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四水探源,母亲河的追寻与发现
湘资沅澧,轻轻地读着,就像叫着我们母亲的名字。她就在我们身边,每天无私地给我们营养,给我们力量,给我们前进的方向;
可生活在她身边的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她,是否明白她的生命也有老去的一天?
她们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
本报从6月8日开始,组织策划的“四水探源”大型专题报道,让我们重新去认识我们的母亲河。
我们披荆斩棘艰难地走向四水源头,看大河孕育之初的纯净和神秘,触摸着她们最初的生命律动;
我们与生活在那里的老乡,促膝交心,感受着他们为那一泓清溪穷在深山所作的牺牲;
我们观察着源头地区传统文化,在急速变化的社会中,扎根于山野民间的文化力量仍然深厚;
……
在四水探源的路上,我们用心地追寻,努力去发现。
四个源头,本报记者找到了他们真实存在的“那个地方”。对湘江源头的探访,再次为误读千年的发源地,作出宣告;而重新确定的沅水、资水、澧水的源头,连当地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河流的起源,流向哪里,我们的记者,苦苦追索,找出了答案。
源头地区,很少有的甚至从来没有记者去踏访过。我们的到来,感受到乡亲从心底处的热情。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故事,成为我们报道的源泉。
到群众中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磨炼我们的心志,转变我们的作风,这一大型专题报道,让我们的新闻历程有了沉甸甸的收获。
湘江:正本清源之旅
误传两千年的湘江源头,在现代高新技术的显影下,露出了本来面目,彻底回归湖南。
站在蓝山野狗岭探访湘江源头,看大山深处多股山泉从竹林间汩汩冒出,汇成清澈的溪流蜿蜒而下,我们举起双手欢呼。
尽管回归之路布满了坎坷,但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
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记载:“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也就是说,湘江源头就在安葬舜帝的山岭附近。可由于秦代灵渠的修建改变了湘江上游湘、桂间交通格局,将以前原本各自独立的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连接起来,导致人们误以为湘江发源于灵渠附近的海洋山。同时,几千年来测量技术的落后,也无法正本清源。
我省有识之士早就呼吁,为湘江源头正名。始自2010年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才有了湘江源头正名的契机。在蓝山,一个叫李贵日的文人为此奋斗了4年。“我是县文联主席,当时为了代表县里申报湘江源头,我被特许随机应变介绍自己。”李贵日为此吃过很多苦,他觉得太值了。
托科技的福,还湘江源头以本来面目,这是对历史负责。
湖南蓝山,如愿拥有了湘江源头这张名片,水源地生态保护的担子也随之重起来。高塘坪水库当年修建时,放炮等噪声曾吵得猴子们北迁,猴子坳一度有名无实,直至水库建成恢复宁静,才把猴子们请回家。如今,蓝山县政府决定,对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内的15万亩林地进行封山育林。
靠山吃山的湘江源头百姓,肯定要改变吃的方式。各级政策如何让源头守护人不吃亏?是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
山间清澈的溪流终成大河,千万年来流淌不息,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湖湘儿女。站在源头,我们多么希望母亲河从头到尾清澈如镜,永远惠泽子孙后代。
担子,落在每个儿女身上,很重很重。
资水:竹海里的清韵
资水,源自一座官方地图上尚未命名的山头,出水口在没有路可以抵达的密林深处。能够顺利找到出水口的人只有当地几个猎户,到过那的外人更寥寥无几。
我们很辛苦到达了,我们也很幸运到达了,见到了这条大河的源头,如此清静。
记者从城步苗族自治县海拔1450米的黄马界荆竹山资水源头开始一路探访,眼见资水从山泉变成峡谷小溪,变成田畴小河,变成绕城而过的波澜壮阔的大江,资水的发源、发育、发展,格外艰难曲折;资水其所以成为大江大河,只因吸纳了湘中地区所有水系而成就大势,也因为有广西夫夷水鼎力支持。
一路竹影婆娑,那些竹子因为资水的缘故,有着湿润的绿。而资水也因为翠竹的缘故,于古朴幽野之外,更有一种清雅秀丽之美。后来我们得知此地也称“百里竹海”,资水在竹影里向我们显现出她的清韵。
正是盛夏时节,然而走进山里似乎便不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山里的小气候自成一体,空气清新凉爽,天气时晴时雨。但在浓密的树林里穿行,雨不会湿透衣服,阳光也不至于灼人皮肤,总是那么恰到好处。
在出水口,清流从泥沙中冲开若干小洞,就那样随随便便地流出,姿态淡然。
沿着这条水往前行,便可领略到这条大河的婉约秀丽、别具风情。资水离开城步,即往武冈,一路翠竹掩映,鸭鹅戏水,波澜不兴,资水在安静里蓄积力量,缓缓成长。流经武冈这座千年古王城时,也孕育了这一方水土曾有的繁花似锦、文采精华。
一路北去,新邵境内资江素有“小三峡”之称,沿岸青山耸立,奇峰异石,水流时急时缓,沿途有众多优美景点,如将军石、护江石林、清溪滩、水洞岩、岩鹰石、金猴迎客、海豹出江、蛇形山、骆驼峰等,如散落的珍珠被秀美资水串起,交相辉映,如诗如画。
资水源的清韵一脉相承至下游,益阳“桃江竹海”,似在与源头百里竹海“遥相呼应。5万多亩翠绿挺拔的南竹,组成了一片竹的海洋。山山青竹翠,坡坡涌绿波,是一幅大地上的清雅水彩画,将资水的清韵挥洒得淋漓尽致。
人类傍水而居,水越宽,城更广,经济随水而兴。大江大河是地方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保护好大江大河需从源头开始。
沅江:跨越湘黔的文化河流
就像许多湖南人不知道沅江发源于何处一样,大部分贵州人亦不知道,发源于贵州斗篷山系海拔1700多米的沅江,一路汇集涓涓细流,最后流向了八百里洞庭。
沅江,贵州和湖南共同的母亲河,是湖南湘资沅澧四水中,唯一发源于省外的河流。
此前,关于沅江的源头,有多种说法,如贵州都匀云雾山鸡冠岭、贵州都匀斗篷山、贵定县岩下乡摆洗村。2010年至2012年开展的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贵州省水利部门根据“河源唯长、水量唯大、主流唯正”的原则,确认贵定县昌明镇高坡村为沅江的源头,得到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和水利部的权威认定。
沅江,从贵州省贵定县昌明镇高坡村的源头计算,沅水干流全长1053公里,比原来长了20公里。
沅江东以雪峰山与资水为邻,南以苗岭与柳江分界,西以梵净山与乌江相隔,北以武陵山与澧水分野。流经贵州11县市后,进入湖南会同,穿越芷江、洪江、中方、溆浦、辰溪、泸溪、沅陵、桃源、武陵区、鼎城区,在常德德山汇入洞庭湖。
沅江,也是一条文化的河流。依山傍水形成的自然景观、风景名胜,成了沅水流域独特的地理文化,为历代文人墨客讴歌,旅游探险家所神往。
2000多年前,峨冠博带、脸如刀削的屈原一路仰天长啸、一路掩涕,长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乘舱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屈原之后,将沅江描写得摇曳多姿的当属出生于湘西的沈从文了。沈从文从小就生活在沅江边,沅江在沈从文的笔下,温情脉脉,每一篇章,都是一幅风情画卷。沈从文曾写过一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的文章,文中说道:“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他所写的故事,也多数是水边的故事。
水道在农业社会是经济的血脉。沅江与渠水、巫水等众多支流,成为贵州东部、湖南西部进入长江流域的重要通道,沅江之畔因此崛起诸多码头、集镇乃至商城。作为当年的繁华之市,洪江古商城如今依然保存着明清时期市镇的大致格局和许多古建筑,依然在诉说着沅江边这座小城不尽的风流。
是水成就了沅江流域神奇的人文地理。这条不尽的历史长河,还有很多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有许多神奇的景色等待我们去探寻。
澧水:大美的沉思
我们在看不到一条溪河的山谷里翻山越岭,在差点要放弃希望时,峰回路转间,她蓦然映入我们的眼帘,在密密的竹林里积聚着能量,一路欢歌向北。
我们在一条叫做乌鸦河的上游寻寻觅觅,蓦然回首,一个巨大的地下溶洞将她吞下,溶洞口乱石层叠,水声轰响间,她已倏忽不见。
澧水源头,就是这样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迎接我们的探源之旅。
澧水探源采访组深入武陵山脉腹地,来到湘西北边陲龙山,艰难行进在原始次生林里,探访澧水的源头。又沿澧水中源进入桑植县境内,在这个澧水完成最大规模“扩军”的地方,看三源合流,顶着炎炎烈日探民情、访民生。
这是一次探险的旅程,也是一次引人深思的寻访。
澧水,集山川秀美之精华。众所周知,北纬30度线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充满着自然、历史和人文的画面。当我们站在澧水源头,现场用GPS精准测出这里正是北纬29度36分时,有一点小小的激动。我们沿途所见,以瑰丽秀美著称的澧水,八大公山里存留众多最古老的树种,跌宕在张家界的奇峰异石间,孕育出代表长江流域古文明发展高度的澧县城头山遗址……而它流经的区域,基本在北纬30度以下2度间浮动,这是大自然的造化。
澧水脆生生走来,水声淙淙的同时,也让我们欣赏到了曲调悠扬的咚咚喹、明快诙谐的桑植民歌、雄浑粗犷的澧水号子……没有这一方美丽的山水,也孕育不出这些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艺术瑰宝。
可是在澧水的上游,我们看到这方美丽的山水也有不少“美丽的忧愁”。当地的百姓,为留存这一大片原始次生林,他们许多人至今仍默默忍受着贫穷,许多村落祖祖辈辈在盼着修一座方便出行的小桥。
他们作出了巨大牺牲,我们应该感谢他们,也呼吁各方能为他们送去更多的关爱。
(本报《四水探源》记者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