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远的丰碑
——老区桑植建陵立碑请红军英烈“回家”纪实
本报记者 向国生 廖声田
通讯员 易善任 黎治国
青山有幸埋忠骨,铭记历史祭英魂。
4月2日,清明临近。记者在革命老区桑植大山里一路穿行,却感受到与往昔不一样的祭奠和瞻仰,一座座永远的丰碑竖起,遗骸散落在山野的英烈们终于“回家”了。
爷爷“终于有伴了”
桑植龙潭坪曾是中华苏维埃“六县联合政府”所在地,先后有400多位红军烈士牺牲于此。
一大早,在龙潭坪集镇旁的凉风山烈士陵园,巍然耸立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前,四面八方赶来祭奠瞻仰的群众络绎不绝。
“这里有爷爷生前许多战友,孤零80多年的他终于有伴了。”烈士杨清沛的墓碑前,孙子杨生强正在鞠躬敬献鲜花。他指着碑文告诉记者,1931年,28岁的杨清沛在茅垭苦竹塔战役中壮烈牺牲,就地安葬在一个小山丘上,多年来,坟墓日渐破落。“早想修缮爷爷的坟墓,如今建园集中迁葬,作为后人,心存慰藉。”
同行的镇党委书记王玉成介绍,去年底,镇里筹资50万元修建烈士陵园,将散葬山野、有名有姓的40位红军烈士迁葬入园,供人瞻仰。目前,正在搜集整理,其余无名烈士也将陆续迁入。
烈士纪念碑的另侧,茅垭村83岁的老奶奶刘桃姑扶着父亲的墓碑泣不成声。1932年10月1日,她父亲刘南阶与10多名红军被敌兵包围在茅垭村的云头山顶,敌众我寡,弹尽粮绝,最后宁死不屈,齐齐跳崖就义。当地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将牺牲的红军遗体就地掩埋。
说起茅垭村,记者了解到,当年,这个仅36户100多人的村庄,有30多人参加红军和赤卫队,其中10多人英勇捐躯在家门口,故称“红军村”。
“感谢政府考虑如此周到,祭拜方便了许多。”刘桃姑说,从记事起,每到过年、清明,她都和家人翻山越岭到云头山下,给父亲和他的战友扫墓。旁边还有一座无名烈士墓,孤零零的,没有后人祭奠,她和丈夫一道充当后人,像对待自己父亲一样,年年帮助清除坟头杂草,堆土理坟,风雨无阻。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方便多了”
“铭记英烈,珍惜现在;好好学习,奋发图强……”
岩屋口烈士陵园静静矗立澧水河岸,如绵绵流水一般,先辈的精神代代流传。4月2日上午,在几名老师的带领下,乡中心小学的200多名学生集体缅怀瞻仰先烈。
烈士纪念碑前,师生们敬献花篮、垂首默哀、握拳宣誓。学校还请来县史志办的老同志讲述当年先烈浴血奋战的英勇故事。
“集中缅怀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比以前方便多了。”校长刘秀成向记者回忆,以前烈士的坟墓散落在荒山野岭,没有墓碑,只是一个小小的坟堆,杂草丛生。他当学生时,学校组织为烈士扫墓,山路遥远又不安全,老师在前面披荆斩棘,学生在后面蜿蜒攀爬,手被划伤,衣服被刮破,摔倒更是常事。无论是祭拜还是听老红军讲先烈英勇战斗的故事,学生只能散站在山野,一点也不方便。
记者了解,以前乡里只有一个岩屋口战斗纪念碑。年初,乡政府集资扩建烈士陵园,将境内散落在山间的30多位有名或无名的先烈集中迁葬于此,方便后人缅怀瞻仰。“瞻仰烈士的氛围很浓,更能激励学生以革命先烈的事迹为动力,好好学习。”刘秀成高兴地说。
“先烈们太伟大了,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五年级学生李元飞感慨地说,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和敌人顽强战斗,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有的名字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