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稚嫩,人生大美【尹虹】
2013-11-03 08:21:5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尹虹] [责编:黄晓辉] 字体:【

  ■编者按

  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而亲子阅读,更能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忙里抽闲,家长与孩子一道捧起书本,重温经典,无疑是宁静而快乐的。

  □尹虹

  “妈妈,我们就选《城南旧事》。”

  是学校安排的“亲子阅读”,是个子高高却依然稚嫩无邪的安之诚挚邀约,让我久违远逝得几乎不见踪影的记忆。

  《城南旧事》有那么好吗?从小六到初一,课本里都有节选,寒假必读书目里也有,一开学老师又煞费苦心通过QQ文件将1984年版的同名电影送到每个学生案前。不知别的孩子反响如何,安之是情有独钟的,不仅好些章节倒背如流、津津乐道,还要求独自欣赏电影视频。那晚,从虚掩的房门里,不时传出他的欢笑或叹息。

  竟想起近30年前——我正像安之这么大,13岁。看完《城南旧事》、迎来影院外耀眼阳光那一霎时的茫然:小英子为什么会那么难过?难过啥呢?

  那时的我,相信放学路上见到的每一棵树里都住着“树精”,成绩虽好脑海里却不时涌动着“歪念头”:某某同学请病假一个月,怎么我就不病呢?怎么装病才会比较像呢?

  我突然很强烈地想一口气读完从未读过的《城南旧事》,于是很“哥们”地对安之说:“全力支持!保证完成任务!”看他满意地咧嘴直笑,我俨然作慈母状,心底却跃动着“穿越回去”的兴奋。

  屏气凝神地读,一字不漏地读。相比较之前多多少少、深深浅浅品读过的华人女作家——丁玲,萧红,张爱玲,杨绛,亦舒,龙应台,张晓风……林海音真的是特质独具。一本书,前言,后记,五个章节五段故事,不徐不疾的叙述,少抑少扬的情节, 如山溪般清浅流淌的文字,分明是那个永远长不大更不曾老去的“英子”在引我们回望那段岁月、分享她稚嫩的感悟。其实每个故事都折射出动荡时世的残酷,都透着悲凄、惆怅的底子,经“英子”那双盈满纯真、善良、希冀的眼睛滤析,却只剩隽永的盎然童趣与淡淡感伤了。

  我恍然明白了为什么《城南旧事》会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英子的那分稚嫩,正如人类纯美的精神家园,让我们魂牵梦绕,唯愿能长久持有、好好看护。

  我也庆幸成长在数字化、物质时代的安之,能灵敏地延续着对这分稚嫩的美好感应。相比较13岁时的妈妈,他更能读懂英子的难过。因为被迫过早告别了“稚嫩”。萌萌的、被同学称作“奇葩”的他竟然这样深味、珍惜“稚嫩”的好。

  稚嫩有什么不好?安之说:“我们要在内心保持一份稚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