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土的民族特色,传统的文化元素。张家界市永定区具有悠久历史的元宵灯会,通过不断传承发展使之愈久弥新,现已成为国家文化部重点推介的“全国五大灯会之一”
山里人的狂欢节
——永定元宵文化现象探究
图片为永定区委宣传部提供
图片为永定区委宣传部提供
本报记者 向国生 廖声田
“好一个多民族原生态狂欢节!”
龙腾狮舞张家界,喜庆花灯闹元宵。
2月6日,尽管天空飘着丝丝冷雨,但阻挡不了八方来客的热情和脚步。上午10时,龙灯腾起来,锣鼓敲起来,狮子舞起来,花灯唱起来,上百支表演队伍身着节日盛装,纷纷登场,张家界市城区顿时成为欢乐的海洋。
18时,夜幕降临,数万盏璀璨亮丽的各式灯盏将城区映照得亮如白昼。市民和游客摩肩接踵,有的赏花灯,有的看表演,有的猜灯谜,歌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20时48分,梦幻般的元宵烟花在空中绽放。
张家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共有33个少数民族。每年“闹元宵”,除了本地区外,还会引来湘西周边区县上万群众参与和观看。“张灯结彩、万人空巷,真是好一个多民族原生态狂欢节!”今年元宵灯会,龙山县的李春寅第一次慕名而来,感慨万分。
“正月里错峰旅游,在张家界能遇见如此壮观的元宵灯会,意想不到!”来自台湾的游客王先生惊喜不已。而在人民广场大戏台,来自泰国的几名游客还情不自禁上台跳起土家摆手舞来。
近年来,永定元宵灯会一年比一年热闹。2011年元宵灯会上,有来自30多个国家及国内和地区的上万名游客参加。其中,5位美籍外教拜师学艺,还组成的一支草龙灯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快乐“洋”气。
“这里的元宵比春节还热闹!”
永定元宵灯会风俗源自汉朝,唐、宋时期鼎盛,此后历千年不衰。
“这里的元宵比春节还热闹!”在永定区,“闹元宵”最能体现传统民俗文化的繁荣。老文化馆长赵先志回忆,有组织有规模开始于1982年的元宵节,县里还专门拨款5000元经费。大年三十刚过,群众自发组织的演出队伍就在农村串户演出,正月十三左右,就一拨又一拨来到城里串门,挨家挨户地进行表演。
提起当年盛况,赵先志记忆犹新,无论是城区老十字街,还是其他繁华地段,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晚上,数千盏宫灯交相辉映,格外壮观。而演出队伍每到一处,人们或打烟,或封红包,迎接花灯、龙灯队伍,争着放鞭炮。他说:“有时候两支队伍会互打擂台,看谁的功夫好,打到天亮,鞭炮也放到天亮。”
自此之后,永定元宵灯会成为几十万城乡群众每年翘首以盼的文化盛宴。
“赏花灯、听阳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种文化习俗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丰富的文化土壤。永定区文化馆馆长、元宵灯会总导演覃大军介绍,永定元宵灯会与别的地方不同,除了大型灯展、灯组、灯谜外,“重头戏”是传统民俗花灯表演齐上阵,精彩纷呈吸引八方来客。
“这是一个民俗演艺的大观园!”覃大军说,目前永定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有1个、省级的5个、市级11个,元宵节这天,花灯、龙灯、狮子灯、蚌壳灯、大庸阳戏、采龙船、小调三棒鼓、渔鼓、大庸硬气功等30多种表演习俗汇集一起,拿出来晒一晒,从早上演到第二天凌晨。
已80岁高龄的龚光模是高跷花灯的创始人,他家位于老街的房子是一大帮花灯艺人的舞台,大家经常聚集一起,吹拉弹唱,惹来老少街坊们纷纷围拢观看,都说这是一种老街的文化,大家都喜欢这样的文化,喜欢那股热闹劲和乡俚民风。
2月6日清晨,远离城区50多公里的王家坪镇的李新娥起个大早,赶车到城里,就是想在元宵节的时候听到民间的调子。而沅古坪一位80多岁的老人腿脚不便走不动,硬要自己两个儿子抬进城,也要亲自享受一把元宵之乐。
“就像吃饭一天三餐一样,赏花灯、听阳戏,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覃大军介绍,永定区目前登记在册的民间表演队伍达到315支,“一到农闲,文化馆可谓门庭若市,天天有人上门要人,工作人员基本上被人抢到乡下去指导。”
“打造成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节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如何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实现旅游产业转型提质,近年来,张家界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并形成了精品旅游演艺、国际乡村音乐周、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多个文化旅游品牌。
“将元宵灯会打造成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节会。”永定区区委书记刘泽友说,城市有需要、旅游有需要、游客有需要、群众有需要,加上浓厚的本土民族文化底蕴,争创与“哈尔滨冰灯节”、“四川自贡灯展”齐名的“永定元宵灯会”。
2009年,在永定区《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元宵灯会“打造成知名文化旅游品牌节会”。
近者悦,远者来。永定元宵灯会已成为国家文化部重点推介的“全国五大灯会之一”,造就了罗水毛古斯、金氏傩坛、大庸气功等优秀表演团队,曾经多次出国参加演出。不过一些有识之士提出,要想让元宵灯会真正成为张家界的又一名片,还需在挖掘和营销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