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省博3年"鼎盛洞庭" 人更多厅更美珍藏更丰富
2012-06-19 22:23:3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责编:彭彭] 字体:【

  省博改扩建 重逢等三年

省博物馆改扩建后鸟瞰效果图

6月19日,几位市民在大门口拍照留念。当天是省博物馆闭馆的第二天,仍有一些市民前来拍照留影。
    本报记者 郭立亮 摄

  本报记者 李国斌

  6月19日上午10时10分,从江西来长沙游玩的张兵波,本想进湖南省博物馆参观,被告知因改扩建已经闭馆。在敞开的大门口,他细细端详博物馆建筑外观,然后请记者帮忙拍了一张照片,带着一丝遗憾离开了。

  由于改扩建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湖南省博物馆从6月18日开始闭馆,时间预计3年。

  省博物馆里的马王堆汉墓女尸,与岳麓书院、橘子洲头等,是古城长沙响当当的城市名片。闭馆3年,一些观众和游客将错过与湖湘历史文化的邂逅,有人对此表示遗憾和不解。不过,“磨刀不误砍柴工”,根据披露的改扩建方案,3年后的省博物馆,从展览内容、接待能力到互动参与,都非常值得期待。

  排队1公里,观众创下新纪录

  6月11日,省博物馆举行新闻通报会,通过媒体向外界宣布:从6月18日起暂停对外开放服务,至2015年新馆建成重新对外开放止。

  消息传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参观人数逐日攀升。据统计,6月12日至13日,每天到省博参观的增加到6000多人。随后继续上升,14日7000多人,15日8000多人,16日10300人。6月17日,历史性地达到12000多人,创下了省博建馆以来的新纪录,当天等候队伍最长的时候从省博门口一直排到了营盘路口,长达1公里。

  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小豹表示,在2008年免费向公众开放后,出于文物安全的考虑,省博一直控制人流量,入馆人数控制在每天5000余人。闭馆前一周,由于观众热情高涨,省博不得不放宽限制,尽量满足观众的需求。

  “我就住在对面的巷子里,还很少看到这么多人来参观。这几天,几乎天天有这么多人,好多人都是吃几块臭豆腐、一碗凉面当午饭。”6月17日中午,在省博门口卖臭豆腐和凉面的小邓擦着满头大汗说。湖南省财专学生徐汉治与10名同学排了两个小时的队,腿都站痛了才在12时30分进入博物馆。他说:“3年之后,我可能正忙着找工作,也可能已经不在长沙了,所以今天一定要来看看。”

  尽管早就公布了闭馆消息,但还是有部分观众尤其是外省游客不清楚闭馆的具体时间。6月19日上午,不时有观众前往省博,遗憾的是都被挡在门外。省博物馆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9时30分至10时,半小时里来过约50位观众。

  闭馆,不得已之举

  为什么这多人蜂拥而至?原因很简单,湖南省博物馆是追寻湘楚文明起源与发展的一把钥匙,是领略湖湘文化奥秘的重要窗口。

  “闭馆前几天观众的井喷,说明了他们对博物馆的喜爱。我们预见到了观众可能剧增,每天提前至上午8时30分开馆,并适当延长了观众领票时间。”刘小豹说,一天接待12000多人,省博物馆完全超负荷运行,已经达到了极限,要常态化是不可能做到的。希望通过改扩建,给观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全面的服务。

  省博物馆纪委书记陈叙良表示,从2011年7月4日开工仪式至今,省博已坚持了一年多的“边建设边开放”,目前即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根据建设方案、场地条件以及改扩建项目本身的特点,省博不得不作出闭馆的选择。

  陈叙良介绍,闭馆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改扩建对施工场地、道路要求很高,无法同时满足建设和开放的双重需要。比如在老馆周围要挖宽数十米、深20余米的基坑,这样就会阻断观众通道,无法进行开放。第二,现有陈列大楼要进行结构性改造,而改造之前必须把文物撤离和保护好,否则无法保证文物安全。第三,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后,省博物馆院内到处是塔吊、机械和脚手架,非工程建设相关人员进入该区域是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改扩建,势在必行

  省博物馆拥有18万件馆藏文物,珍贵文物3万多件,荟萃了湖湘大地的文物遗珍。其中,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蜚声中外,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各具特色。目前,省博是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中央和地方共建的8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在国家文物局对全国一级博物馆进行的运行评估中,省博名列第二。

  从1956年开馆至今,省博物馆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从初创期的5个人、一栋楼,到上世纪70年代,省博物馆以马王堆汉墓发掘为契机,建成亚洲一流的文物库房。再到1999年,省博物馆现有陈列大楼建成,带动高速发展。然而,10多年过去,“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省博物馆现有的硬件设施水平已远远落后于国内同级博物馆。”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坦言。

  免费开放前,省博的观众接待量就已接近饱和,免费开放后观众人数大幅增长,使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截至2010年12月,省博物馆日平均接待观众人数是2007年日均观众人数的两倍多。持续高位运行给博物馆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带来了巨大压力。与此同时,展厅面积过于狭小,停车场所和观众服务设施严重不足,教育场所、文物保护用房及设备缺乏、文物库房严重不足等问题也一一凸显出来。

  改扩建势在必行!国家相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省博物馆改扩建。省委、省政府将改扩建工程列入《文化强省建设战略实施纲要(2009-2015)》重点文化项目。就地改扩建方案也确定下来。

  闭馆期间,展览不止

  2000多年前的“辛追老太太”从马王堆汉墓出土后,一直躺在省博物馆为其量身订做的展厅中,成为该馆“镇馆之宝”,每一位入馆观众必去瞻仰。3年闭馆期间,市民和外地游客还能看到省博的珍贵文物吗?

  由于“辛追老太太”对保护环境要求极高,将无法异地“接见”游客,但陈叙良透露,闭馆期间,省博会根据租赁的场地条件举办一些馆藏精品展览,同时会继续推出一些有影响的临时展览,如正在洽谈的西方艺术展等,不会让省博物馆完全淡出观众的视线。

  刘小豹表示, 闭馆期间,将组织省内外、国外巡展,开展“移动博物馆”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服务功能。此外,将加大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和展示,推进研究、出版及其他工作。

  对温度、湿度等保存条件极为苛刻的“辛追老太太”来说,大规模的施工会不会影响到她?陈叙良肯定地表示不会,因为老太太的“宅子”有独立的物理空间和空调系统,并将进行24小时监控,确保其不受影响。他表示,新馆建成后,“辛追老太太”展厅地址不会变,但届时面积会扩大。目前正与相关部门研究,把当年发掘现场用声、光、像的方式再现,游客可直观地了解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

  新馆陈列,展出更多珍藏

  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全球6家著名建筑设计单位签约参与省博改扩建方案设计竞赛,最终日本矶崎新工作室和中国中央美院联合提交的“鼎盛洞庭”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从外形看,改扩建后的省博物馆是一个“鼎”的形状,建筑的顶部颇似水的结晶体,象征洞庭湖水的凝固与升华,是凝固的湖湘文化。新建筑保持原陈列大楼建筑结构不变,围合现前庭,强化两翼,形成三殿式建筑。总体布局对称、简练,参观路线清晰,交通组织方便,公共空间充足,同时巧妙借景,通过绿化与相邻的烈士公园融为一体。

  据介绍,改扩建后,省博物馆的馆舍规模将达8万多平方米,藏品保管保护、陈列展览和观众教育服务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基本陈列年观众接待量将由现在的120万人次左右增加到300万人次。

  现有的展区面积为6000平方米,新馆展区将达2.8万平方米,马王堆汉墓文物展区的面积将从1700平方米扩展到4000平方米。目前,省博物馆18万件藏品因为受展馆面积等原因限制,展出的不到1万件。以马王堆汉墓基本陈列为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中,现在仅有200多件和观众见面。新馆建成后,随着陈列展览空间扩张,展出藏品数量也会大增,更多的宝物将揭开神秘面纱。

  刘小豹说,新馆将继续保有古代青铜、陶瓷、书画等专题展览,并推出一个通史性展览,以一种清晰而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述湖湘历史。从远古时期到炎帝舜帝等华夏先祖传说、从商周青铜器到楚汉简帛、从屈贾之乡到湖湘学派、从唐代长沙窑到明清的书画艺术、从稻作之源到“洞庭鱼米乡”,还有近代湖南人才群体崛起,展现湖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