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南京大屠杀》被国博收藏后
本报记者 陈薇
如果说,湘籍画家李自健的“人性与爱”油画巡回展犹如一部激荡人心的交响乐;那么,油画《南京大屠杀》就是这交响乐中一曲悲壮的乐章,在整个展出阵容中发出撼人的最强音。
5月8日,这件“镇展之宝”由李自健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永久陈列在这座中华民族宏伟的文化圣殿里。10日,在北京举办《人性与爱——李自健油画祖国巡展》谢幕展的李自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讲述了《南京大屠杀》背后的故事。
初衷:星云大师的嘱托
一次偶然的机缘,李自健结识了享誉世界的高僧星云大师。一天,星云大师和李自健谈起了自己的身世:12岁那年,母亲带着他到南京去寻找父亲,他们在尸骨遍野的死人堆找了十多天,也没能找到自己的父亲。最后,他在南京栖霞山寺出家。
“没有找到父亲,却看到很多很多的死人,那种惨状深深地留在我脑海中,始终无法忘记。”星云大师嘱托李自健要画好这幅画,让世界更多人知道南京大屠杀这个事实。
“我将自己关在画室里废寝忘食地创作,画室里不停环绕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盲人阿炳的《二泉映月》那悲伤的旋律,我悲愤地一笔一笔画着堆积如山的死难同胞,一次次陷入揪心的沉痛,一次次掉下悲伤的眼泪。”连续工作了80多个日夜,这幅宽3.3米、高2.4米的巨画最终完成。
《南京大屠杀》由 “屠”、“生”、“佛”三联组成。左侧为“屠”:两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站立著,其中一个正狞笑著擦拭沾满鲜血的战刀;中间为“生”:在尸山的上面,一个孩子正趴在裸露着胸膛惨死了的母亲身上哭喊着;右侧为“佛”:一位佛家弟子正拖起一位惨死的老人。
“画得太好了!画出了我的记忆,超出了我的想象。”久久凝立在这幅画前的星云大师被深深震撼了,眼角泛动着泪花。当李自健提出,想携带《南京大屠杀》等百余幅油画作品,以“人性与爱”为题举办环球巡展时,星云大师欣然支持。
波折:日本右翼屡次阻扰
在后来的全世界巡展中,触目惊心的《南京大屠杀》引发了轰动,也遭遇了日本右翼势力屡次的阻扰。
1996年春天,李自健的“人性与爱”画展在纽约圣·约翰大学亚洲艺术馆展出。闻讯而来的多名日籍教授要挟艺术馆不得展出《南京大屠杀》。李自健义正词严地对他们说:“日军能在南京杀死那么多中国人,难道我画幅画都不行吗?”
1999年10月25日,李自健的《人性与爱》画展在荷兰霍恩市的西弗里博物馆开幕后,一些日本人赶来“闹场”,要求主办者撤下其中的《南京大屠杀》,被主办方拒绝;此后,《人性与爱》画展又转到阿姆斯特丹的苏富比艺术大厅展出,由于日本驻荷使馆和旅居荷兰的日本人通过各种渠道向苏富比施加压力,苏富比又“不愿意得罪日本人”,主办方最终将《南京大屠杀》撤展,此事在荷兰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巡回展的第三站在荷兰的泽斯特皇宫举行,同样遭到了日本人右翼分子的无理取闹,日本外交官甚至还给泽斯特市市长打电话,要求撤掉《南京大屠杀》,市长拒绝了这一要求。
日本右翼势力为了达到否认历史的目的,连一幅反映史实的艺术品都不放过。《南京大屠杀》的展出屡遭阻扰,反而更坚定了李自健要将其继续展出下去的决心,他还特别在《南京大屠杀》的下方用英、中、法、西班牙四种文字添加了说明:“为悼念1937年在中国南京被日本军国主义屠杀的30万无辜同胞而作。”
归宿:“警示之作”再被收藏
如今,这幅油画已伴随李自健度过了10年的世界巡展旅程,走过了十几个国家,40多座城市。
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久陈列着同样的一幅《南京大屠杀》作品,那是2000年由星云大师和李自健捐赠的。
李自健说:“首版《南京大屠杀》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为了继续让世界更多观众去深刻地感悟人类和平的珍贵,反省一段惨绝人寰的真实历史,2003年,我在美国重新绘制了这幅画。”
“现在,《南京大屠杀》能永久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每天面对那样多的中外观众,为真实的历史代言,让我深感慰藉。”李自健也表示,《南京大屠杀》是他的“人性与爱”巡展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作品。
“我的目标是举办至少100场全世界巡展,目前已举办72场。在接下来的20余场巡展中,《南京大屠杀》不会缺席,如果馆藏不能外借,也不排除我将绘制第三幅‘南京大屠杀’的可能。”李自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