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探寻“湖南腾飞”的资本密码
——访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张志军、湖南证监局局长熊国森
本报记者 胡信松 陈淦璋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湖南如何在中部崛起的期待中振翅高飞?如何更好地玩转资本魔方,让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湖南经济发展?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张志军、湖南证监局局长熊国森。
扎根实体催生优势产业
问: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湖南资本市场有什么成效和特色?
张志军:1993年,湖南诞生第一家上市公司。近20年来,湖南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截至2012年8月,湖南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90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76家、境外上市公司14家;有证券期货公司7家、证券期货营业部220家,覆盖本省80%以上的县区。回顾湖南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发现植根和服务于实体经济是湖南资本市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
20年间,湖南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累计融资近1500亿元,募集资金大多投资在湖南境内。从经济运行来看,上市公司基本集中了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力军。近3年来,上市公司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显现,上市公司净利润平均增长61%,超出全省GDP增幅47.3个百分点。累计有42家上市公司实施并购140起,涉及金额379.7亿元。一批企业沿产业链整合行业资产,壮大公司实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特别是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湖南有色等一批企业纷纷“走出去”,实施跨国并购和境外资源投资合作。一系列大手笔的资本运作,占据湖南省对外实际投资的80%以上。
熊国森: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湖南资本市场确实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形成了3个比较鲜明的特色。
一是促进创新创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湖南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大企业和大项目。现在一些在国内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公司,都是企业上市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结果。同时,湖南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改革开放以后,教授、专家、技术人员纷纷带着技术成果下海创业,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科力远、博云新材等一批科技类上市公司都发轫于此。近年来,“中小、科技、民营”已成为湖南企业上市的主流,对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愈加显现。
二是推动产业集聚。区域经济体中一个行业拥有的上市公司数量比例越大,规模越大,该行业的竞争优势就越明显,就越有可能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湖南一个行业往往集中了多家上市公司,形成了“龙头企业-产业集群-主导产业”的产业发展路径,尤其是装备制造、文化、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板块在全国已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最为典型的就是长沙同时拥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3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产值达1200多亿元,占全国同行业产值的23%,占全球的7.2%,奠定了“工程机械之都”的地位。
三是服务薄弱环节。小微企业、基础设施、文化创意、农业、环保等是我国经济的薄弱环节,也是资本市场金融服务的短板。湖南资本市场在支持这些薄弱环节发展上有所作为。如湖南拥有11家农业类上市公司,覆盖种业、种植、养殖、饲料、农副产品等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设立早籼稻交割库9家,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上市文化企业达4家,占全国总数的1/6,带动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迅速崛起。
加快发展拓宽资本跑道
问:近年来,湖南资本市场为什么反复强调加快发展?
张志军:主要基于3个考虑:
一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快车道”,2011年GDP达19635.19亿元,用3年时间实现了总量翻番;财政收入达2460.66亿元,比上年增长30.98%。这必然对湖南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是区域资本市场竞相发展态势明显。近年来,我国企业上市的地理分布呈现出集中的态势,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山东、上海6个经济发达省市上市企业家数约占全国六成。
三是湖南资本市场与全国的发展差距在拉大。截至2011年底,湖南证券化率为26.42%,比全国水平低46.28个百分点,股票融资额占银行同期贷款增加额的比例为3.88%,低于全国4.75%的水平,上市公司发债融资仅占全国的0.85%。
熊国森:发展差距还体现在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机构的质量和实力上。辖区上市公司的平均总资产、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均落后于全国,发展水平良莠不齐,两极分化有所加剧。总资产排名前五位的公司占辖区上市公司总资产的58.29%,净利润排名前五位的公司占辖区上市公司净利润的78.68%。辖区3家证券公司的净资本总和仅相当排名全国第八的一家证券公司的水平;营业收入总和仅相当排名全国第16的一家证券公司的水平。上市公司、证券期货机构整体实力偏弱,制约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问:湖南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已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张志军:2010年,省政府以一号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全省资本市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省金融办联合深交所等部门成立了“湖南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中心”,省财政设立了湖南省扶持企业上市专项引导资金。目前,全省上下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认识不断凝聚,政策扶持的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优质资源向资本市场集中的力度不断加大,全省资本市场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期。
熊国森: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内在逻辑。从经济基础、科技水平、金融生态、政策支持等4个重要因素考量,我对湖南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充满信心。
从经济基础来看,近年来湖南经济总量连续4年跻身全国前10位,这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科技水平来看,从2009年开始,全省发明专利授权居中西部第一。创新者向创业者转化、实验室向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向产品转化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空间。
从金融生态来看,近年来,湖南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湖南”建设,这对增强投资者信心、提升市场规范运作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
从政策支持来看,湖南省委、省政府对资本市场独特作用和重要功能的认识是深刻的,在全省营造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上下统一协调、整体配合联动的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大环境。
体系建设紧扣战略升级
问:“四化两型”是湖南重要的发展战略,湖南资本市场如何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张志军:目前,湖南正处于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关键时期,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都在筹备之中,资金支持至关重要。我们将着力抓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机遇,创造条件推动更多的企业多渠道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既要推动股票融资,也要推动债券融资;既要推动企业进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场内市场融资,也要积极推动企业进入场外市场公开挂牌转让;既要推动企业上市首发融资,又要推动上市公司再融资;既要推动境内融资,也要推动境外融资;既要推动公开募集资金,也要推动私募股权投资。
同时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和杠杆作用,有效连接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基金、信托、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通过股权质押贷款、小额贷款、创业投资、产业基金、天使投资、中小企业私募债、科技保险、科技信贷、科技租赁等创新手段、产品、工具的整合,为企业提供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化、多元化融资支持。
熊国森:“四化两型”建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本质上是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湖南建设资本市场,用好资本市场,除了融资,更重要的是发挥资本市场在调结构、促转型上的体制机制优势,打造“四化两型”的重要引擎和助推器。如湖南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5家,园区企业近7000家,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一,要依托中小板、创业板、全国性场外市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运用资本市场的风险代偿机制和发现筛选机制,构建一个精细化、分工合作的风险投资链条,加快培育发展湖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产业整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上,要发挥上市公司强大的资金筹措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公司治理能力、辐射带动能力,真正做到做强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
湖南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传统的“单干”模式难以抗拒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和自然条件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要着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争取推动更多湖南具有现货优势的期货品种上市,探索推广“期货+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促进农民组织形式、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