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文化视点 > 正文
“兰台大户”李学坤
2013-09-02 06:50:0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沈德良 秦慧英] [责编:黄晓辉] 字体:【

  一张证照,一则故事;一份契约,一段历史。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几十年执着地收藏,在历史的碎片中窥见时空变幻、沧海桑田。走进他的档案收藏世界,聆听历史留下的真实足音,独特而生动——

  “兰台大户”李学坤

  本报记者 沈德良 秦慧英 实习生 曾璐

  非专业人士,又非商贾巨子,76岁的李学坤却被人尊为“兰台大户”、藏界翘楚。在长沙县,这位涉足民俗收藏的老人声名远播,他的一些藏品,被县档案馆视为珍物;而他创办的家庭档案,更令人啧啧称奇。

  8月21日,记者来到李老先生家里,跟着他的藏品在时光隧道里穿梭了一回

  养成一种习惯

  几十年来,李学坤用身边的文字、纸片、图片筑起了他的“档案世界”。

  在老人家里,最打眼的莫过于他多年来收集整理的79本、拥有上千件原物的家庭档案——从清朝咸丰八年间祖上购买房屋土地的地契,到如今新农合的凭证。这些票据、证照,构成了一条时空隧道,直观呈现出一个家庭150多年间的变迁。藏品种类之全,数量之多,非常罕见。

  谈及这份雅致,老人坦言,这离不开来自家庭的“基因”——祖辈对于过手之物总有一种不舍的情结,那份自高祖父传流至今的地契就是佐证。在家风的潜移默化下,15岁起就参加工作的李学坤,对生活多了一份留意。

  “拿证据说话”,是老人做人处事的原则。老人说,自己这一辈经历政治运动无数,虽小心谨慎,但也比别人多一个心眼,做事说话,总希望用真凭实据以应付不时之需。时光流转,那些用心积攒、保存的片纸、文字,便成了他创办家庭档案时不可多得的原始凭证和最真实的素材。

  谈到这里,老人述说了30多年前一段啼笑皆非的经历:他带队到广东推销茶叶,顺带帮别人捎回了几件当时内地还十分稀罕的折叠伞、手表。未料有人举报他走私、投机倒把。那时候,虽然改革开放已让国门徐徐打开,但这样的指控,足以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当有关部门派人来调查时,他就拿出购物发票为自己证明清白,一场可能说不清、道不明的风波,就凭着当时让商家开具的发票轻易摆平了。如今,这几张有些泛黄的发票,依然完整保留在档案册里。

  “弄家庭档案,并不神秘,关键是要做有心人。”谈到目前长沙县正在开展的家庭档案建设,老人发出了一番感慨。他说,很多人时不时地搞整理、搞卫生,一些东西被当做废品随手扔掉了。实际上,这些看似无价值的物品,很多就是创办家庭档案的珍贵素材。

  留住一段念想

  谈及档案,一般人总与高深莫测的机密、公文等联系到一起。事实上,家庭档案是最基层、最广泛、最直接、最具体的社会记录,折射出社会、国家、民族发展的轨迹。

  在李学坤眼里,一份家庭档案,能给人一种回味,一种念想。“创办家庭档案,不仅仅是让家庭的历史成为有血有肉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让后人了解国家、民族以及家庭的发展与变化。”

  目前,老人已整理成册的家庭档案摆满了整整一柜。翻阅这些档案,里面有他高祖父购置房屋田产的地契,曾祖父的田赋券,祖父的田契、山林契,父亲的社员证和劳动手摺。“我的祖辈把这些老旧东西看得很重,即便经历了土改、文革等特殊时期,也因为家里人将它们悄悄藏到不打眼的阁楼顶上,才躲过了重重劫难。”看着这些串起家庭百余年历史的实物,老人脸上闪现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凝重。

  在他的家庭档案里,保留着自己50多年前加入党组织学习过的党章、30多年前儿子读书寄宿时缴纳钱粮的收据;祖居老屋、曾经的旧时农具、器皿、喜庆的场面,被他拍成照片保存了下来,母亲健在时纺织的土布,也被他珍藏得十分妥帖。在他眼里,这些东西带着家的温馨,很自然地勾起一段回忆。如今,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女孙辈都逐渐养成了将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票据、实物、图片、音视频加以妥善保存的习惯。

  今年夏天,县史志档案局派人协助李老将所有家庭档案,以家庭成员为记载单元,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继而编撰成书付梓出版。

  留下一段历史

  如今,经常有藏界的朋友登门,大家一起欣赏新近淘来的藏品,悠然之间,其乐无穷。记者采访的当天,恰巧碰上黄花镇一位老人,拿着一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当地政府为手工业经营者颁发的营业执照请李学坤鉴定。

  采访过程中,李学坤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方形铜质墨盒。“这是杨立三将军大革命时期用过的墨盒,我几经辗转才收到的。前几天,他的夫人、92岁的李琴女士还写信来表示感谢呢!”这墨盒,李学坤视若珍宝。杨立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和财务工作创始人,也是他的老乡长沙县人。在老人眼里,保存好这样的历史文物,就是给当年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留下见证。

  原来,创办家庭档案,并不是老人雅兴的全部。

  同其他收藏界人士一样,老人“玩”过钱币,收罗民俗器具、各类证照票据。

  老人祖上世代务农,加之自己一辈子在乡镇基层工作,对于农耕文化有很深的情感。退休后,他一度收集民间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瓷器、陶器、铜器、木器、传统服饰、老文具等,“500多件实物,把整个老房子都堆满了,许多器物连正规的档案馆和博物馆都没有”。正因为这段经历,李学坤结识了很多走街串户的拾荒者和废品店的老板,“谁发现了一些稀奇的东西,都会主动联系我。”

  2011年,李学坤将这些民俗器具交由湖南省档案馆悉数收藏。在这些藏品中,明万历年的花瓶、嘉庆年的花盆、瓷枕、帽筒、笔海,品相完好,一件就值几千上万元。有朋友听闻他只收了一点基本费用,感到很惊讶。但老人很坦然:“民俗文物的保管需要专业条件。把它们交给专业档案馆,就是为它们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搞收藏并不是闲时的独自把玩,而是为后人留住记载历史的证据。”2010年,他编著出版了《皇粮国税》一书,展示了自清代乾隆年间以来至2004年国家免征农业税这230多年里的纳户执照、田赋劵票、漕米南米收讫完纳执照等原始票据900余件;2011年,他又将多年来呕心沥血收集到的90多件各类证照结集出版,在这本名为《证照——历史印记》的书里,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免税证明,民国时期的选民证、难民证、身份证、行医证等。

  老人说,自己倾其所有收集藏品,其中包含着感恩的情结。

  老人的家乡长沙县金井镇,大革命时期就是红军活动的区域,抗战时期是拱卫长沙的北大门,长沙和平解放时,是解放军重兵集结之地。

  从1993年开始,李学坤组织一帮志同道合的长者,编辑出版了地方史志《金井漫话》丛书,共一套八卷百余万字,内容涉猎乡风民俗、地方传奇,历史沿革与遗迹、风云人物等。在这批耄耋老人的笔下,一个曾有着“小长沙”美誉的偏远小镇跃然纸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丛书中,有一份数百名大革命时期先烈的花名册,这是研究地方党史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