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驻村一日【朱远红】
2013-10-10 19:48:3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朱远红] [责编:黄晓辉] 字体:【

  驻村一日

  朱远红

  

  □朱远红

  驻村第2天,天气晴朗。上午,我到了贡嘎县德吉新村的施工现场。德吉新村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生态示范小区,是我所在的单位——人大山南工委的联系点,也是我在“为民服务下基层活动”中的第一站。

  德吉新村的施工现场在老德吉村旁边,几十个施工队正在紧张忙碌之中。60多栋两层高的楼房整齐的排列着,楼房都是藏式的,方方正正的院子,石材砌成的墙壁,祥云图案的窗花。我到进度最快的一家,房子主体已经完工,楼顶升起了鲜艳的国旗。房子的主人正在往坪里填土,我一进门,他们向我微笑致意。我一边试着和他们一起夯土,一边和他们寒暄。他们告诉我,德吉村共66户,全部是藏族。1998年雅鲁藏布江涨水,原来的房子被淹了,政府找了块地让他们重新盖房,可是近几年来地层下陷,所以县里决定将德吉村整体搬迁。为了“在白纸上画最美的图画”,还投资4000多万要把德吉村重新建设一个包括幼儿园、卫生所、村委会在内,集沼气、太阳能和垃圾集中处理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小区。他们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政府出了大头,我只出小头,就算借钱也划算。把房子搞好了,以后才能赚更多的钱。”我连声说:“您的考虑是对的!”

  从施工现场出来我振奋不已,但是工作队的阿旺朗杰队长却告诉了我一个坏消息:66户中有9户不愿意搬。我惊问原因,原来德吉村是个传统的农业村,以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籽为主,农户普遍收入不高,这9户不愿意搬的理由是拿不出4万元钱来,为此县长已经到地区专程汇报去了。我赶紧找到村主任白玛了解情况,问有什么办法解决这9户的问题。村主任说,为了平衡整个村的利益,现在还不能承诺解决他们的问题。我想再找这9户做做工作,村主任告诉我,现在正是割麦子的时候,没有人在家。我焦急地等待着,到了下午5点,县长回来了,带来了地区的意见:政府先垫资把这9户人家的房子盖起来,等主体全部完工后再找他们谈,愿意交钱的就交钥匙,不愿意搬的就让他们住在原地。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才暂时放下来。接着县政府、工作队、村委会一起开了个碰头会,在问到我的意见时,我说:“建设德吉新村是个好事,好事就要办好,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保证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碰头会一直开到下午7时,匆匆吃过晚饭,我在白玛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无能力建房户的家里。这是一座低矮的土坯房,据说以前是农奴主庄园的一部分。家里只有母女两人,母亲38岁才生了女儿,父亲患精神病几年前离家出走不知去向,女孩马上要上初中。虽然房子陈旧,但是打扫得干干净净,麦子堆得整整齐齐,母亲还骄傲地把我领到牛圈,告诉我那2条肥牛都是女儿喂养的。我把书包和慰问款给了女孩并留下电话,出来时,一轮半弯的月亮已挂在天空。

  和白玛告别,我往入住的农户家里走去。手机突然响了,是家里打过来的,说今天是七夕了,传说中的女儿节。抬头望月,眼前浮现出家人的面容,德吉新村屋顶飘扬的红旗和女孩坚毅的笑脸,我说:“节日快乐!”

  (作者系湖南第7批援藏干部,现任西藏人大山南工委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