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可谓雨水充沛——
丰水湖南为何干旱频繁
本报记者 柳德新
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湖南主汛期防大汛的敏感时期,因而有“七下八上”的说法。但今年7月以来,晴热高温持续炙烤下,三湘大地有如“蒸笼”,旱情迅速蔓延。
我省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450毫米,可谓雨水充沛。遭遇大雨,我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大家可能对此司空见惯;但持续多日晴热高温,我省又容易发生干旱,却也是经常的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干旱多发频发,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都发生了全省性严重干旱。
丰水湖南为何干旱频繁?
独特气候特征易致干旱
湖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导致季节性干旱发生频繁。
省防指办公室抗旱处处长严乐军介绍,我省的干旱呈现一定的季节性规律: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一般年份,干旱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在6月底至7月下旬,第二阶段出现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这两个干旱期之间的7月底至8月上旬,常因登陆台风的影响而发生降水,使旱情得到缓和。2007年8月19日8时至24日8时,受超强台风“圣帕”影响,湘江流域平均降雨达174毫米,全省大部分地区此前发生的旱情基本解除。
但也有例外。如果受副热带高压有力控制,两段干旱期相连,将出现大范围夏秋连旱。7月至9月,正值中、晚稻需水高峰期,全省总雨量多在300毫米上下,蒸发量也在300毫米以上,集中降雨期与农作物生长关键期需水时段不一致,形成了湖南干旱的季节性特点。
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和土质差异,还造成了区域资源性缺水。湖南所处纬度偏南,日照时间较长,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为地势低平的洞庭湖区,整个地形如同一个向北开口的撮箕。这样,南面的暖湿气流很难进来,北面的冷高压可直达南岭,但又移不出去,常滞留境内,造成我省独特的气候特征。秋季,由于极地气团与温带气团的交界面逐渐南移,副热带高压北挺西伸,我省易受单一的暖气流稳定控制,晴热少雨。
最干旱地区:衡邵干旱走廊
我省最容易发生干旱的地区在哪里?衡邵干旱走廊。
湘南、湘中南地区多处于暖湿气流的背风区,常出现干热风及干热期。衡邵丘陵区即属此类地区,因此出现干旱的几率和干旱的程度都较其他地区严重,且这些地区土壤由紫色砂岩、泥岩、红砂岩、板页岩、灰岩发育而成,不利于蓄水保水,成为我省干旱最严重的地区。
从地形地貌来看,衡阳、邵阳两地由于独特的盆地地形,形成了一个从天光山沿衡阳县西北方向到达邵东的狭长型盆地地带。盆地东面衡山山脉、天光山以及南面五峰山较高,每年东南季风中湿润气流很难越过山峰而进入盆地,造成区域内雨水较少;而能越过山峰进入盆地的湿润大气,必为强气流,多造成盆地短期内大量降雨而形成内涝。多年来,衡邵地区由于干旱较多,其夏秋气候有“十年九旱”之称,其中有34.44%的年份为特大干旱,因此被称为“衡邵干旱走廊”。
衡邵干旱走廊位于雪峰山脉以南、五岭山脉以北,是以湘江、资水流域的分水岭为中轴线分布的广大丘陵地区,总面积5.1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4.2%,涉及衡阳市、邵阳市、娄底市全境以及永州市的新田、东安、祁阳、冷水滩等33个县(市、区),粮食产量占全省的31.2%,人口占全省的31.9%。近20年来,区域内累计受旱面积超过1亿亩,干旱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安全的最大瓶颈。近57年,衡阳市出现干旱年36年,其中大旱年19年,特大干旱年10年。
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
水资源“入不敷出”
今年干旱,从6月底7月初旱象露头,到现在蔓延至全省范围,干旱发展速度超乎寻常。
省防指办公室综合处处长陈文平分析,7月以来,持续晴热高温导致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水资源“入不敷出”。
一是降雨明显偏少。1月1日至7月21日,全省累计降雨763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938毫米偏少18.7%。入汛以来(4月1日至7月21日),全省平均降雨546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699毫米偏少21.9%。特别是7月1日以来,全省平均降雨30.4毫米,偏少七成。其中,湘潭、株洲、衡阳、娄底、益阳偏少九成;邵阳市从6月11日以来基本无有效降雨。目前,四水及湖区各主要控制站水位较低,四水低于警戒水位6至11米,湖区低3米以上。
二是持续高温影响。1月1日至7月21日,全省平均气温17.3℃,共有73个县市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年同期的前三位,其中12个县市的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年同期的最高值。6月1日至7月21日,全省平均气温为27.9℃(较常年偏高1.5℃),平均高温日数为15天,其中28个县市累计高温日数超过20天,衡山、安仁两县累计高温日数达29天。1月1日至6月30日,全省平均蒸发量539.0毫米,较常年偏多17.2毫米;6月份全省平均蒸发量160.2毫米,较常年偏多16.5毫米,创近42年同期第六高值。7月以来,部分地区日平均蒸发量达6毫米以上,其中新宁、嘉禾等部分蒸发站点,日蒸发量甚至达到8毫米。蒸发量大而降雨量小,发生干旱就不足为奇了。
三是工程蓄水不足。省防指7月24日统计,全省198万处以灌溉为主的蓄水工程蓄水115.7亿立方米,比历史同期少蓄水6.5亿立方米。其中,邵阳、衡阳蓄水工程蓄水量,不到可蓄水量的五成。7月上半月,因用水量和蒸发量都大幅增加,全省蓄水量减少了16.8亿立方米。
当前,我省旱情发展迅速。省防指7月24日统计,受旱区域达14个市州107个县(市、区),与旱情刚露头时的7月12日比较,受旱市县、受旱面积、饮水困难人口都增加2倍多。同时,局部人畜饮水困难比较突出,部分山丘区水源枯竭,怀化、郴州、邵阳、益阳、自治州等市州都有5万人以上发生因旱饮水困难。
若无台风带来大雨,
极可能发生夏秋连旱
总结我省干旱基本规律,可概括为5个特点:
一是前涝后旱。进入汛期后,4月至6月降雨集中,6月末至7月中旬雨季结束后,由于高温少雨常常发生夏旱,甚至夏秋连旱。
二是北涝南旱。湘北洞庭湖区水源相对充足,灌溉条件较好,常常涝多于旱,而湘南、湘中、湘西北降水少,易发生夏旱、夏秋连旱。1998年,是洞庭湖大水之年,而湘南发生了特大干旱。从6月中下旬雨季结束,湘南连续3个多月处于晴热高温少雨天气。旱情首先在郴州、衡阳、永州3市露头,7月底蔓延到包括邵阳市在内的25个县,受旱面积达234万亩。到8月25日,全省有8个市州64个县1244个乡镇严重受旱,受旱面积达1188万亩,56.23万口山塘干涸,1674座小型水库降到死水位。
三是旱涝交替。湘南、湘西山地丘陵众多,短时强降雨易致山洪暴发,久晴无雨又易发生干旱,经常旱涝交替。
四是多发频发。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性大旱8次,干旱周期约为8年/次。进入21世纪后,干旱多发频发,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都发生了全省性严重干旱,干旱周期缩短为2-3年/次。
五是南夏北冬。2006年以前,仅湘中以南易出现夏旱或夏秋连旱。但自2006年以来,湘江中下游和洞庭湖区出现冬季低枯水位,尤其是洞庭湖腹地南县、华容、安乡、沅江等县连续出现秋冬干旱,成为当前我省抗旱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据1954年至2012年降雨资料统计,7、8、9月3个月,降雨量的多年均值分别为142、132.9、73.6毫米,累计348.5毫米。而据最新气象水文资料分析,预计今年7月下旬至9月的降雨量以偏少为主,其中湘西北接近常年,湘东北-湘中-湘西一带偏少二至五成,其他地区偏少一至二成。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极端最高气温局部可达40℃至41℃。
省防指分析,后期若无台风带来大范围降雨的话,今年极可能发生夏秋连旱,各地须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打算。
【链接】
(一)
湖南省典型干旱年干旱情况
1963年,5月至9月,湘南、湘中及湘西南发生干旱。全省55个县市区、1600万人受灾,77700个生产队无水饮用。早中稻减产失收面积1681万亩,其中严重减产743万亩,基本失收516万亩;双季晚稻受旱面积571万亩,枯死130万亩。全省67%中小型水库干到死水位,65%山塘干涸,62%河坝无水可引,65条上游支流断流。
1978年,6月至9月,全省性干旱。全省14个地市103个县11662个生产队、1913万户、91.4万人出现饮水困难,600个生产队早中稻颗粒无收,晚稻无法插播。2座大型、52座中型水库降到死水位,6364座小型水库无水,131.7万处塘坝干涸,14351条溪河断流。
1990年,7月、8月至9月初,全省性干旱。全省107个县市区、3375个乡镇、43176个村33789万人不同程度受旱,767.8万人、572.2万头牲畜发生饮水困难。最大受旱耕地面积3903万亩,农作物受旱面积3935亩,减产2447万亩,失收685万亩,损失粮食28.8亿公斤,其中晚稻损失21.6亿公斤。41座中型水库,6537座小型水库基本无水,151.52万口山塘干涸,20681条溪河断流。
2003年,7月至9月,全省性干旱。省14个市州117个县(市、区)2169个乡镇受旱,受旱耕地面积达2632万亩,有23232个村民小组、234.75万人、89.7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全省因灾减产粮食178万吨,各类经济损失达5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33亿元。
2007年,6月至8月,湘东、湘中及以南干旱。当年8月10日统计,全省12个市州105个县市区166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旱,17342个村民小组145万多人、90多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农作物最大受旱面积1807万亩,缺水缺墒面积756万亩。1336座水库、31万多处山坪塘干枯、3600多条溪河断流。
2009年,7月至9月,湘西北、湘南、湘中干旱。全省农作物累计受旱面积达1129.58万亩,其中成灾637万亩,绝收160.5万亩,因旱造成粮食损失208.94万吨、经济作物损失21.01亿元,林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9.08亿元;全年共有169.12万农村人口、59.31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二)
2003年大旱引发的思考
王孝忠
眼下,高温酷暑、赤地千里、溪河干涸,不由得让我想起了2003年的大旱。
2003年,湖南大旱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时间持续长。6月中旬以来,全省降雨极不均匀。7月份,湘东南、湘南降雨量在20毫米以下,郴州、永州、衡阳3市和长沙、湘潭、娄底、邵阳4市部分地方降雨量不到历史同期平均值的10%。8月上旬,全省各地降雨普遍偏少。从6月份开始,有的县市连续50多天没有降雨。衡南县白渔潭站两个月仅降雨4毫米。这年,夏秋连旱,干旱时间特别长。
二是气温特别高。从6月29日开始,全省大部分地区大部分时间维持在35℃以上高温,部分市县超过40℃,炎陵县突破41.6℃。长沙、湘潭、永兴、江华等20个县市刷新历史同期日最高气温记录,长沙市连续35℃以上气温长达28天。
三是耗水非常多。7月份正是农作物需水高峰期。6月底全省水利工程蓄水还有147.6亿立方米,到8月15日,蓄水减少到74.4亿立方米,45天消耗工程水量73.2亿立方米。8月7日,全省有1713座小型水库、34.7万口山塘干涸,7943条溪河断流。
四是受灾范围广。全省14个市州117个县2169个乡镇受旱,受旱耕地面积达到了2632万亩,有234.75万人、89.7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2003年我省取得了抗旱斗争的胜利,最大限度减少了旱灾损失。但回顾起来,还是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
第一,要牢固树立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的观念。水是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资源。我省多年平均降雨1450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3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500立方米,存在严重的季节性、地域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由于没有牢固树立水资源的观念,还存在着严重的白白流水、无端弃水、放肆用水、遍地污水的问题。这也是产生干旱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个问题应该解决。
第二,要牢固树立水是商品的观念。电是商品,深入人心,过路过桥收费也成习惯,为什么水就白用、乱用?这个问题很值得反思。天旱思露水,大旱之年是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
第三,要牢固树立饮水是第一位的观念。过去抗旱,主要是农业抗旱、农田抗旱,现在应该把保障城乡人民的饮水摆在第一位。大旱之年最能暴露人饮工程的薄弱环节,找出了薄弱环节就应该加以解决。抗旱,应该统筹生活、生产、生态3个方面,在这3个方面中把生活摆在第一位。
第四,要牢固树立防汛、抗旱同等重要的观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汛情大于一切、防汛高于一切的氛围正在形成,但抗旱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程度。“洪水一条线,干旱一大片”。上世纪六十年代,3年自然灾害主要是百日大旱,当年禾苗枯焦、颗粒无收、人丁饿死的惨景还历历在目。旱灾和洪涝、地震一样,对人类的伤害都是无情的。现在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干部怕防汛,群众怕抗旱。究其原因,防汛声势大,责任制严格,干部弄不好要掉“乌纱帽”;相比之下,抗旱声势小很多,责任制也不太完善,所以干部不怕抗旱。但抗旱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所以群众怕抗旱。
(作者为湖南省水利厅原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