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湖南印象 > 正文
油菜花海里“赶分社”
2014-04-09 07:59:5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封锐 徐行] [责编:彭彭] 字体:【

  油菜花海里“赶分社”

  

  

  稻田公园里放风筝

  

  

  油菜花里舞龙

  

  药王节中草药交易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仁米塑

  

  稻田公园里写生

  

  丹霞上的油菜花 安仁县委宣传部提供

  

  春分日里开耕仪式

  文/本报记者 封锐 图/本报记者 徐行

  “春分”时节,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均,寒暑平,万物生长,春暖花开,黄历上写道:宜祭祀、开市、交易、出行、会亲友、教牛马……

  春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春光烂漫的时候,在神农文化流传的安仁县,人们把它过成了节。至今仍保留着春分日祭祀、踏青、赶集、采买中草药和农具的习俗,当地人称“赶分社”。

  红石山上黄花香

  每年春分,正值油菜盛开的季节,安仁县都有赶分社暨油菜花节。

  春分的前一天赶至安仁,天空时而降雨,空气中溅起一丝丝乡间泥土的清新味道。淡淡的花香飘来,那是随处可见的油菜花田,一片片醒目的黄色,在阴雨中特别精神。

  经过一场雨水的冲刷,渡口乡丹霞石山上的油菜花尤其坚强。永乐江从安仁县城流过,下游途经渡口乡,江边一片红彤彤的丹霞山,山虽不高,却绵延数里,山上的丹霞油菜花极具特色。

  汽车缓缓驶上凹凸不平的丹霞石山,未及走近,就已被远处由红、黄、绿编织的三色美景吸引。血红色的是光秃秃的丹霞山,亮黄色的是怒放盛开的油菜花,青绿色的是一丛丛树林。山是整块的巨石,平滑的石面上,只在山顶有一小片原生树林,因长年累月遭风雨侵蚀后形成了一点土壤。

  雨后,一缕缕涓涓水痕,浅浅的,沿着红色的山势石面,从山顶往下流,如同无数道泪痕,从油菜花丛旁淌过,也滋润着石面上的斑斑苔藓。渡口乡的丹霞山面积广阔,没有断层,呈旋涡状蜿蜒盘旋,高低起伏,或凸起为弧顶石包,或凹下成大小不一的陷坑,有石岗、石峡、石湖、石原。浅的凹坑,汇聚积存山石风化后被雨水冲刷来的土壤;深的凹坑内,截留雨水形成天然的石质水塘、小湖。连绵的红色石山上,但凡有一点土壤积留的地方,都被乡民们种上了黄澄澄的油菜。靠着石洼中那一点点仅能扎根的土壤,油菜花顽强地绽放,一块块点缀着这片红色石山。好一幅雨后水墨丹青画!

  漫步石山上,随处可见金灿灿的油菜花,仿佛被天使撒落在远离尘世的丹霞岩间。春风拂过几无遮挡的山体,唯有油菜花悠悠晃动,撩拨着青春的气息,在暗红色的石山映衬下,更显飒爽抖擞。登上山顶遥望,远处更有大片的油菜花田,高高低低,与农舍、树林、河流相映,那是希望的田野。

  山间有养蜂人,几十口大蜂箱立在路边的山坡上。嗡嗡的蜜蜂大军倾巢而出,追逐着花海远去。何不停车,买上一点新鲜的蜂蜜?

  稻田公园踏春行

  传统的安仁“赶分社”,包括祀神祈谷、春分开耕、集会结社、踏春游玩、赶场交易等内容。县城东南郊的“稻田公园”里,民俗活动达到高潮。

  趁着轻雾细雨的间隙,隆重的开耕仪式举行,拜祭神农,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仪式过后,耕田比赛正式开始,这也就是“教牛马”了。只见水牛、黄牛、“铁牛”三组比赛分别进行,举伞围观的群众撑起了一片五彩斑斓而又密集的雨中“蘑菇”,挥臂叫好的加油喝彩声从激烈晃动的伞下不断传来。水牛比黄牛力气大,但比不过现代的“铁牛”耕田机,幸好比赛很公平,它们各自有各自的对手。

  春分当日天空放晴,似乎上天也感受到了农耕之地的真诚热情,让遍布全县的油菜花集体晒太阳。安仁百姓成群结队、扶老携幼齐来,在稻田公园的田间地头,油菜花海里串起了长长的人线,赏油菜花、“赶分社”,好热闹。周边县市的人慕名远道而来。

  正值稻田公园的开园仪式,园内保持着农田的原生态,按季节种植稻谷、油菜,现在正是油菜花开。穿过稻田公园的入门牌坊,可见水车、石磨、风车、凉亭,金灿灿的稻田中,舞狮队、舞龙队逶迤而来。

  和渡口丹霞的油菜花不同,稻田公园的油菜花海如同平铺的锦缎,远处青山隐隐,近处民居安静。一望无际的油菜田上空,风筝在迎风起舞。从亭子间传来悠扬的二胡声,艺术爱好者们在柔和春日下,集体演奏民间乐器。欢乐的儿童三五成群地打陀螺、滚铁圈、跳绳、跳屋子、摸泥鳅。旁边的永乐江上,乌篷船等水上娱乐活动正在进行。还有学生在田间作画,用画笔记录大好春光。戏剧下乡已经开演,戏台下,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圈群众。旁边的店铺里,草药汤煮鸡蛋、烫皮、油糍粑、油团子、牛舌子等特色小吃晃花了眼,填满了肚。

  在稻田公园民俗活动区,安仁“米塑”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赏,点评比较。如果喜欢,花上几元钱还可带走。今天有米塑大赛,除了附近村民们提前准备的拿手作品,还有现场制作的。安仁米塑本是元宵节的供品,已经蒸熟,祭祀过后还可再次蒸热食用,现在已列入湖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安仁一绝。这些米塑精制成各种色彩多样的人物、龙凤、花鸟、走兽等不同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创作者说“想到什么就捏什么,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极富想象。

  药王节里人头涌

  安仁县周边环绕着茶陵、炎陵、耒阳等县市,仅从地名就可以看出,都跟炎帝神农氏有关。传说炎帝神农氏曾带8名随从到安仁境内尝百草,治百病,制耒耜农具,教百姓农耕。于是每年春分“赶分社”,周边县市的百姓都要共聚居中的安仁县城,举行春分药王节,纪念中华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有据可考的历史从唐、宋延续至今。

  当天的安仁县城格外热闹。城内的中草药集散地,本地人,外地佬,全国各省来的商贩,纷纷奔着春分药王节而来,从几天前开始就已经占位摆摊,迟来的人已经无法容纳,只好在就近的街道靠边兜售,沿着马路延伸上十里,人头涌涌。这时,整个县城就像一个硕大的集贸市场,人们争相购买满大街的中草药材。除了中药材、谷种、农具、树苗等,沿路还摆满斗笠、木锯、背篓、衣物等各种杂货,牙医、小食摊也来凑热闹。周边县市十里八乡前来赶集的百姓利用药王节商贾云集的机会,不仅采买中药材和农具,还购置全年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纷纷背着麻袋、驾着三轮、开着皮卡,无不满载而归。

  石头坝中草药市场内,人声鼎沸,讨价还价与吆喝声四起。仔细睁眼一看,码满了临铺的仓库,堆放了一地的“柴火”:粗如大腿的树干,细如胡须的白草,殷红如血的根茎,卷成一圈又一圈的长长藤条,砍成一垛垛的木桩,扎成一捆捆的“干柴”……难道这些都是药?

  不过本地人好像都非常在行,一个个背着麻袋往里装。一个摊位前吸引了好几人围观,一位老大哥蹲在地上,捞起一小把草直接塞进嘴里,滋滋有味地“吧嗒吧嗒”嚼着,一边还操着本地方言和身旁的同伴讨论药性。原来安仁境内盛产中草药达950多种之多。安仁人从小耳濡目染,识得多种中草药,很多人还上山采药,供春分药王节“赶分社”这天贩卖,或者和别人交换自己所需的药材。

  除了本地人,还有外地专程赶来的药商。来自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云南、河南、新疆、内蒙古等诸多省份,每年到安仁“赶分社”,带来的中草药以万担计,这和本地人热衷药补的中草药文化不无关联。当地人在市集上配买好各种草药,成麻袋、成车地运回,全家老小或以猪脚炆炖,或用药汤煮蛋,强身健骨,祛寒除病,习俗世代相传。现在,安仁种植中草药面积达数万亩,还出现数十个中草药收购点和中草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