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东亚村的爱心赤子【邓学文】
2012-12-24 23:24:0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邓学文] [责编:黄晓辉] 字体:【

  东亚村的爱心赤子

  邓学文

  “致富后,要不忘故里。大树枝繁叶茂,全靠大地”。这两句情系家乡,不忘乡亲的热心话语,是湘阴县新泉镇东亚村6组共产党员胡建良常说的口头禅。胡建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7年6月8日,多年在湘阴县城大规模经营钢材致富后的胡建良,带着浓浓乡情,回老家东亚村6组看望乡亲父老。行走途中,他见组上的那条交通主路,还是原来的老模样。一到下雨天,泥泞溜滑,坑洼水溅,行人甩下不尽的怨言。回想起自己30年前家境贫寒,当时读书得到不少乡亲的关照,他当即向组上的人表态:“不管投资多少,要尽快把这条主路硬化,所有费用,由我承担!”好啊,村路要变样了。乡亲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

  经过40天紧张施工后,一条长400米,宽2.5米,耗资16万元的崭新硬化大道,在东亚村人眼前出现。村民们喜出望外,交口说好,并称之为“民心路”。接着,胡建良又拿出2万元为民心路安装了30盏路灯,而且还包付每年3000元电费。大伙说,胡建良真是说到做到,一诺千金。

  时隔1年多后,2009年秋。有一天,胡建良又一次回东亚村6组看望乡亲们。他发现2年前硬化的民心路,没有和资江堤岸对接连通。尤其是雨天,上坡陡滑难行,车辆更不便利。“也许是当时缺资金吧?”他心里在想。于此,胡建良再次拿出2万元交给组长说:“还要建好这个码头,让民心路四通八达。”

  一星期后,一条长60米,宽2.5米的硬化码头快速建成。大伙又称之为“爱心码头”。

  多年来,已届不惑之年的胡建良还按照传统习俗,每逢新春佳节,6组22户人家,他都要登门拜年。遇上年迈的老人,他还亲自下跪。同时,每户都发送300元礼金,酬谢地方父老乡亲当年对他的关爱。村民们心存感激,情不自禁地夸他:“生活低调,办事高调。好善乐施,好人难得。”

  人不是因为家财富足被人尊重,而是因为具有美德让人敬仰。有的人发家后,只顾个人利益,铁公鸡一毛不拔;有的人致富后,热心公益,为民造福。共产党员胡建良,就是这样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