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诗情中成竹画意
2014-04-29 10:55:3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秋哥] [责编:黄晓辉] 字体:【

  诗情中成竹画意

  秋 哥

  诗是画的灵魂,画是诗的心像;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中含画意,画中蕴诗情。癸巳年冬至后的一个暖阳天,我在曾景祥先生“求真堂”画室,沐着从窗户穿透进来的阳光,聆听他关于诗与画的侃侃宏论。

  曾景祥是著名画家,亦是诗人。他在作画前有诗情的冲动,于是乎他就放下画笔,先写诗。把心中无形的画倾注纸上,就着诗情作画。这是不是唐宋文人的遗风,不得而知,反正先生乐于此好。这些年来,他先后写了一百多首诗词。这些诗词或是咏物,或是感时,或是言志,抑或是抒情,字字句句真切、自然,就像山涧泉水,清澈,善下而流。我手上有一本他的诗词联选集,细细品味,慢慢咀嚼,诗句里的情愫把你心尖拨弄得痒痒的,欲罢不能。

  如《夏游桃花江》:万木葱茏花未阑,踏青湘女笑声繁。罗裙不解东风意,也学柔枝戏幼蝉。

  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曲径幽幽的羊肠小道上,一群面如桃花般美女留下一串叮当的笑声。东风像细柳柔枝戏弄幼蝉一样,不时骚扰姑娘们的长裙。你读了这首诗,能平抑心中对美的激情吗?

  又如《回老家》:正月初三过獭江,云山雾海两茫茫。休言遍地无颜色,立马东风上绿装。

  冬春相交之际,春意还被严寒压迫在残叶下,家乡的山峦还被云雾紧锁,自然界毫无生机。但你千万不要悲观,不要消沉,一夜间,当东风把那片残叶掀翻,春天普播苍翠。你能不和诗人一起向往家乡的春天吗?

  我把诗人的一百多首诗、词、联细数一下,其中诗人写老家桃花江的就有十多首。

  写诗是要有激情的。情生何处?

  交谈中,我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先生没有立即回答我,那双深邃的眼睛望着窗外……

  曾景祥与共和国同龄,桃江山水哺育着诗人。他自豪地跟我谈及他的家乡:屈原在桃花江写过《天问》;黎锦辉写过《桃花江》盛赞桃花美女的歌;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高希舜出生在桃江县这块沃土……他还跟我描绘他的家乡:那里茂林修竹,树木葱茏,田园风光、时花芳草。

  这就是诗人情生处地——让他喷井写诗的桃花江。

  曾景祥集多种才艺于一身,绘画、诗词、联曲、学术专著,执教育人,样样耀眼。

  曾景祥是学院派实力画家,1970年入读湖南师范学院艺术系。这些年来,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和参加全国大型画展,业界好评如潮。曾景祥的画,无论人物、山水、花鸟,或以工笔表现,或以写意表达,都很娴熟,精到、老辣。其意象精确,构图新奇。尤其是花鸟,寥寥几笔,神形俱妙,生机向上。从画作中,我们还能品味出油画、水彩、水粉的咸淡,这是因为他几十年中多种绘画实践使然,也是中外美术理论的滋润。

  我手上有几本曾景祥的画册,打动我的还是那画中的诗句,画意中的诗情。

  如工笔画《三月风》:三月黄花三月风,翠湖村外小桥东。有心却被无心忧,怎奈窗前鸟惊魂。

  小桥湖畔人家,懒洋洋起床梳洗,有心欣赏春风催开的山花,哪知她挑开窗帘,却惊飞一对细语小鸟。画面不见人,情却揪人心。

  再如写意画《赏花》,题款是:清香不肯上阳台,淡抹平装对雪开。莫道孤芳知己少,喳喳喜鹊赏花来。

  画意即心意、心境、心像。一个艺术家于画中浸润诗情,诗情中成竹画意。这应当是艺术家终身追求。

  在谈及自己未来的打算时, 豁达、开朗的先生用一首60岁时作的《梦江南》词作答: 霜侵鬓,红叶灿金秋,伏枥撕空途正远,飞龙舞凤笔方遒,诗画铸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