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失去土地,农民能做什么?融入城市,“新市民”要学什么?
“城市大学”农民读
本报记者 奉永成 李立川
通讯员 吴彦
8年前,一纸征地协议,让湘潭市高新区双马镇櫈桥村40岁的村民邓青松心里突然慌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洗脚进城,成为一名城市居民,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除了会种地,没有任何技能,以后如何在城市生存?
现在,邓青松不慌了,他不仅有了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还成了一名“大学生”,在湘潭市“岳塘城市大学”免费学起了烹饪。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许多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湘潭市岳塘区、高新区因为紧邻长沙,成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重镇”。如何让失地农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湘潭市岳塘区、高新区通过开办城市大学,免费招收失地农民,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技能培训,为失地农民搭建了一条融入城市的快车道。
一对一教学 手把手授技
新市民、读大学。这些词对邓青松来说都新鲜。现在他顶着新市民的头衔,成了“城市大学”的“大学生”,在特一级厨师的指导下学起了烹饪。
就在推土机还没有将原来属于邓青松的地完全推平整的时候,镇里为他送来了一个工作岗位——到一家公司去当保安,月工资1500元。同时,村里还统一组织他们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邓青松的情况,在如今的湘潭市高新区,并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 现在村民们都住上了宽敞的安置房,有就业意愿的,只要将自己的就业意向岗位和待遇预期填到表上,上交到村里,就会有人专门对接,首先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培训,然后推荐上岗。
“岳塘城市大学”成立后,邓青松觉得保安工作的技术含量低,便报了烹饪班。教他的老师,是湘潭市一家星级酒店的特一级厨师,实训基地就是老师供职的酒店。“为了让我们学到过硬的技术,学校专门从各行业请来技能水平突出的专业人员,给我们上课。”邓青松对现在学的烹饪充满信心。他认为,现在酒店很多,需要的厨师也多,就算不出去上班,找个地方开个农家乐,也是一门生财之道。
湖南科技大学SIYB创业培训师何佳振教授,给很多年轻的大学生讲过如何创业的课程。去年10月份,他应邀到“岳塘城市大学”给失地农民上的一堂课,让他至今印象深刻。前来听课的人员都是岳塘区、高新区的失地农民,有不少人的年龄比他还要大。尽管大家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课堂纪律很好,听得很仔细,并认真地做笔记。何佳振教授讲的是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功创业。他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让前来听课的失地农民们大开眼界。
除了正规大学的教授,高职院校的老师,各行业中技能突出的专业人才,都是岳塘城市大学邀请前来给失地农民上课的对象。黄鸣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练就了一手漂亮的插花技能,现在他自己经营着一个花卉基地,开了4家连锁花店,结合他的技能,“岳塘城市大学”开设了专门的插花培训班,请他来给失地农民传授技能。
教授技能,不授学位
近几年来,随着湘潭新城区不断东移,湘潭市岳塘区、高新区内的农地都将逐渐变为城市或者工业基地。岳塘区内的绝大多数居民都将变成“城里人”。如何让农民真正成为城里人?
2011年1月,湘潭市岳塘区委创新思路,独辟蹊径,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塘区委书记肖克和倡导下,联合高新区党工委共同组建“岳塘城市大学”,除了承担一些基层干部的培训外,主要以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创业为着力点,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升级换代”,对他们的能力进行“版本更新”。
2011年1月13日,“岳塘城市大学”本部在区会议中心挂牌成立,拥有配置先进、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报告厅,能同时供2000余人听课,交流互动。技能培训学院还单独建有1500平方米的培训中心。同时在每个街道、乡镇设立分校,每家分校拥有200-300平方米的专用学习场地,每个班级则整合资源,在社区、村部设立学习室。
“岳塘城市大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全日制正规大学,学校宣讲各项具体政策,教授技能,传授创业经验,不收学费,不发文凭,学校的老师不评职称,学员不限年龄。从本质上来说,它既是一所以提高人的素质、技能为主的免费培训机构,同时也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服务机构。”肖克和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教育创新模式,“岳塘城市大学”的目标直指三个方面:实施免费培训,让失地农民就业有技能;强化政策引导,让失地农民就业有途径;创新学习方式,为失地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以理论为基础,注重实践教学。”岳塘区霞城乡党委书记王林涛告诉记者,“城市大学”通过聘请企业和相关专业的专业技能人员,对报名就读的学员进行一对一教学,并拉到实训基地,手把手教授专业技术,注重了实用性和针对性。城市大学开设的专业,包括烹饪、美容、园艺、模具等实用性较强的多个专业,还会根据学员报名的需求,随时调整专业的结构,随时增加学员有需求的专业。
读“城市大学” 规划长远未来
“岳塘城市大学”下设“干部培训学院”、“职业技能学院”和“城市生活学院”。其中,干部培训学院主要培训两区副科级以上在职领导干部。职业技能学院的学员,主要是失地农民和待业人员,对失地农民和待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而城市生活学院的学员,是全体居民,学习内容以城市生活、城市管理、精神文明建设为主。
3个学院中,尤以“职业技能学院”和“城市生活学院”为重。 各乡镇、村、街道的社区居民和年龄35岁以下有就业能力的失地农民,都被分批输送到“城市大学”进行免费脱产学习。年龄50岁以下的劳动力也可以在这里进行引导性培训。43岁的唐素梅,曾是岳塘区霞城乡联合村的农民。湘钢扩建,唐素梅家被征拆,村里的土地上建起了湘钢的厂房。她和失去土地的32名姐妹进入湘钢工作,通过学习培训,现在有8人拿到大专文凭、10多人有了“一专多能证”。现在唐素梅站上了“城市大学”的讲台,作为教师,不仅传授技能,更告诉身边的兄弟姐妹们,失地不失上进心,学好了技能,城市的大舞台,会让他们的生活更精彩。
“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省社会科学院方向新教授告诉记者,近几年由于各级政府的关注力度加大,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已有所加强,但要解决根本问题,除了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外,还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解决他们入城后的心理适应问题。
对于湘潭市高新区、岳塘区联合组建“城市大学”的做法,方向新教授十分赞同,但他同时提醒,创办城市大学,对失地农民的培训,都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这个角度看,“岳塘城市大学”的开设,在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不失为一条新路子。
[短评]以“新”促“变”
李立川
创新的重要性,尽人皆知。而“岳塘城市大学”的“新”,尤让人眼前一亮。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民已经和正在迎来全新的“进城”生活。告别以往的耕种习惯,洗去脚上的泥土,住进“三室两厅”,提上菜篮子逛市场,去广场扭几圈腰肢,新鲜是新鲜了,但面对全新的就业市场,不适应也在所难免。
这种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应是必然的。但如果这种不适应得不到适时的引导,其负面效应就容易被放大。岳塘城市大学的创办,就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作为与应对。
以提高城乡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技能,促进就业为总目标,以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创业为着力点,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升级换代”,对他们的能力进行“版本更新”。品味岳塘城市大学的办学宗旨,我们不难看出,在引导“城市新居民”问题上,当地执政者是费了心思、动了脑筋的。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打造“城市大学”,岳塘区并没有沿用一般的办学模式,也没有走大投入、高成本的集中办学路径,而是创出了一条简便、实在的开放式授课新路。这样的路子,契合了农民的实际需要,因而具备了现实可行性。
进城农民的身份转换,是一个普遍的课题。各地党委和政府,在这个课题上也在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岳塘城市大学”的实践,以“新”促“变”,以“变”图强,虽是个案,却委实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