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被认为是新能源产业中资源最丰富、前景最广阔的阳光产业。然而,2011年,光伏产品价格一降再降,我国光伏产业在保持连续多年100%以上的高增长后,一下跌进“寒冬”。
5月31日至6月1日,全国光伏产业联盟在长沙召开第三届成员大会,积极启动国内需求成为业界共识——
“阳光产业”如何重见“阳光”
本报记者 唐爱平 邓晶琎 通讯员 欧凛莹 王荣泉
“阳光产业”遇冬骤冷,步入调整关键期
多晶硅原料从年初的110美元/公斤,跌到40美元左右/公斤;
硅片从年初的30元/片,跌到8元左右/片;
电池组件从年初的1.8美元/瓦,降到1美元/瓦……
2011年,光伏产品价格的大幅跳水,曾经风光无限的光伏产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我国绝大部分光伏企业亏损,部分企业停产甚至破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业聚集地和光伏产品出口国,光伏产品90%以上出口,其中欧洲市场占七成。在欧债危机影响下,德国等欧洲国家市场持续走低。
今年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率。业内人士分析,如果美国最终实施“双反”,这无疑让正在过冬的我国光伏产业雪上加霜。
我国光伏产业随着国际市场的兴盛而快速发展,并跃升为世界光伏产业大国。全球十大电池片生产企业中,中国占8席;全球十大组件企业中,中国占5席。2011年,光伏组件产量超过21GW(吉瓦),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
湖南光伏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从高纯硅生产到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光伏电站设计安装,以及光伏装备、工场等,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基本拉通,中电48所的光伏装备全球领先,跻身光伏装备制造业全球十强。
在这场危机中,湖南的光伏企业同样受到影响。但让我省企业更“受伤”的是,国内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中电48所所长刘济东告诉记者,随着国外市场波动,国内许多企业为回笼资金,纷纷抛售积压库存,互相压价,市场一片混乱。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说,在全球产能供需失衡背景下,光伏产业再也不是以往那个通过简单复制产能即可实现丰厚回报的制造产业。市场已进入重要的转型期,中国的光伏产业也面临重新“洗牌”。
启动内需市场,激发“主场”需求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制造大国,中国光伏产业生产能力独步全球。但长期以来,出口大国、使用小国,也一直让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光伏产业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境地。
迅速打开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或许是目前缓解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压力的救命稻草。
中国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制造大国,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并没有很好地启动,未来本土市场发展的空间巨大。专家认为,随着国内光伏产业规模扩大、技术提升、发电成本下降,未来的几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之一。
为从政策上加大国内市场对太阳能发电需求的引导,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全国范围内的光伏上网标杆电价政策:按项目核准及建成时间的不同,上网电价分别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和每千瓦时1元。
业内人士将这视为国内光伏市场真正启动的强烈信号。光伏企业有望早日结束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在自己的“主场”找到更为坚实的需求。
今年,我国首次把太阳能发电纳入能源发展计划,并制定了预计安装量5GW-7GW的具体目标。以国家住建部、财政部领头,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对光电项目进行补助。辽宁、山东、江苏等地均出台了光伏上网电价补贴,大约在0.2-0.3元/千瓦时范围。而工信部也出台一系列鼓励产业发展政策,以扩大领先企业产能,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培育骨干企业等。
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让企业看到了启动内需带来的曙光。今年以来,拓日新能、超日太阳、向日葵等7家光伏组件企业宣布进军国内光伏电站领域。
近年来,国内光伏装机容量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2011年国内装机量达2.6GW,已占到全球光伏发电装机总量的11.8%。
我省在光伏应用领域已有成功范例。继中电48所建起12.8MW(兆瓦)晶体硅光伏示范电站后,2011年12月,国家级湘潭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兴业太阳能20.8MW(兆瓦)屋顶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屋顶光伏电站。除屋顶电站外,“兴业太阳能”在九华工业园还建了光伏路灯、太阳能工业住宅、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空气源热泵等光伏项目,预计到2015年底,年产值可达50亿元,利税达1.2亿元以上。在产业“寒冬”里,这无疑是一个温暖的信息。
而今,我省更多的企业开始在光伏发电领域跃跃欲试,中电48所、神州光电、五凌电力等企业,已瞄准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有意与当地在光伏电站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应用产业链。
拨开乌云,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从长远来看,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在2050年占到世界能源供给的25%,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然而,让太阳能真正在能源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须迈过一道道坎。
启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并不是个新鲜话题。早在几年前,我国政府就大力鼓励光伏产业发展,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
不过,众多光伏企业认为,国内市场的通道目前尚未完全打开。最大的难题,就是并网。
相关电力行业人士认为,光伏发电靠太阳,发电量会短时急剧起伏,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很高,而且目前国内的光伏发电并网接入缺乏标准,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无法确保并网产品质量,会给电网安全稳定带来隐患。
光伏企业却认为,并网不存在技术问题、成本问题,其实是政策问题、体制问题。因此,突破利益割据尽快实现光伏并网发电,是打破僵局的关键点。
中电48所所长刘济东建议,打开市场,需要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在企业普遍遇到困难和市场骤冷的转型时期,当务之急是建立政府、企业、银行、电网公司的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湖南发展光伏应用,有着就近取材、电力市场需求大、输电损耗小的比较优势。”刘济东说,湖南是缺电省份,日照条件与德国相当,但太阳能光伏装机量不足100兆瓦,仅为德国的万分之十七。光伏企业应当加大光伏电站建设,通过政府指导推广的一系列太阳能示范项目,进一步拓展光伏产业发展市场。
当然,打开国内市场也需企业发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当前,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生产成本还远高于传统能源,通过提高太阳能转换率,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最终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我国的光伏产业才能彻底完成从政府补贴型向市场驱动型的转变,整个行业才能迎来变革式的大发展。
“光伏产业的困难是暂时的,能源危机却是长期的”。前不久召开的我省光伏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我省光伏产业骨干企业对产业前景抱乐观态度。
太阳每天都在升起,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随着国内市场逐步成长,太阳光伏产业也一定会迎来阳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