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强农之路要靠科技创新“给力”
2012-04-11 00:42:0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月桂 张尚武] [责编:彭彭] 字体:【

  本报记者 周月桂 张尚武

  江南,清明时节。阳光一出,油菜花香令人熏然欲醉,水田里肥沃得似在冒泡泡。育秧大棚里,绿油油的秧苗已经两叶一芯或三叶一芯,再过几天即可插田。田野里萌生出无限的希望。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首次对农业科技进行全面部署,广袤的三湘大地,正满怀期待迎接新一季的春天。

  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55%

  一湖四水,沃野千里。作为农业大省,湖南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农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过去几十年中,科技“嫁接”湖湘农业。新的耕作方法、改良的种子和现代化的加工工艺,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科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十倍甚至百倍于传统的农作方式。

  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团队,创造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奇迹。从三系杂交水稻到两系杂交稻,到现在的超级稻,杂交稻技术使我省大面积的水稻单产一步步迈上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台阶。杂交稻在全球的推广,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的名字也因此蜚声世界,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成为湖南农业最闪亮的一张名片。

  而湖南师范大学刘筠院士则带领科研团队,培育出三倍体新型鱼类——湘云鲫和湘云鲤,居世界领先水平。目前这一成果已在全国28个省市大规模推广,有力地推动了淡水养殖业的发展,也为市民百姓饱了“口福”。

  除了鱼、米之外,我省在主要水果——柑橘的深加工领域突飞猛进。省农产品加工首席专家单杨和他的科研团队,主攻现代柑橘工业关键技术,在橘瓣罐头和橘汁加工、功能性成分提取、附产物综合利用等方面,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湖南柑橘产业异军突起,使中国赢得橘瓣“罐头王国”的桂冠。

  还有,湘杂棉、双低油菜、湘黑猪、湘研辣椒、蚕桑品种、西甜瓜等新品种的研究,均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显示出科技点石成金的无穷魅力。

  “我们既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科技大省。近年来,我省农业科研成果的研发、推广,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候峻介绍,目前,全省有农业科研机构263个、科研人员3000余人,拥有3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1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

  最近5年,全省育成超级杂交稻、高档优质稻、杂交油菜、油茶等农作物新品种594个,开发新产品187个,研发新技术279项,组装集成农业技术体系、技术规程43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49项,获专利授权51项,制订国家标准17项;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29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8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励229项。

  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11年,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畜牧兽医水产科技成果普及率达85%。科技对湖南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跨上了55%的台阶。

  “三驾马车”跑得还不协调

  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教育培训,是推动我省农业科技发展的“三驾马车”。近年来,“三驾马车”跑步向前,但跑得并不协调,各自存在的困难和薄弱环节,使行进的步履日趋沉重。

  虽然全省科研成果的数量可观,但依然有一部分成果停留在实验室和论文阶段,针对性不强,应用价值不大,使全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打了折扣。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省农业生物技术毫不逊色,以杂交水稻为标志,超级稻、工程鲫、高抗棉、双低油菜等新型生物技术,居国内外领先地位。但农业丰产增收,一靠生物技术,二靠工程技术。在工程技术方面,我省却存在“短腿”。一些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低,限制了规模经营,影响了生物技术优势的发挥。

  不少农业科研单位“为钱所困”,科研经费难以保障。以市州农科所为例,人头经费尚且不足,科研经费更是少得可怜。这些贴近基层的科研人员,被称为“泥腿子专家”,长期在一线与农业打交道,最清楚农民对实用技术的渴盼,他们在品种选育、品种改良及实用技术推广方面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军”。然而他们多数条件艰难,生活清苦,科研窘迫。永州市农科所总农艺师王霈说:“农业科研是一份艰苦的工作,我们只是希望有设备、有科研经费来搞研发,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这也是全省市州农科所的共同呼声。

  农技推广难在“最后一公里”。由于体制不顺、投入不足,乡镇农技推广一度处于“网破”、“线断”、“人散”的边缘。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历次机构改革中,作为基层事业单位的农技站被“脱钩”、“断奶”,机构被撤并,人员被分流,站所被拍卖,乡镇农技推广的“网”破了。直到近年,基层农技人员才逐渐恢复“待遇”。但由于不同的县(市、区)财力不等,县领导认识高度不一,农技推广重新“织网”的进展缓慢。

  “谁来种田”这一现实的疑虑正日益突出。在种粮比较效益远不及打工收入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成潮流。农村劳动力减弱,种田仅为解决自家口粮,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的动力不强,停留在低水平、粗放式的层次,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降低。

  此外,教育培训体系机制不畅,一系列农技培训工程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未能整合好资源。高等教育培训同样有所欠缺,农业科技由于长期以来待遇不高,成为高校冷门专业。

  要真正将湖南人引以自豪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农业科技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全程创新才是强农之路

  2004年以来,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高度关注农业科技。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更是以农业科技为主题。在政策的激励和支持下,农业科技对生产的推动力量凸显;农业科技的创新,将引领农业生产方式之变;以全新的思路谋划农业,三湘农村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创新,才能引领未来。唯有在科研、教育、推广等所有环节的全程创新,才是真正的强农之路。”省农科院副院长单杨说。在育种上创新,例如一个“蜜宝”南瓜,着眼解决“湖区农民种田如何增收、省力,又不耽误种粮”的难题而立项攻关,因技术路线对头,在洞庭湖区得以“风行”,为农民增收达10亿元以上。

  再看看产学研的创新。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与湖南熙可食品公司合作,围绕柑橘加工中的难题,展开攻关。一系列柑橘加工新技术从实验室、到工厂、再到全行业推广应用,几经波折,迈上了产学研成果的技术共享之路。

  衡阳县的“育秧工厂”引发了粮食生产新思路。他们把种粮的一个个技术环节当成不同工序,组装成不同的模块,由政府扶持的公司、大户予以承包作业,向农民提供专业化服务,解决散户种田的“烦恼”。耒阳“彭氏”的经验,让人们看到合作社引领农民科技种养闯市场,在“链接”农业与科技上展示出的独到优势。

  不过,农民对科技的期盼,还有更多。

  “希望种田能从种到收全部由大型机械操作,这样我们当农民就轻松了。”“我们想,把田全部包给大户,自己在家门口打工赚钱。”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农民周礼兴期盼地说。“农民苦就苦在没技术。谁能告诉我:怎样种田,收入才可观?”不少农民希望政府能多举办一些技能培训班,培训农民,提高种养水平。

  满足农民的渴盼,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专家们热切地为农业科技“指路导航”。单杨认为,农业科技创新应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立地”,就是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使更多科技成果能真正扎根农田。

  省农业厅总农艺师刘年喜认为,中央1号文件强调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那就要让农业科研单位“不差钱”,集中精力开展科技攻关,让农业科技在田间“开花结果”。

  至于农技推广的问题,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刘登魁称,目前全省基层农技推广员大多数落实了待遇,下一步我省将加强这支队伍的能力建设,建立人员培训长效机制,提升农技员服务农业的能力和水平。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在拂面的春风里,我们期待,现代科技让湖南农业走得更远、梦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