困马乏,把马拴在树上,就地歇息一晚,后来该处就叫吊马墈(现位于望城区桥驿镇马安村)。次日再战,黄忠远远地望见关羽,一箭射去,不中,箭头落在九峰山南面的冲里,那地方就叫箭头冲(现位于望城区茶亭镇九峰山村)。关羽退到湘江与浏阳河交汇处,慌乱中,赤兔马尥了一蹶子,将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震落河中,从此,这交汇处就改名落刀嘴(现位于开福区金霞路街道落刀嘴社区)。关羽一口气跑了几十里,下马歇息,取路边池水洗马,后踏石上马,准备回营休息,但追兵又至,羽策马过一峡谷,被一涧挡住,赤兔马腾空而起,跃了过去。于是,留下了饲马冲、洗马石、上马石、跳马涧(现位于长沙县跳马镇跳马村)等地名。周仓沿河打捞青龙偃月刀。仓随羽多年,深知宝刀性能,他一头栽入水中,一口气逆水追了7里才将宝刀捞了上来。为什么要逆水7里才找到呢?原来,传说刀上镶嵌的青龙入水即活,宝刀入水后,青龙荷着宝刀逆水而上。捞起刀的地方原名涝塘河,从此改叫捞刀河,刀捞起后擦洗刀的地方叫关刀铺(现长沙县跳马镇关刀村)。

  相传,关公攻下长沙后,曾渡过湘江,一直往西,前往华容,一路上曾先后驻扎过两个村庄,秋毫无犯,民众感激,遂留下关羽之名。这就是今望城区和宁乡县都有个关山村的缘由。相传,关公路过望城区白箬铺镇时无法过江,江中小龙化为一马,帮助关公渡江,此处遂改名马龙港(现望城区乌山镇马龙港村)。

  同在望城区,相传关公骑马经过一木桥时,赤兔马因木桥摇晃而受惊,故名惊马桥(现位于望城区白箬铺镇),明清时期曾一度改称金马桥。1982年长宁公路改道,惊马桥才由木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