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耕云种月 乡情湘味【杨芳】
2013-03-12 01:50:5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芳] [责编:黄晓辉] 字体:【

  耕云种月 乡情湘味

  杨芳

  在一个雨打窗帘的冬夜,有幸拜读了李潺老先生的散文集《耕云种月》。初,只想简略扫描,网络时代难免有浮躁的通病,然,一扫之下,竟慢慢沉浸其中。

  犹记得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有一句颇有意境的名句:“半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时过境迁,在人人匆匆忙忙各奔前程的当下,有这么一位古稀老人,回忆半生风雨,品味人生百味、记录湖湘风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潺,为人所知的是他的书画和诗词,画清新隽永,典雅鲜活;楷书刚正凝练,篆书苍厚灵动,行书优美隽永,隶书古雅华滋,草书笔墨奔放……散文集《耕云种月》的出版,又让人大吃一惊:原来李潺还是一个散文高手。

  《耕云种月》书分三部分:《荧屏解说》是作者上世纪80年代在湖南电视台主持编拍文艺专题所写的解说词。《翰墨耕云》是作者几十年来从事书画艺术创作活动所写的随笔、杂感、书评、游记等,它是作者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文华种月》是作者青年时代的散文精品,追忆亲朋故友,描画故乡人文风光,弥漫着强烈的湘南乡土气息。

  都说艺术是相通的,或许是李潺在诗画方面的高深造诣,其散文仿佛也将书画之笔融入文字中,画文合一,带有清晰的画面感。如果你来湖南旅游,你可以先看看这本书;《荧屏解说》用文字勾勒了岳麓山的名联、长沙天心阁的美景、崀山的风光等湖湘名景,情、景、人、故事交融成一体。如果你对书画感兴趣,也可以看看这本书,齐白石、王憨山、杨应修、陈白一等书画名家在李潺的笔下形象生动,甚至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电视的镜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潺创新了散文创作,他把电视的解说词用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既是电视脚本,又是散文篇章。

  看《文华种月》,时光在那一篇篇散文中倒退,《桃树》中迷信的瞪瞪眼,充当帮凶的乡长;《古桥夜步》中被抓壮丁的妻子、恶趣味的乡绅;《紫红的山花》中被家暴的翠姨外婆、耐不住寂寞的寡妇……相对的,《山乡婚夜》里对歌的辣妹子、《水上琴声》中拉二胡的姑娘,《夏欢济水》里斗志斗勇学潜水的孩子,《崇高的爱》中勤劳纯朴的母亲……一幕幕,仿佛看到沈从文的影子,看到乡下原始、淳朴的人性和人生,有一种返璞归真,清新自然的宁静。

  所谓耕云种月,非心境开阔,淡泊人事不能体会月下独钓,看云卷云舒,观月圆月缺的美妙。李潺老先生《耕云种月》之作,是他人生写照,也提醒着那些忙碌的人们:其实也可以偶尔停下了,一杯茶,一本书,品味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