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让短信多一些精气神【陈泽珲】
2013-03-12 01:53:2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泽珲] [责编:黄晓辉] 字体:【

  让短信多一些精气神

  ——杨正午《感言心语——短信来往摘编》读后

  陈泽珲

  

  

  古往今来,从烽火传信、鸿雁传书到电报传递、邮件传播,人类社会沟通与交流的方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移动互联网和手机智能化日盛的今天,收发短信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与人之间互通思想、互致问候的重要载体。

  凡事有利有弊、过犹不及。手机短信的日渐普及,既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困惑和干扰。每逢节日、假日、生日、庆祝日……手机短信就会犹如潮水般涌来,让人应接不暇。虽然其中不乏情真意切和理惬意新的佳句,但更多的是千人一面的祝福、千篇一律的段子;特别是一些低级趣味、坑蒙拐骗、广告推销等垃圾信息纷纷扰扰,令人不厌也烦。对青少年成长和社会风气的营造,有害而无益。

  本人从事宣传工作期间,曾有过治理垃圾短信的想法,但要从市场化的运营商、斩不断的利益链和技术性的防火墙等方面进行突破,不是一个地方可以做到的。但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如何在收发短信上动动脑筋、来一点内容创新和文字刷新,使之多一些人情味和精气神,是可以唾手可得的。正可谓“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最近,我有幸读到省委原书记杨正午同志供自用、不发行的一本小册子——《感言心语——短信来往摘编》。册子分做人·做官、处事·感世、乐生·节庆三个章节,真实记录了杨老卸任后与亲朋好友短信来往的200段文字。我一段一段地细读,深感文字虽短,但情意绵长;内容虽简,但哲理颇丰。一则则感言,让杨老对人生的感悟、对朋友的感情和对生活的感受跃然纸上。尤其是与我们平时收得多的“应景之作”相比,这些短信堪称精品力作。

  一曰真。这些感言不矫情,不掩饰,源于生活,发自内心,给人以亲切感和亲和力。譬如友人发来短信“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份称心的工作”,杨老回信为 “幸福犹如:鸟乐高枝,鱼戏浅底,月照秋水,花映春晖。”又如来信称“若要活得随意些,只能活得平凡些;若要活得辉煌些,只能活得痛苦些。”杨老回:“若要活得轻松些,只能活得简单些;若要活得自由些,只能活得糊涂些。”

  二曰美。杨老的短信感言,大多文字鲜活,字里行间传递着一种美好、一种豁达、一种情怀,读来朗朗上口,读后回味无穷。如来信是“我崇拜生命的真诚、坦率、大度和包容;喜欢岁月验证过的友情、亲情和人情。天凉了,别忘了多加衣服。”回信为“我崇拜伟人的气魄、气概、气质、气节;喜欢穷人的忠心、忠厚、忠诚、忠贞。”又如来信称“真正的平安是生命平安,真正的健康是身心健康,真正的快乐是自然快乐,真正的幸福是晚年幸福。祝全家吉祥。”回信说“真正的好书是无字的书,真正的好歌是无声的歌,真正的奉献是无私的奉献,真正的刚强是无欲的刚强。”

  三曰深。这些短信,少的几个字,多则数十字,但字字精炼、字里有深意。杨老以丰富的阅历,以独到的学识、见识和胆识,诠释了什么是真善美。如来信中提到“到党校,边学习,边思考,深感:治国,法制最重要;治党,制度最重要;治学,严谨最重要;治家,勤俭最重要。”复信为“做人,正直最重要;做事,务实最重要;带班,担责最重要;待人,坦诚最重要;在任,敬业最重要;卸任,超脱最重要;人生,事业最重要;人身,健康最重要。”又如来信说“天下有两好:自己好,不如众人好;天下有两安:小家安,不如天下安。祝您安好。”回信是“天下有两苦:无衣无食苦,无友无伴苦;天下有两险:不思进取险,不思忧患险。”

  文字是传信、传情、传意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文以载道。手机短信如今已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小小短信承载着万千功能。我想,我们收短信也好、发短信也罢,应本着少而精、精而美、美而深的原则,把思想的火花用起来,让固化的文字活起来,使之充满人情味、彰显精气神。给人以真情,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启迪,而不是给人以负担、给人以包袱。与其应付式地转发、群发,不如信手拈来、有感而发。即便字数少一点、文字糙一点,也总能让人感同身受、心有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