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教育应守住自己的“理想国”
2012-05-04 22:12:26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沈德良] [责编:彭彭] 字体:【

  教育应守住自己的“理想国”

  提示:钱老的“世纪之问”,并不单单是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提问,同样是对每一位大学管理者的发问

  沈德良

  自货币产生以来,很多东西就有交易的标价。如今,即便是谈经论道之地的大学也不能免俗。日前,“论文博士”这一创意十足的“名词”,便将清华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接纳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就读却难以在课堂上见其踪影的行为,清华回应道,这位厅长系“论文博士”。与全日制博士不同,“论文博士”以研究为主,他们第一年做课程学习,之后做论文研究,为正常的招生类型。

  来自京城媒体的报道称,目前注册于清华的“论文博士”并不止这位厅长一人。这样的“论文博士”多为政府机关或一线工作人员,也有国企人士。事实上,早在2008年,国务院学位办负责人曾表示不存在所谓的“论文硕士”和“论文博士”。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日前在“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发言时,批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大学本是崇尚独立人格之地,如今却让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找到了滋生的温床。这样的群体,他们在目标追求上过于实用主义,在手段方法上缺乏底线意识,在表达方式上可以使用自己并不相信的说辞。这种人,或许并不代表着大学的主体,却让充满腐臭味的实用主义侵蚀着大学的精神。

  前不久,武汉理工大学通过通过廊坊硕士班先后向百余名无资格入学的学生授予真实硕士学位事件遭媒体曝光。这些涉嫌造假“学生”中,如今不少人已官拜处级、局级。这些人的升迁,很难说和他们通过弄虚作假取得的“真文凭”没有关联。“官员出学历、学历出高官”的恶性循环,就是“象牙塔”遭世俗侵蚀正在剥落的“砖瓦”。

  将这些表面孤立的事件串联起来,就不难发现“学历泡沫”的冰山一角。有资格派发文凭的大学,与有意愿谋求学历的官员一拍即合,文凭只是交易的筹码。在整个交易的链条中,很难说谁比谁更世俗,更缺乏底线。

  从“没有4000万,就不要来见我”的“励志之言”,到没有评上正教授就挥拳相向的恼怒,从院长抄袭学生论文的斯文扫地,到注水的“文凭”,一桩桩偶发、孤立的事件,拼凑出一幅与世俗无异的“浮世绘”。

  世俗之下,曾被世人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不再是百毒不侵的“象牙塔”。但以文化人的大学教育,有责任守住自己心中的“理想国”。年逾古稀的武大老校长刘道玉曾经疾呼,“教育需要乌托邦”,老人的呼吁并非虚文。虽然时过境迁,世人每每提及西南联大,崇尚之情依旧不已。这所大学最值得珍视的价值,正是对教育理念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守。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不应成为大学失守理想的理由。

  每每谈及教育的乱象,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钱老的“世纪之问”。它并不单单是对教育主管部门提问,同样是对每一位大学管理者的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