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聚焦科技大奖
2012-02-08 21:57:2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胡宇芬] [责编:蔡矜宜] 字体:【

  聚焦科技大奖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为官春云、卢光琇颁发奖励证书。本报记者 张目 摄

  编者按

  2月8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湖南宾馆隆重举行。

  两年一度的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此次授予了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和中南大学卢光琇教授。2003年由省政府设立的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是目前我省对科技人员的最高奖励。每次不超过两人。每位获奖者奖金为100万元,其中20万元属获奖者个人所得,80万元由获奖者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此前获奖者包括刘筠院士、卢锡城院士、罗孝和研究员、钟志华院士、何清华教授、刘友梅院士、俞汝勤院士等。

  “基于界面物理化学作用的复杂矿物浮选分离原理”等36个项目获得省自然科学奖。“酰胺类水田除草剂的植物性安全剂研究与应用”等17个项目获得省技术发明奖。“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应用”等177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其中,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为我省首次评选。

  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对官春云院士和卢光琇教授进行了专访,并选取了几个获奖项目进行报道,以飨读者。

  让油菜花飘香千万里

  ——记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官春云院士

  本报记者 胡宇芬

  2月8日,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74岁的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官春云院士获得了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他的多项成果,促进湖南油菜面积和总产从全国四、五位跃升为第二位。

  “油菜长得不好,就是自己的责任。”与油菜相知相伴半个世纪,尽管已是拥有5个发现和5大突破、育成新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带动农民增收148亿元的油菜权威,官春云院士仍然没有丝毫松懈。记者的访谈,就从最能让官院士话多的油菜开始。

  组织安排结缘油菜研究

  “我也不是生下来就要搞油菜研究的,是组织分配的。”官春云院士实话实说。1959年,他从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学校领导发现正好缺个搞油菜研究的,就安排了任务。那时正是新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官春云经常看到许多农民吃“红锅菜”(没放油的菜),心紧缩了,就下决心一定要提高油菜的产量,让中国人有油吃。

  这一研究就是50多年。“研究一深入,就发现有好多问题需要解决。农民种植油菜时有什么问题找上门来,也很热情地接待。以前油菜是油菜,人是人,慢慢地,变成了自己就是油菜,油菜就是自己。”官春云院士如此表达自己对油菜的感情。他告诉记者,人们应该重新认识油菜,油菜产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在衣食住行、工业、医药、农业上都有重要用途。

  “春发”变“冬发” 产量翻一番

  怎样提高油菜单产,刚大学毕业的官春云首先从栽培技术上寻找突破口。他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凡是加强了冬前培育的油菜,单产总是远远高于其它油菜,而这与传统的“春发”栽培方法相违背,即油菜过冬时只要长出七八片叶子就够了,不要长得太好,等开春后再来管理。

  他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油菜生长发育规律和油菜产量形成规律的研究,发现油菜冬前和冬季是器官分化和产量性状形成的重要时期。结合长江中游地区气候条件,更适于油菜的“冬发”。1964年,官春云第一次提出“促进冬发是长江中游地区油菜高产的重要途径”的油菜增产新理论,并在省内示范,取得良好效果。1972年农业部在长江中游4省大面积推广,使这一地区油菜亩产由50公斤左右提高到100公斤左右。

  近年来,他主持“湖南双季稻区油菜早熟品种和机械栽培的研究与示范”项目,巳筛选出6个早熟油菜品种,采取“机播机收,适度管理”的栽培方法,创造出油菜早熟品种亩产130-150公斤的产量纪录。

  创新“双低”品种 菜油媲美橄揽油

  “质量质量,质还是摆在前面的。”产量上去后,官春云开始致力于提高油菜品质的研究。

  原有油菜籽中,含有两种对人畜有害的成份,即油中的芥酸和饼粕中的硫苷,俗称“双高”油菜。如何培养出低芥酸和低硫苷的“双低”油菜品种,是国内外争相攻克的难题。官春云通过遗传育种方法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双低”品种“湘油11号”,接着相继育成了10多个“双低”油菜新品种,大大加快了我国油菜“双低”化进程。他率先利用油菜化学杂交剂培育油菜杂种,并育成“湘杂油1号”和“湘杂油6号”等双低油菜强优势杂种组合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这项居国际领先水平的油菜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新技术,确立了我国在世界上油菜化学杀雄杂种研究和应用的领先地位。他主持培育出23个油菜新品种,“现在,这些品种的芥酸、疏苷含量已从过去的50%左右下降到3%以下,甚至为‘双无’。出油率也从过去的30%多提高到接近50%。”官春云院士告诉记者。

  菜油品质能不能赶上橄揽油的品质?记者提出了这个大炮级的问题,没想到被官院士轻轻一点拨就化解了。“我们首次通过60Co(注:60应在Co左上角处)电离辐射油菜籽和选育,获得了稳定的高油酸品系48个,其中油酸>80%、亚麻酸<3%,品质与茶油、橄榄油媲美。还发现了3个新的调控油酸的基因,有望育成品质更优良的油菜新品种。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目前巳在生产上封闭试种300多亩,正与油脂企业协议进行小批量生产。”

  “舍得干,坚持干,才能取得成果”

  半个世纪研究油菜,官春云院士真是“HOLD得住”。对一些年轻科技人员急功近利的做法,他觉得并占不到什么便宜。“搞科研没有捷径可走,首先要到生产实践中去找问题,然后钻进去潜心研究,不断解决间题,不断创新。农业是个综合性强的产业,特别是搞现代农业,涉及的问题很多,工作条件又比较艰苦,一定要舍得干,坚持干,才能取得成果。不能看到什么轻松就去搞,看到什么热门就去追。”

  说起最大愿望,官院士还是离不开油菜。“今后要加强科技创新,育成更优质、更高产、更高效的油菜新品种,研究出高效机械栽培的技术体系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使湖南省成为我国油菜生产和产业的大省和强省,使我国成为世界油菜生产和产业的大国和强国,让油菜花飘香千万里”。为了这个愿望,他一直在奔忙。

  让每个家庭拥有健康的孩子

  ——记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卢光琇教授

  本报记者 胡宇芬

  “作为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第一位女性获奖者,也是第一位医务界的获奖者,站在这个领奖台上,我感到万分激动。我能得到这个殊荣,要特别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2月8日,省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南大学教授卢光琇发表了长长的获奖感言,充满了感恩与豪情。

  这个心存感恩的“送子观音”,多年来被一个个家庭感恩。26000多个小生命经她的手而降生,把欢乐带进了充满渴盼的家庭。这个立下壮志的古稀“70后”,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我要将余生都奉献给生殖医学和干细胞工程学的发展事业,让世间每个家庭都有健康的孩子,让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疑难杂症能够被攻克。”

  替父圆梦,39岁转行

  卢光琇的父亲是中国医学遗传学的创始人之一——卢惠霖,一直怀抱着优生强国的梦想。但卢光琇1963年从湖南医学院毕业后却没有“子承父业”,而是当了一名外科医生,当地有名的“一把刀”。可是39岁那年,她的人生出现了一个大的转折。

  为了方便照顾年迈的父母,1978年卢光琇调回母校湖南医学院任教。不久,世界首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了。年近八十的卢老也很想在中国开展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希望女儿帮他一起实现梦想。 经过几天思想斗争,卢光琇决定从零开始,进军生殖遗传学领域,“要为父亲争口气。”

  历尽艰辛, 10年孕育成功“试管婴儿”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卢光琇的这一次“孕育”却用了10年。

  从白手起家创建起我国第一个试管婴儿实验室,到建立我国第一家人类精子库,历尽千辛万苦。所需基本器械、材料均由卢光琇自己募捐而得。一个试管、一个玻璃片、一块白布做成的帐子就成了“无菌房”。在那个谈“精”色变的年代,还是丈夫的第一个捐献,实验才得以起步。

  当试管婴儿研究被列为国家重点“七五”攻关项目之后,她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呆在实验室里,有一餐没一餐,弄出了胃病。有一次,为了连续观察胚胎的体外发育,她在实验室整整呆了三天三夜,胃痛得倒在了地上,仍不肯离开,被同事和学生抬到了手术床上休息。但到了观察时间,她又按着肚子起来工作。为了“试管婴儿”,她两耳不闻窗外事,甚至当年她的同学都晋升了副教授,她还一无所知地埋头于她倾心的研究。

  1988年6月5日,我省首例试管婴儿顺利诞生;2天后,国内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又来到了人间。卢惠霖老人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中国的“试管婴儿”,并把小婴孩深情地抱在了怀里。

  此后,卢光琇将先进的生殖技术与遗传工程相结合,发展了孕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等全套辅助生殖技术,她所领导的生殖中心,试管婴儿成功率从最初的不足5%提高到了56%左右,为目前世界上最高者。“最近我们改进了诊疗方案,有几个月成功率达到60%以上,治疗费用却从2.5万元下降到1.8万元。”卢光琇向记者透露了这个好消息。

  根治疾病,胚胎干细胞研究领先世界

  辅助生殖技术造福10%的不孕夫妇,干细胞及克隆技术却可以惠及整个人类,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糖尿病等许多疾病将可根治,引起医学治疗的一次革命。1994年,卢光琇将目光转向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和治疗性克隆领域。

  卢光琇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了人类体细胞治疗性克隆胚技术。这为未来个人定制个性化器官奠定了基础,比美国相关研究早了整整两年。她成功分离、培养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并建立了国内第一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进而建立了有300多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理论上说,180个胚胎干细胞系可以与骨髓库的5000万份功能相当,可以满足湖南市场的移植需求。下一步希望能将干细胞用于肿瘤和免疫治疗,能将干细胞诱导生成血小板。”卢光琇乐观地展望道。

  “我最喜欢的称呼是老师”

  几十年来,卢光琇获奖无数,美名不少。问她最喜欢的称呼是什么?没想到,她告诉记者“我最喜欢的称呼是老师,叫我教授都觉得有点拿样子。”她还再次重申,“试管婴儿技术并不是中国人发明、并非自己独创,因此‘试管婴儿之母’的称呼是很不合适的。”

  办企业、管医院、带学生、做研究,卢光琇忙不赢。驾驶员、运动员、园艺师、饲养员,卢光琇也经常客串。我们深信:如此活力四射的卢老师,一定会不断牵动世界同行的神经,带给人类惊喜!

  湖南电网覆冰不再成灾

  首次计算出湖南电网特别严重覆冰重现期为12.4年

  本报2月8日讯 (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王建国 段爱珍 任彬彬) 今年春节恰逢冰冻,湖南电网未发生倒塔、断线事故,其中除夕晚峰最大负荷1558.6万千瓦,同比还增加17.6%。支撑电网抗冰的,就是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等四家单位历时8年攻关取得的世界领先的冰灾防治关键技术成果。在今天举行的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电网冰灾机理、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与应用”项目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省电力公司陆佳政博士的带领下,项目组餐冰饮雪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了数以百万计的历史数据,出具了数千页的分析报告,最终取得了集理论、技术、装备于一体的系统完整的冰灾解决方案。

  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创建了“日地气耦合”电网覆冰形成理论,发现了太阳黑子、山脉走向等17个因子对电网覆冰的影响规律,开发了电网覆冰的长、中、短期预报技术。据此首次计算出湖南电网特别严重覆冰重现期为12.4年,纠正了普遍认为的2008年冰灾50年或100年一遇的错误认识。连续3年开展覆冰预报,长期预测准确率达100%。

  针对覆冰监测装置在高寒、大雾等恶劣环境下难以实施有效监测的难题,项目组开发了“导线自取电、近距离防雾覆冰监测装置”,在能见度很小的情况下也火眼金睛。这个100多公斤的“侦察员”就安装在电网铁塔横担,可采用太阳能充电,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也能连续工作3个月,将日夜采集到的气象资料和覆冰情况及时传送到省电力公司的控制室。如今,270多套监测装置覆盖了湖南电网输电线路的主要中、重冰区,构建了涵盖不同高程、不同地形的覆冰监测网络,成为全国“侦察员”最多的电网。

  同时,项目组积极开发交直流融冰技术,特别是研制了国内第一台输电线路直流融冰装置,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造价降低8成,占地减少9成,谐波含量小于5%,且运行维护十分简单。目前,已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应用交直流融冰装置14套,满足18个变电站、200多条线路的融冰需求,节省线路抗冰改造投资逾30亿元。

  酶法“去皮脱衣”环保又高效

  柑橘加工新工艺走向全国

  本报2月8日讯(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王建国 段爱珍 任彬彬)由于找到了能“吃”掉橘皮和囊衣的复合酶,困扰柑橘加工业多年的技术难题在我省被攻克。湖南熙可、浙江丰岛等企业应用柑橘酶法脱囊衣和去皮技术,已累计生产橘瓣罐头24万多吨,减少氢氧化钠废水排放约620万吨。在今天举行的省科技奖励大会上,由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完成的该项目获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我国柑橘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柑橘罐头年出口量占世界柑橘罐头贸易额的70%以上。特别是作为主产区的湖南,柑橘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多年来采用人工剥皮,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原料损耗大,卫生状况差、生产成本高;化学法脱囊衣的传统工艺则导致酸碱废水排放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重金属残留影响了产品的安全性。2006年,省科技厅将此关键瓶颈问题列入了科技重大专项组织攻关。

  为了让去皮省力省时,脱“衣”安全节水,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单杨研究员带领团队展开攻关,终于找到了去皮和脱囊衣效果最好的复合酶,并创制了配套的酶法去皮生产线和酶法脱囊衣自动流槽装置。一个个橘子先在添加了酶制剂的温水里躺上40分钟,外皮轻轻一剥就掉了;再在添加了酶制剂的温水里躺上40分钟,橘瓣上的白膜(即囊衣)就脱得干干净净。

  经中试,酶法去皮可减少1/3人工,缩短40%生产时间,原料损耗减少一半;酶法脱囊衣工艺则不产生化学污染和重金属残留,果肉的维生素C含量比化学法高3倍,每吨柑橘罐头产品可减少酸碱废水排放约40吨,若推广到全国,可减少3600万吨酸碱废水的排放。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孙宝国等专家认为该项技术成果属国内首创,居国际先进水平,对提升我国柑橘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年产1.5万吨的柑橘酶法脱囊衣生产线,去年底在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与传统工艺开始了同台竞技,这标志着世界首条柑橘酶法脱囊衣生产线正式投产。据悉,这条生产线运行1年可减少约60万吨酸碱废水排放。据单杨研究员介绍,通过该生产线的示范作用,预计3至5年后我国柑橘罐头加工行业将有6成用上这种新工艺。

  自身免疫糖尿病诊治有了中国标准

  本报2月8日讯 (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王建国 段爱珍) 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2万多例糖尿病人被检查是否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从而开始了正确的治疗。这就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开展自身免疫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后,取得的显著临床效果。这项长达16年的攻关,使自身免疫糖尿病诊治有了适合国情的中国标准,在今天举行的省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自身免疫糖尿病虽然只占患者总数的10-15%,但病情重、预后差。特别是缓慢发病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早期临床表现酷似2型糖尿病,但胰岛遭受免疫破坏最终需依赖胰岛素治疗,实际上属于1型糖尿病,而国内多数医院不能开展胰岛自身抗体及相关易感基因等免疫相关指标的检测,且国内没有操作性强又适合国情的自身免疫糖尿病诊治方案,极易被误诊误治。

  针对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空白状况,该院周智广教授带领团队从制定标准化诊治方案着手展开攻关。为了千方百计收集中国人自身免疫糖尿病的流行状况、临床特征、免疫遗传学特征等相关数据,项目组牵头组织了全国21个省、直辖市46家三甲医院参与的中国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多中心系列研究,还连续跟踪数十病例10余年。项目组建立了国内唯一自身免疫糖尿病分型诊断中心,提出了适合国情的免疫分型和治疗方案。特别是去年底牵头制订并推广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诊疗专家共识”,解决了我国目前糖尿病分型诊治混乱的局面,从根本上提高了我国对自身免疫糖尿病的诊断水平。同时,首次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早期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格列酮类药物和维生素D有助于保护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

  据悉,周智广团队制定的自身免疫糖尿病诊治标准,目前已被国内50多家三甲医院采用。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未来几年该团队有望研制出快速诊断试剂盒推广全国。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