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新声 > 正文
以“四大区域板块”激发发展活力
2012-08-16 21:45:03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荆彩] 字体:【

  以“四大区域板块”激发发展活力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的认识与实践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通过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调整经济布局,带动全局发展。省委、省政府敏锐地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明确要求: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湘西武陵山片区国家扶贫攻坚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四大区域板块发展。目前,这四大区域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开始显现,区域竞相发展的势头初步形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阶段。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湖南科学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先后提出了建设“五区一廊”(即沿京广线、湘江流域的岳阳、长沙、湘潭、株洲、衡阳五个市和一条高新技术的产业走廊),抓好“一点一线”(即以长株潭为一点,107国道、京珠高速、京广铁路沿线的岳阳、长株潭、衡阳、郴州为一线),“抓两头带中间”( 即长株潭经济圈和大湘西开发圈两大经济板块互相呼应)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我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从速度看,差距还在拉开,主要是各市州人均GDP的变异系数继续扩大;从布局看,“盲点”逐步凸显,主要是未纳入区域发展的部分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从政策看,整体还不配套,主要是与区域开发配套的财税、土地、人口制度改革还未启动。省委、省政府分析认为,中央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金钥匙”,湖南要在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上加油提速,就必须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加快四大区域板块发展,从而使各个区域都能“动”起来,带动全局“活”起来。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着重从四个方面引导干部群众统一认识: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走活湖南国土空间开发“一盘棋”。国土空间开发,实质上是发展“布局”的问题,而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就能使这种布局更优更合理。我省国土资源比较丰富,自然地理条件比较多样,但资源和人口分布不太均衡,部分地区生态较为脆弱。近年来,我省在国土空间开发上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习惯于“走一步看一步”,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单一,分类开发办法不多;习惯于“重局部不重全局”,国土空间开发没有形成互补优势;习惯于“顾当前不顾长远”,国土空间开发短期效应明显,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下好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一盘棋”?省委、省政府认为,只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分类开发,防止“千篇一律”,避免国土空间开发的雷同模式;才能实现合理开发,防止“拔苗助长”,避免国土空间开发的“泡沫”现象;才能实现有序开发,防止“一哄而上”,避免国土空间开发的短期行为。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加快转方式的大趋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速器”。近年来,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结构不优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如何适应转方式要求,解决这些问题?省委、省政府分析认为,只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才能扬长避短优布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解决结构单一和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才能齐头并进强功能,推进城乡结构调整,进一步解决城乡之间“鸿沟”的问题;才能因地制宜活全盘,推进区域结构调整,进一步解决资源配置分散的问题。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期盼。实现共同富裕是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而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促进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省努力推进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例如,2011年长株潭地区与大湘西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8: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为2.7:1。如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的期盼?省委、省政府分析认为,只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输血”效应,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扶持,实现区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顺畅流动,缩小不同地区公共服务差距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才能进一步强化“造血”功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发展战略,加快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发展。

  构建立足湖南实际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为了抓住促进湖南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遇,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着力优化提升环长株潭城市群,加速崛起大湘南,扶持发展大湘西,加快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努力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经济优势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加快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打造湖南快速发展的“黄金带”。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肩负着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发挥示范作用的重任。为此,我省积极推动长株潭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并在试点取得经验基础上,将两型社会建设在全省推进。在实践中,注重在四个方面进行突破:由规划设计向制定标准突破,出台了两型园区、村庄、学校、社区等16个两型标准体系和9项地方节能减排标准;由单一建设向深层改革突破,以五区十八片等两型社会示范区为载体,推动资源环境、土地、财税、投融资、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由传统发展向转型发展突破,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产业两型化进程,加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由局部试点向全省整体推进突破,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带动下,全省各地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展开。目前,试验区核心增长极作用逐步显现。2011年,长株潭三市和环长株潭城市群八市GDP分别达到8321亿元和1.55万亿元,占全省GDP的42.4%和79%。

  --加快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打造湖南跨越发展的“起跳板”。过去,我省一直把湘南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来打造。2011年,中央把湘南列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省委、省政府敏锐地意识到,这为湖南的跨越发展又带来了一个难得的“起跳”机遇,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努力把湘南地区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平台、跨区域合作的引领区、加工贸易的集聚区、转型发展的试验区。在实践中,着力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推动示范区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打造以产业园区为主体的承接平台;着力强化与珠三角的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设施对接、园区共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等方面率先突破;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配套和服务能力,降低生产要素配置成本,引导加工贸易企业集聚发展;着力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探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途径,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大湘南地区经济正实现快速发展。2011年,衡阳、郴州、永州三市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三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1/5强。

  --加快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建设,打造湖南协调发展的“新动车”。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大湘西地区是我省经济“列车”中包袱最重、困难最多的一个“车组”。中央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后,我省大湘西地区有32个县市区纳入了国家试点范围,这为大湘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按照中央部署,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努力把武陵山片区建成扶贫攻坚先行区、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示范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跨省协作创新区。在实践中,注重加强大湘西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农村基础工作,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加强社会事业,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开发带来了大发展,目前,大湘西地区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3元。

  --加快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湖南均衡发展的“增长极”。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对维护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保障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安全、构筑长江黄金水道发展轴线、进一步完善湖南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继长株潭、大湘南和大湘西三大板块分别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后,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快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湖南经济发展的“第四大板块”。在实践中,注重建设以粮食安全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引领区,率先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规模农业;建设以水安全为重点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着力发展湖区生态旅游,打造滨江临湖特色产业集群,延伸布局长江经济产业带;建设以水陆联运为重点的大宗农产品物流集散区,大力完善流通、构建市场、发展仓储加工;建设以两型发展为重点的“四化”协调先行区,在努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积极探索“四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目前,洞庭湖经济区经济总量已占全省的1/4。

  用改革创新精神加快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一项新战略,又是一个大工程。省委、省政府强调,必须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明确开发定位,创新政策体系,改革评价办法,完善协调机制,努力把这一战略实施好,把这一工程建成功。为此,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在政策上坚持“五个完善”,推进分类管理。政策是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生命”。为此,我省根据区域功能定位,通过“五个完善”,探索建立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完善产业和投资政策,明确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施按主体功能区与按领域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完善土地政策,积极探索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与吸纳农民进城定居相挂钩的土地平衡调剂机制;完善环境政策,针对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产业准入政策;完善人口政策,重点开发区域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建立外来人口吸纳激励机制,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实施积极的人口退出政策,实现产业政策与财政、投资、土地、环境政策的有机结合,行政手段与法律、财政、税收、金融、信息手段的综合运用。通过实施这些区域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2011年省财政安排市县转移支付资金增长18.8%,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得到增强,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格局逐渐形成,人口分布更趋合理。2011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率提高到49.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

  --在推进上抓好“五项工作”,增强协调互动。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关联互动,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省坚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衔接互动机制,着力抓好“五项工作”:推动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推动开展市县空间规划试点,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制定各类主体功能区开发强度、环境容量等约束性指标并分解落实;推动建立覆盖全省、统一协调、更新及时的国土空间动态监测系统,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跟踪评估;推动形成区域合作互助机制,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通过这些工作,全省主体功能区布局更加明确,各主体功能区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在评价上突出“两个优先”,健全考评机制。针对区域功能定位特点建立绩效评价系统,是客观、公正、科学考核区域发展成效的重要前提。为此,我省坚持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制定并实行有利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考核办法,形成了“两个优先”的评价导向:对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优先考核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经济增长、吸纳人口、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指标;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地区,优先考核农业发展水平,主要评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民收入、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情况等指标。通过实施“两个优先”,全省正在形成按照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考核的科学评价体系。例如,在对重点开发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进行考核时,将节能环保的分值提高到占总分的1/4左右,改变了过分注重GDP的评价模式,体现节能降耗、科技环保、集约高效的指标,在10大考核指标中占了8项。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犹如一股强劲东风,为湖南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推进“四大区域板块”建设,不断激发主体功能区的活力,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湖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供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