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扩权强县,路有多长?
2013-04-09 21:56:4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银艳 吕运涛 李锋] [责编:荆彩] 字体:【

  扩权强县,路有多长?

  ——县域经济新观察之三

  本报记者 刘银艳 通讯员 吕运涛 李锋

  201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其中确定浏阳市、耒阳市、澧县、沅陵县作为扩大经济管理权限试点县域,给县域经济发展实行政策松绑,此举释放出强烈信号。

  文件要求,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外,扩权试点县域享受与地级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省级行政审批权原则上直接放权或委托给试点县域办理,可直接参加省及省直部门召开的相关会议。

  文件出台后,落实情况如何?3月下旬,记者前往浏阳调查,深深感到经济的繁荣,与企业的羁绊更少,与地方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息息相关。

  一年半办不下来的国土证——一道关于成本的计算题

  在湖南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浏阳现象”独树一帜,2012年,浏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1.1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55.3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评选中居第60位,在湖南县域经济中排名第二。

  市场做大了,就想扩大规模,只是大也有大的难处,而最大的难,莫过于土地审批了。

  市里一家木业公司,申请30亩土地上个新项目,2011年11月就与工业园区签了合同,可到现在国土证还没办下来。董事长急了,亲自带着办事员跑了十几天,总算有了点效果,下周可望“进仓待审”。

  同样的问题,在调研好几个工业园区或部门时,都有人提及,有人甚至说:“要扩权,就从国土部门扩起,这里的权扩了,效率就会提高几倍。”

  对此,浏阳市国土局却大呼国土部门“比窦娥还冤”,因为批地办手续,在进入国土程序前,就要盖27个公章,这些章跑下来,没有一年半载搞不成气。

  27个公章!涉及到什么部门呢?国土局的同志粗粗算了一下,征地这一块,组、村和乡政府都得盖章,另有规划、水利、环保、林业、文物、交通、发改委等众多部门,有的部门在浏阳盖了章还不够,还得向市局、省厅申报。

  那么,如果涉及到市局、省厅的公章,是不是可以跑一趟长沙,就全盖齐呢?没那么简单,因为下一个部门的审批,非要等上一个部门的手续办齐了,才开始启动。

  如此说来,每个公章平均花费时间以一周计算,就是27周。可有的公章一周还盖不下来,有的部门盖章前要来现场勘察,而且还不能马上过来,因为要勘察的地方太多了。一个字,等!

  还有让人哭笑不得的“纠结”:

  去年以前,规划局与国土部门之间的座标体系一直没有统一,往往是图纸在规划局这一块通过了,向国土部门申报时,图纸得重新做过。为了图纸、测绘,企业就得跑上大半年时间,公章也需要反反复复地盖。

  等进入国土程序,再走一趟县、市、省三级审批,以及招拍挂流程,这样归总一下办证时间,浏阳市国土局的同志也承认:“半年算快的,一年两年也不奇怪。”

  浏阳市两型产业园管委会书记魏远德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是引进品牌企业容易,企业要落地却难乎其难,因为土地审批的相关手续太繁杂了。就算我们有耐心等,可企业等不了,项目等不了,早转到别的地方去了。”

  其实,这种种麻烦,并不只在浏阳,放眼众多县域,也都是这么“熬”过来的。

  审批环节多,还衍生出不少中介机构。有一家大型饲料公司的老总说,现在搞生猪规模养殖,3000头以上要向市州一级环保局出具环评书,这环评书就得花15万元请环境咨询公司这样的中介机构来做。“环评书为什么要收15万?不知道。有用吗?没人理会。有的政府职能部门只管程序要合理。”

  “报纸上不早报道过吗?有的中介机构,就成了‘第二政府’。”这位老总一声叹息,加上这15万元,整个环保审批手续办下来,至少30万元。

  漫漫审批路,却也逐渐让人看到了曙光,浏阳市环保局就提到,自去年10月浏阳市被确认为扩权强县试点县以来,排污许可证等三项审批权限已下放到浏阳,给服务对象带来了便利。

  去年10月开始,长沙市国土局便不再对浏阳市的用地申请逐一现场审核审批,只签字备案即可,这一中间环节的省略,节省时间两个月。

  记者不禁大胆设想,要是27个公章也省略一半,又能节省多少时间呢?

  扩哪些权,市场最清楚

  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多少环节,有多少规定在阻碍它的滚滚向前?

  浏阳是“花木之乡”,仅花卉苗木销售,一年就完成产值20多亿元,若算上园林绿化工程等衍生的产业链,综合产值近200亿元。但让花木经营户颇感不便的是,他们在培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时,培植许可证需前往省林业厅办理,“要是二级许可证能下放到县一级,一级许可证下放到省里就好了。”

  浏阳市两型产业园是全国知名的健康食品产业园区,入驻了21家健康食品精深加工企业,管委会书记魏远德一直头疼的是食品监管的“婆婆”太多:不仅有食安办,还有质检站,不仅要抽检,还要送检,县里来检了,市里省里还要来,而且不定期,企业疲于应付。“如果食品安全标准不一样,来这么多趟还可以理解,可它的标准一个样,为什么不能做点减法呢?”他认为省市等上级职能部门应多一些宏观管理,微观上的监管可以放权给县域的相关职能部门来做。

  浏阳市环保局则提到,过去有规定: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须经省环保厅的环评审批。可现在企业投资的项目,规模都在集中,动辄1亿以上,若个个要报省厅审批,时间成本太高。他们希望提高资金额度,或直接把审批权力下放到县一级。

  省委农村工作部县域经济与农村开发处处长董成森说,浙江省之所以扩权强县的步子迈得那么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市场“倒逼”的结果。譬如义乌市,是全球最大的日用工业消费品流通中心,在这里进行商品流通的,全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异常活跃。为了适应如此繁荣的市场经济,2008年,浙江省在已经下放了相当一部分经济管理权限的基础上,下放义乌618项权限;2012年,又下放给义乌省级行政审批及管理事项357项。

  扩权以后,权力交给谁?省重大决策理论咨询专家、湖南商学院经贸发展研究院院长柳思维教授认为,扩权强县,转变政府职能乃首要。扩权强县并不是把权力集中到县一级政府手中,而是要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这才是扩权强县的内核。

  “扩权强县了,县域同样要实施政府机构、行政审批、财税和投融资等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市分开。政府部门要强化公仆意识、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县域的行政机构一样可以大大精简。”柳思维说他曾有个同事,下海后到义乌做首饰贸易与生产加工,在那里,一年到头,都没什么政府职能部门上门干扰他,他只要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就行了。

  扩权之路有多长?

  在省委农村工作部去年以来进行的调研中,至今为止,4个试点县域共提出扩权建议181条,涉及51个省市部门和单位。

  要扩这些权,到底多不多?

  “如果跟沿海发达省份比起来,一点也不算多。”董成森说,今年1月底,省委农村工作部组织工作组赴浙江省考察,在那里,他们了解到,浙江之所以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占了20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在扩权强县的探索和实践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浙江按照“能放就放”的总体原则,除了已下放1000余项原属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外,还梳理下放省级管理权限406项,占省级部门现有管理权限的42.7%。浙江省还出台了我国首部扩权强县的政府规章,将扩权改革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但在我省,这样的扩权,却让有的职能部门认为多了。

  2005年、2010年,省委省政府先后两次下发文件向县域扩权282项。2012年12月,省委农村工作部调研扩权强县的4个试点县域文件落实情况,2005年的扩权决定基本落实到位,但2010年的省政府令第249号扩权260项中,浏阳市有17项、澧县有8项仍然没有落实到位,或是省直职能部门没有下放审批权限,或是市州审批程序仍未按要求减省。

  扩权强县,与浙江相比,湖南实施的时间明显落后,在落实过程中,仍有不少阻力,对于有的职能部门来说,在权力与利益面前,放权实在像是“割肉”。

  也有试点县域的主要领导提到,赋予试点县更多更大的管理权限,是省委省政府对加快县域经济的鼓励和鞭策,但也可能会让地级市或多或少在心理上、行动上减弱对试点县的直接支持力度,浏阳市长余勋伟就认为:“如果市里的支持减少了,试点县不愿意,也不是省里想要看到的效果,所以顶层设计要明晰,机制与各方的关系都要理顺。”

  扩权强县,我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路长道远责任重。但如果该放的权力下放了,各个县的县域经济发展的“蛋糕”,应该远比现在做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