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大学时代,“迷茫”的未来要谋划
2012-09-13 22:45:5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秦慧英 刘银艳] [责编:彭彭] 字体:【

  9月,又到开学季。大学新生们的书包里,装满了各种潮流装备:苹果三件套、数码相机……

  转型升级,如果用它来形容从紧张枯燥的高中,到自由有趣的大学,所能经历的种种转变,那么,我们的硬件的确转型了,也纷纷升级了。可我们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准备,是否也转型升级了呢?

  未来会怎样?也许谁也看不清,但是,美好的未来一定属于那些在大学里有思考,有准备的人。

  大学时代,“迷茫”的未来要谋划

  本报记者 秦慧英 刘银艳 通讯员 梁艳芳 朱涛

  “他思”变“我思”——迷茫的大学生需要思维进化

  当我们采访大一新生与大四毕业生时,有一点异常一致。对未知的大学生活,新生们在憧憬与兴奋之余,剩下的便是“迷茫”;而很多大四毕业生在感慨“四年竟然一晃就过完了”之后,也讪讪自嘲“迷茫着进来,迷茫着离去。”

  为什么如此迷茫?

  “在中学,学生的一切,都有学校和家长替他们规划,他们也习惯了这种‘被规划’。”著名教育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中学生这种“他思”的习惯久已养成,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一切都要自己规划,自己考虑,学生们一时之间难以形成这种思维的转变。加上失去了诸如“上大学”这样简单而清晰的目标,没有“我思”习惯的大学新生们在找不到新目标的情况下,迷茫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大学生们应该完成这几个转型。首先是‘他思’到‘我思’的转型,继而从思考延伸至行动,实现‘他律’到‘我律’,最终达到从‘应试场’向‘能力场’的转型。三大转型,归根到底就是化被动为主动。”湖南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姚金海认为。

  如果“他思”变“我思”是思维上的转型,那么“他律”变“我律”就是行为上的转型。中学时,从起床铃开始,到晚自习后熄灯铃响起,一切都在学校的约束当中;读大学了,请个假不是难事,只要你愿意,睡觉可睡到自然醒,逃课玩一天的游戏也没人管。曾有考上名校的大学生,却因为无人管束沉迷网游,最后落得退学的下场。

  “应试场”变“能力场”,则可以理解为知识储备上的转型。中南大学的苏牧同学向记者说出了他对转型的领悟。大一时,他也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新奇、兴奋,什么活动都参加,什么社团都报名。“一直在忙,兴趣也转来转去,反而觉得很空虚。”直到大二暑假,他终于沉下心来思考未来职业的定位和努力的方向。

  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并阅读大量自我认识、职业规划等方面的书籍,苏牧发现自己对电子商务非常感兴趣,且个性也很适合。他开始深入研究淘宝公司的发展脉络、运营策略以及招聘条例,并对同类型的公司也进行了研究了解,然后,再比对自身,一一充电。今年一毕业,在与众多名牌大学生、研究生的“抢夺”中,他脱颖而出,顺利进入淘宝公司。

  转型路上,仁慈不是通行证

  日前,清华大学新生赴校报到时,学校在报到区外设置“警戒线”,家长一律只能在线外等候,要求学生独立报到。此举看似不近人情,专家们却认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自我规划意识。

  独立报到,如此简单的行为,如果上溯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不要说独立报到,千里走单骑独自出省求学,那也是家常便饭。再反观当代大学新生入学,“送学潮”持续升温,据悉规模最大的“送学队伍”竟达到15人。

  还曾有报道说,北京某大学学生每个月准时把脏衣服打包邮寄给远在兰州的妈妈清洗;因为担心女儿不会吃感冒药,东北某家长坐飞机给远在青岛读书的女儿送感冒药。这种看似仁慈却低品质的爱,使得孩子出现一些共同的缺点:缺乏谋生处事的技能、责任心不强、不能与人合作、心理承受能力弱以及习惯性啃老等。

  长沙洁莹色彩工作室的刘洁莹女士则认为孩子需要在“折磨”中成长:“在法国,孩子16岁时,亲人们会为他举行盛大的成人礼,进入大学,更意味着你进入了成人的社会。ESMOD服装学院和法国许多大学一样,没有食堂,没有宿舍,依依要自己学会做饭,要自己找房子,懂得跟房东谈房租;学服装设计,还要自己找模特,自己联系展览……为了完成学业,依依通宵熬作业是常有的事。”。

  刘洁莹说这10年来,也接待了形形色色来工作室应聘的大学生,觉得他们普遍存在基本功不扎实、知识不全面等问题,很多本来应该在大学里学会的东西却需要企业来帮他们补课。原来不少大学生只在大一大二还算安于学业,从大三联系单位实习开始,逃课就很常见了,而大四,除了完成论文,基本不会进课堂。作业怎么办?考试怎么办?“老师会对我们网开一面的。”有的大学生这样回答刘洁莹的提问,“也许是这样的学习氛围促使我决心送女儿去留学吧,大学4年,学业应是第一位的。”

  有几位已工作多年的人士告诉记者,他们也常为大学时的放任自流感到后悔,“那时候,只要上完课,考试过关,老师对你要求不多,自己对自己也没太高要求。自我仁慈的结果就是虚度光阴,收获甚少。”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认为大学期间,老师不仅不能网开一面,还更应该“狠”一点,把一些研究生做的课题下放到本科,让学生在琢磨课题、大量阅读的过程中拓展知识面。

  蜕变的旅途——大学4年是弥补个人缺陷的最佳时段

  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像苏牧那样能及时醒悟,“等到想起,毕业的铃声已经敲响了”是令很多大学生遗憾的事情。

  “他们不是不想改变,更多的是不知道如何改变。”专家表示,大学生要实现这些转变,实际上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迷茫的时候,需要一个明确的、行之有效的目标。许多调查也显示,大学生是否有明确的目标与规划,结果将截然不同。

  “我们大学之前的教育,还带着浓厚的‘填鸭式’色彩,进入大学,却又突然变成了‘放羊式’教育,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引导功能。”益阳市一中的专职心理学老师李阿玲认为,如果在高中就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对于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自我,及早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就大有益处。

  “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进入大学,大学生们的自主意识、自律意识和自我提升意识都会大幅提高。”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几乎没有高中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大学里做得也很不够。”

  熊丙奇表示,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而我国虽然从上世纪90年代起便要求大学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缺乏职业规划的学生们很容易陷入迷茫。“大学里,这一角色多为辅导员充当,但他们本身并不具备这一能力。在国外,职业规划导师都是有经验的教授来充当的。”

  “我们学校在大一开设了职业规划课,大三开设了就业与创业指导课,此外,还引入了职业测评系统。”姚金海建议大学生们在充分利用这些课程的同时,还可以找一个有眼光、有丰富阅历的引路人,比如自己所学专业的知名人士、学长等,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如果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这一专业,可以向学校申请转换专业,或是在考研时达成这一目标。

  有专家也指出,大学4年是弥补个人能力缺陷的最佳时段。能力的内涵与外延都非常宽泛,最好是量体裁衣,根据自身特点及爱好,有的放矢进行转变。

  湖南大学曾有一对来自广西的双胞胎姐妹,想当校园主持人,可普通话不够标准,她们便每天晚上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跟着播音员学播报,最终达成了心愿;长沙岳麓区的黄女士说,她的表妹因来自农村,感到自己在气质上有欠缺,大学时便报名舞蹈班坚持学习,3年后的一天,她再次见到表妹,简直像换了一个人。“这种有针对性的提升,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不少教育专家都很提倡大学生进行这样的锻炼。

  大学四年,很短也很长,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摸索中,要渐渐地为人生踏入职场谋划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