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文化视点 > 正文
从大叙述转向小情怀 贺岁档今年大不同
2013-12-01 07:42:3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责编:黄晓辉] 字体:【

  一年一度的贺岁档又来了——

  年年贺岁档,今年大不同

  本报记者 李国斌

  11月29日,《扫毒》、《飘落的羽毛》、《魔海寻踪》、《森林战士》、《野草莓》、《幸福快递》6部影片同天上映,拉开2013电影贺岁档的大幕。

  历年贺岁档,是电影市场必争之地。而今年贺岁档,一改往年影片扎堆的现象,没有超级制作,也没有大牌导演间的正面对决,让人既熟悉又陌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和电影人趋于理性的信号。

  不再蜂拥扎堆

  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火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总收入164亿元,已经接近2012年全年170亿元的总票房。

  岁末的贺岁档,近些年一直是影迷的狂欢节,今年却出现不同于往年的景象:影片数量减少;题材偏重现代;大投入、大制作、大场面难得一见;诸多大导演、一线明星均隔岸观火。

  具体来说,从数量上看,11月29日至12月31日这个贺岁档开场月里,总上映片量18部左右,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5部。从题材来看,古装片只剩《四大名捕2》一棵独苗。以致有网友调侃,不管《四大名捕2》票房怎样,都提前预订了“2013贺岁档古装片票房第一”的宝座。从投资来说,单片投资最高的《扫毒》成本为1.2亿元,是近几年最低。

  主创人员方面,如雷贯耳的大牌导演,除了冯小刚携《私人订制》出场,张艺谋、陈凯歌、徐克等均集体缺席。而演员方面,成龙、刘德华、古天乐、葛优、黄渤、刘烨等男星们一如既往地奋战在贺岁一线,而一线女星仅剩姚晨。

  从大叙述转向小情怀

  比较近几年的贺岁档,今年影片“缩水”,投资“寒碜”,远没有前几年硝烟弥漫的感觉。

  前几年,贺岁档影片的盘子铺得很大,《一九四二》、《王的盛宴》拼历史讲厚度;《龙门飞甲》自建了一个武侠世界;《金陵十三钗》、《十二生肖》则都在讲为国争光的事。今年贺岁档,没有刀剑声和惨叫声,只剩笑声、枪声和打情骂俏,从大叙述、大格局,转向小情怀,回归故事本身。

  长沙沃美影城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往年贺岁档上映的《一九四二》、《王的盛宴》、《赵氏孤儿》、《金陵十三钗》这些大格局的作品,观众反响一般,票房不尽如人意,说明贺岁档未必需要跟格局扯上什么关系,“观众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以往贺岁档票房在全年占比重较高,而今年更加平均,上半年票房就达110亿元。潇湘电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欧阳翀表示,观众的观影习惯正在逐渐培养起来,他们不再集中在年底消费。

  片方档期选择更理性

  除了11月29日6片扎堆外,整个12月也没有哪天有超过两片同映。反观去年,12月7日3片抢镜,12月28日6片同映,“群架”打得很热闹。

  业内人士分析,影片大减的原因之一,就是来赌博的“一日游”小片少了,这要归功于此前的“光棍节档”分流了大半。就在11月8日,出现10部影片同时上映的盛况,可惜都没能复制2011年《失恋33天》的奇迹。

  这个略显“平淡”的贺岁档,是否是中国电影走向理性的信号?欧阳翀表示,暂时还不能下结论,电影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在一个高峰过后,总有平缓的时候。不过,可以看出片方在档期选择方面更加理性。今年全国上映的华语片约有225部左右,与去年的约224部相当,但是贺岁档上映的影片明显减少,说明有些影片有意避开贺岁档,选择一个更加合理的档期。

  “近两年小成本电影收获丰厚票房的例子不少,对整个电影投入都有触动。”编剧韩学君表示,大制作、大投入减少,说明电影投资人更加理性,是一个积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