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考量”学生,不能只用一把“尺子”
2014-04-04 01:37:52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彭彭] 字体:【

  “考量”学生,不能只用一把“尺子”

  ——聚焦长沙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2004年,长沙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中考制度改革,改变一直使用的分数制,推行等第制,即中考成绩不再以分数形式呈现,而是以A、B、C、D、E5个等第形式呈现。与此同时,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与高中录取挂钩。时至今日,该市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正好10年。有人说,评价制度,就像指挥棒。那么,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实施10年,给该市教育带来什么变化?给教育发展带来什么启迪?大家如何看待这一新的评价制度?日前,记者深入长沙市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和学校,就此与一些专家、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进行探讨。

  “评价学生,不仅看文化成绩,还要看综合表现”

  和别的地区一样,2004年以前,长沙市中考实行的是分数制,而且只看文化科目的中考成绩。

  “分数线划得很死,相差一分,甚至0.5分,就可能落选某个名校。”长沙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在这种机制下,学生、家长、学校都只盯着学生的分数。在大家眼里,只有考分高,才是好学生。为了挤进一所理想高中,考生们往往会为分数‘斤斤计较’。”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大家都不去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很少去关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2004年,长沙市作为全国第一个敢于“吃螃蟹”者,在中考制度中实施等第制。“目的就是,打破分分计较、评价单一的现状,多维度评价学生,综合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王建华介绍,“同时,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与高中录取挂钩,力图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习惯模式,引导学生综合发展。”

  “‘考量’学生,不能只用一把‘尺子’。”说起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出台的初衷,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缪雅琴说,“学生培养的目标,是多维的、发展性的,对学生的评价,同样应该是多维的。”

  省教育科学院一位负责人说:用一把“尺子”“考量”学生,只关注学生升学考试的分数,只注重学生毕业考试的结果,不关注过程的变化,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传统基础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的缺陷。这一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应试教育日益严重。长沙市推行的综合素质评价新制度,是对传统教育评价方式的一个巨大变革。

  所谓综合素质评价,就是从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审美与表现能力等4个维度,对学生初中阶段的表现,进行过程性和全面性的评价。评价结果也采用等第形式呈现,并将评价结果与高中录取挂钩。高中录取时划线,不仅要划定文化成绩等第线,同时划定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第线。

  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如何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为此,该市在评价方式上不断进行了调整。最初是在初三时,集中上交纸质实证材料。这个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比如,一些学生并没有把平时的材料保管好。集中整理材料也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成分。从2009年起,他们就开始推行电子档案,并且要求学校每学期结束后,将有关材料上传。这样,既可以避免搞突击,又可以确保材料真实可靠,同时也更加符合过程性评价的要求。

  新评价机制,改变了学校,改变了学生,改变了家长

  有人说,评价制度,就像指挥棒。你倡导什么,学校、学生和家长就会做什么。你指向哪里,学校、家长和学生就会往哪里走。传统的评价制度下,大家关注的只有学生的考分,学校、家长、学生自然也只会围着分数转。新的评价机制,让这一切正悄悄发生变化。

  “你的小孩考了几个A?”近年来,你会发现,在长沙,每当中考成绩揭晓,家长们讨论的话题变“味”了,不再是“考多少分”。这个小小的、变化,折射出的是家长们观念的改变。

  “不只是家长们的观念在变,学校、老师以及社会的观念,如今都在变。”周南实验中学校长王胜楚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家长们关心的往往只是孩子的分数,如今关心孩子在学校综合表现的多了。身体好不好,心理是不是正常,动手能力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等等。”

  周南实验中学的改变显而易见。按照中考和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近年来,周南实验中学对教育教学开展了积极改革和创新,尤其重点突出了对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排球是该校传统项目。学校突出这一特色,要求人人会排球。王胜楚认为,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为此,从2013年上半年起,该校申报市级科研课题,专题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重点开展对“学生的耐力和力量”两项指标的训练和干预。耐力训练,主要是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力量训练,男生,引体向上、立定跳远;女生,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实心球和握力。

  变化最大的当属学校的办学模式

  课表折射办学模式。在记者的印象中,中学课表里,除了语文、数学、外语等这些文化课外,音乐、体育、美术这些非文化课占的比例往往课时很少。更不用说劳技、社会实践课了。有时即使课表里安排了,很多非文化课都会被文化课挤占,特别是毕业班。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长沙,这个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3月27日,记者走进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采访,校长苏建祥向记者展示了该校部分初二和初三学生自编的《成长足迹》。这一本本精美的小册子,就像一本本正式出版物:精美的设计,优美的文字,考究的装裱。如果不是老师介绍,如果上面没有写明每个学生的班级和名字,你简直不敢相信,这些都是出自初中学生之手。

  该校2009年开办,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将“英语口语和体艺”作为办学特色,按照“品德优、素质全、成绩佳、有担当”的要求,推行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他们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让学生在发挥团队作用的基础上,开展自主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上,他们鼓励学生全方位、多方面发展,决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要求学生三年中,每人必须会一门乐器,必须学会一种终身使用的体育技能。

  在课程设置上,他们不仅加大了体育课、艺术课的分量,而且提供多种体育和艺术活动,让学生参与。比如,每周必须上三节体育课,且早上有晨跑,中间有25分钟的阳光大课间操。下午第8节课,也要求学生必须从事室外活动。七年级的乐器大赛,八年级的舞蹈大赛,都必须是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学生参与。此外,每年还要举行艺术节、社团节和体育节。这些大的节庆活动,最短的一个星期,最长的一个月,学生参与度均达到100%。

  在课外活动上,每个寒暑假都要举行“六个一”的社会实践活动。诸如,七年级寒假,要求完成一组生活自理考核任务,比如,学会洗衣服、洗鞋袜、洗碗筷、拖地板等。准备一个2分钟的自我介绍。准备一个3至5分钟的才艺展示。背诵一本经典读本,比如,《弟子规》等。学会一种心算游戏,比如,玩“24点”。学会一种动手游戏,比如,打“噼噼拍”等。“六个学期下来,就有‘36个一’,并且随着年级的提升,每学期‘六个一’的要求也逐步提升。”湖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副校长黄志清说。

  2012年,该校第一届学生毕业,全校1074人,综合素质4个维度测评,96%学生获得4个A,其中体育优秀率达到99%。学生入校基础尽管相对薄弱,但中考有408人被师大附中录取,进入其他“四大名校”的还有50多人。95%的学生进入了省级示范性高中。

  【各方评说】

  改革值得肯定,期待更加完善

  改革10年,总的来说,新的评价制度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积极的,是多方面、全方位的。这些年,长沙市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继成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试点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城市,就是一个证明。中国社科院日前公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显示,2013年,长沙市基础教育满意度已迈入全国第4位。

  ——长沙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华

  长沙市的改革,我认为总的来说方向是对的,就像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激活了一塘池水。它引导大家不只关注学生的考分,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湖南师大附中校长谢永红

  长沙市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综合发展,我很赞成。

  ——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1206班学生邵伊斐的家长

  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的关键环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关注度很高。这些年,我们可谓是“如履薄冰”。尤其综合素质评价认同难、评价难、应用也难,但改革总是要克难攻坚的,否则也不叫改革。

  ——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缪雅琴

  目前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总的来说还是偏松。 综合素质评价在标准和比例上,可以更加严格一些,同时在录取应用上,也可以挂钩紧密一点。在划线录取时,也可以适当从严,可以明确没有达到一定标准,即使文化成绩再高,也不能录取到某个档位。这样,或许能更加突显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也会引导大家更多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

  ——周南实验中学校长王胜楚

  本报记者 姚学文 通讯员 周小青 肖慧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