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食品安全诉求不是心态问题
2012-08-25 21:45:0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邓海建] [责编:黄晓辉] 字体:【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严卫星2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人们不会因为存在飞行事故就不坐飞机,因为这些风险人们能接受。对于食品人们则希望零风险,零容忍,但这个从科学角度不能做到,这个心态需要调整。(8月24日《京华时报》)

  辩证而言,别说食品安全,任何领域都没有零风险的事情。但真正的问题是,眼下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切与忧虑,真是因为零风险的“洁癖”导致心态失衡?

  人们确实不会因为存在飞机事故就不坐飞机,但如果飞机玩命频率过高,这样的风险还能接受?食品安全上的问题,有概率上的风险,但从三聚氰胺开始,食品安全危机大多有着人为因素的影子,大多不能归咎为“不可抗力”。譬如标准之争,事实上,多头制定标准,相互交叉、重复,国标、地标、行标各行其道,导致我国虽然标准总数多,但个别重要标准或重要指标缺失,部分标准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也正因如此,卫生部近日在通报食品安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透露,下一步将启动对5000余项食品标准的系统清理。

  这些年,我国在食品安全上确实着力不少,譬如立法建制,譬如严查严惩。但毋庸讳言的是,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仍是现阶段的公共之殇。“红心鸭蛋”、“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民众在食品安全上的困惑,绝不只是心态问题那么简单。

  换言之,即便众生静默,问题还在、危险还在。真正要调整“心态”的,首当其冲的是食品生产厂家,其次是食品安全责任部门。如果他们也认为民众的普遍性困扰只是“心态问题”,那么,此般癔症迟早会令食品安全问题更严峻,症结纾解更是遥遥无期。

  老百姓关于食品安全的心态,未必总是健康理性的,但即便心态偶尔失衡,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总有衍生的渊源可以追溯。在严肃探讨中国食品安全走向与公共治理的时候,有些专家要么宣扬“适度无害”,要么捣糨糊式地抛出“心态论”,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