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但求笔墨写忧患
——访著名画家魏怀亮
本报记者 迟美桦 实习生林熹
冬日的长沙,幽暗的天色和浓重的雾霭将天地酿成了一幅山水画写意。放眼长沙城,满目现代化建筑设施。这让我们联想到了采访对象——省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魏怀亮的《跨越》系列画作。而魏怀亮的另一个系列作品《寻找栖息地》,不久前入选由《中国书画报》评选的“2012中国书画年度作品”,他本人也获得了“2012中国书画年度人物”的称号。
责任和担当
有媒体称魏怀亮近年来的一系列作品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关注绿色、环保、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等环境问题,风格独树一帜,画面语言充满了责任和担当。谈及一个画家的责任和担当,魏怀亮告诉我们,他的作品大都是当时心境的一种表达,每幅画背后往往都有一段特别的生活体验。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急速发展,许多的矛盾和问题凸显。特别突出的如,环保问题,人类与动物的厮杀和生存困境,道德与伦理的沉沦……他说:“我在作品中注入自己对现代社会、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关心和思考,使得作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味和时代意义。我希望画作不仅能带给人们美学享受和艺术价值,更希望能引导人们去思考画面背后的东西、去关注画面所反映的现实问题。
他认为,笔墨当随时代。山水、花鸟画也可以深邃地观照现实、贴近生活,本真地触及生命、触动灵魂。
于传统和现代间穿行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称魏怀亮“在传统和现代的过渡与结合上作了大胆有益的探索”。我们从他的一篇札记中寻到了他的探索踪迹——“在艺术的世界里,有这样一种高度,似乎有无数的路径可以通往,但却永远难于抵达,唯一能够企及的,只有引颈仰望的目光。”他说,我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就艺术创作而言,只是在沿着自己所认定的方向往前走。我仍在不断地调整自己,尽可能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照自然”,以自己个性化的方式去“妙造自然”,表现自己内心的真切感受,力图让笔墨在精神层面上有进一步的深入。比如说山水花鸟画,我打破传统格局,将现代生活元素引入其中,使作品看起来独具创意。
魏怀亮一直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与研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他认为,大胆突破固有樊篱和传统约束,摆脱古老的心理框架,使中国传统花鸟画与时代的情愫水乳交融,心存忧患,凸显自然生命美的奥秘,这是中国当代花鸟画家们需要实践的一课。
湖湘文化孕育出“经世派”
河北汉子魏怀亮入湘已有30余年,并娶湘女为妻,在湖湘落地生根。久居湖湘,魏怀亮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浸淫于湖湘经世学风,从而使得他的作品散发出强烈的使命感、人文担当和忧患意识,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
魏怀亮传统功底扎实,那些雅俗共赏的山水、花鸟画得很美。但真正体现其艺术水准的,是他近年来关注自然、生态和社会发展,全身心进行艺术探索所创作的几个系列作品——《路上的风景》、《寻找栖息地》、《都市·空间》、《都市状态》等。这些作品,充斥着灰色幽暗的调子,反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人类自身的冲突与矛盾,对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作出了严肃的思考。业内称魏怀亮独创了一个新画派——经世派。
著名画家黄铁山这样评价魏怀亮的作品:认真继承传统,但决不囿于传统模式的局限。花鸟画是一个很容易陈陈相因的画种,但他却以对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创造了现代花鸟、走兽画的新图式,赋予花鸟画以时代感和更深的思想内涵,使你感受到湖湘大地的人杰地灵,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
著名作家王跃文评价魏怀亮其人其画:人无机巧而笔下必拙,笔墨朴拙而必谦谦君子。怀亮其人也谦谦,其画也拙拙,关注万物生灵和清风流水,描绘喧嚣红尘而见大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