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山侗寨,串串惊喜扑面来
王恺凝
芋头侗寨。陈仁省 摄
河光倒影。 陈仁省 摄
清波鼓楼。 陈仁省 摄
高椅傩戏。 刘文舟 摄
吹芦笙。 阿诺 摄
合扰宴。 资料图片
吹起芦笙跳起舞。资料图片
大山的大山里面,河谷的河谷那头,我们看见了侗族人,还有他们巧手建造的寨子。
好像在世纪的年轮中倒退了几百年。鼓楼、凉亭、风雨桥、侗歌、侗戏、芦笙舞、合拢宴……串串惊喜扑面而来——
风雨桥、鼓楼、凉亭,山水间的惊喜
地点:通道芋头侗寨、皇都侗文化村
侗族人是天生的建筑师,他们把房子建在山脚水边,所有建筑不用一钉一铁,全是杉木搭建,卯榫嵌合。鼓楼、风雨桥、凉亭被称为侗族“建筑三大宝”。
蜿蜒的坪坦河边,以皇都侗文化村为中心,沿黄土、芋头、坪坦、陇城、坪阳一带,构成一条“百里侗文化长廊”。皇都的侗歌、芋头的古侗寨建筑群、马田的鼓楼、阳烂的银饰、坪坦的芦笙……令人目不暇接。坪坦河上近20座风雨桥,其中9座是国宝级文物。
从通道县城出发,西行十公里便到了皇都侗文化村。通过一座高三丈的寨门进寨,一栋栋木楼在路边欢迎你,清一色用桐油漆得发亮。河边,鸡鸣狗吠,随处可见浣衣的侗家女子和戏水的小孩。最抢眼的要数那座普修桥,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大青石的桥墩托起五十来米的木桥,桥上盖着三座多重檐桥亭,尤以中间桥亭最美,是八角攒尖葫芦顶,顶尖泥塑青鸟一只,桥亭檐角饰狮、凤、卷草等。
皇都过去几公里便到了芋头侗寨。清澈的山溪穿寨而过,巍巍山峦形如芋头。200户侗家人分7个聚居点,依山就势,沿溪而建。寨形似龙,鼓楼为龙首,民居是龙身,风雨桥作龙尾。寨门、戏台、凉亭、萨岁堂、古墓葬等一应俱全。
最吸引人的是村里的四座鼓楼:寨中鼓楼、芦笙鼓楼、牙上鼓楼、龙氏鼓楼。鼓楼是侗寨的标志,议事、集会、娱乐之用。每座鼓楼的顶上都有宝葫芦,象征寨子吉祥平安。那牙上鼓楼最险,一半搭在山坡上,一半悬于山坡下,由17根梨木柱子支撑,翘檐凌空欲飞。
一条1.6公里长、108级的青石古驿道辗转于寨子中,边角已被磨去了棱角。一级级地爬上去,回望,袅袅炊烟,黑亮的屋顶层层叠叠。
侗族大歌,天簌之音
地点:通道皇都侗文化村、新晃夜郎寨、新晃贡溪乡天井寨、怀化市郊中国侗文化城
“饭养身,歌养心”。在侗乡,人人爱唱歌。
当叮当作响的银饰在眼前晃成一片的时候,清澈透亮的歌声也响了起来,高高低低,如溪流般旖旎展开,蜿蜒流转。
连“天籁”都不足以形容这歌声。像一朵朵浪花,随意而又有规律地拍打着海岸;像丛林的夜莺,一声接一声长鸣,相互间传递着某种信息;又像千万只蝉在震动翅膀。原来声音是可以“看见”的。那些动人的声音从姑娘小伙们微张的嘴中一飘出来,我就看见了高山上的瀑布,清晨的百鸟,还有夜空微闪的星光。
这就是中国第一个被发现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人称侗族“三大宝”之一的侗族大歌,据说最多能达到七个声部。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侗族大歌的形成有个传说。很久以前,一群侗族青年男女在山上耕种,休息时坐在一棵大树下,相互逗乐取笑。欢声笑语引来山上百鸟齐鸣、昆虫欢唱,青年们被这迷人的声音所吸引,模仿起各种鸟虫的声音。于是就有了蝉之歌、鸟之歌、蛙之歌,最后就有了气势宏大、余音绕梁的侗族大歌。
“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千百年来,侗族人用歌声驱散劳作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用歌声聚拢一代又一代的族人,守望传承千年的文化根基。
芦笙舞,跳一个圆满的天地人和
地点:通道坪坦乡各侗寨
歌与舞是分不开的。
侗族人有享誉海内外的侗族大歌,还有让人一见就忘不了的多姿多彩的舞蹈——芦笙舞。那些晃动在鼓楼前和风雨桥边的婆娑舞姿,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它同样记载着侗家人的质朴情感和古老风俗。
被誉为“中国芦笙之乡”的坪坦乡,只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秋收或春播前的农闲期间,无论走进哪个村寨,你都能看到头戴鸡冠帽、身着各色艳丽鸡尾裙的芦笙乐手,伴着悠扬的芦笙曲,开始一场节日的狂欢。
“呜呜嘟嘟”,鼓楼前,溪水边,乐手们赤着脚板,和着忽而温柔、忽而猛烈的节奏,踩着并不整齐的脚步,一圈又一圈的舞步旋转。那持笙的手臂和头部向右摆的舞姿,与郁郁葱葱的山峦、青黑的服饰、快乐的表情水乳交融。看,姑娘们也穿着蓝靛色侗服,全身上下挂满银饰,叮叮当当地加入圆圈,转了一圈又一圈。那一竿竿高达数丈的大芦笙直冲云霄,顶端挂着一串串姑娘们织出的五色锦,随风摇晃,起起落落。
关于芦笙究竟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只知道早期的芦笙是用葫芦做笙斗。在侗族的民间传说中,他们的先祖姜良和姜妹,遇到洪水肆虐时,就是躲进葫芦才避过大劫。于是,芦笙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集歌、乐、舞为一体的民族乐器,更是侗族创世纪神话中的一个美学符号。跳芦笙舞,意味着能得到神的庇佑,从而人丁兴旺,大地丰收。
合拢宴,醉在“耶罗耶”里
地点:中国侗文化城(怀化市郊)、通道芋头侗寨、皇都侗寨、坪坦村
侗家人的热情好客是出名的。客人一进寨,村民们就会尽其所能哄抢客人。各家将自家的食物搬过来,桌子不够就架板子拼起来,于是有了后来的合拢宴。逢喜庆或众多宾朋来客,他们都要在长廊里摆合拢宴,喝大碗酒。在怀化市郊象狮坡的中国侗文化城,有最长的合拢宴,弯弯的长廊几百米长,几百人边跳边喝,场面巍为壮观。
寨门前,红绸横道,十多位身着盛装的侗家姑娘唱着侗歌把酒拦路。想混进寨门的,姑娘们换一个更大的碗,唱着歌,向你婀娜地走来,扯动你的耳朵,挽起你的胳膊让你乖乖从顺。
侗家人爱吃酸,合拢宴也以酸为主。酸肉、酸鱼、酸菜、酸笋、酸姜、酸辣椒……还有油茶、粘米饭、糯米饭、粳禾米饭、糍粑、小米粑等,每一样都让你唇齿留香。特别是“吃油茶”,糯米的芳香包裹着油茶的浑厚,吃上一碗,久久回味。
开席啰。一队队姑娘小伙子唱着“耶啰耶”的酒歌。大家手拉手,“耶啰耶”地边唱边往右慢慢移步。“喝也——”大家喝下杯中酒,又在一姑娘的指挥下,往左退回到原位,喝下另一杯酒后,酒席算是正式开始。宴席间,姑娘们也会选定帅小伙唱歌敬酒,唱一曲,敬一杯。那酒是香甜的,轻易就被搞醉了。
傩戏,不可遗忘的远古文明
地点:会同高椅古村、新晃贡溪乡天井寨
侗戏是民间戏剧艺术的一朵“奇葩”,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戏的内容全来自于日常生活。而皇都被称为“侗戏之乡”,逢年过节,村里老少围坐戏台看侗戏已成了当地的习俗。但是,今天我们要去会同高椅古村和新晃天井寨看傩戏。
站在鸠坡上俯瞰高椅,眼眶有点湿润。湘西的角落里,还藏着这么一处神奇的地方。
看,雪峰山是高高的靠背,左右的矮坡是舒适的扶手,碧绿的巫水一直蜿蜒到山脚,整个村子像一把稳稳当当的太师椅安放在巫水岸边。再次惊叹侗家人的巧夺天工,104幢窨子屋组成一朵梅花开在椅面上。走进去就像走进了八卦阵。
高椅人多是南宋诰封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村里85%都是杨姓,侗族。他们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都要演傩堂戏,这种起源于驱邪酬神、消灾纳福的原始歌舞,已流传200多年,有“戏剧活化石”之称。村里处处都有200多年前的傩堂戏面具和画满了各路神仙的五米长的“绿”。傩戏要在五通庙演上三天三夜。演的时候,傩戏艺人身着法衣,头戴法帽,肩搭五彩布条牌带,右手摇师刀,左手执牛号吹奏,在烟雾缭绕的神宗前踏罡步斗,轻摇慢舞。
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傩戏“咚咚推”,只有在新晃贡溪乡的天井寨能看到。
这个寨子竟是高高地雄踞在海拔几百米高的山上,碎碎的石板路。片石堆起的围墙有大半个人高,进了围墙,就好像与世隔绝了。
开戏之前,全寨人聚集一起行个祭祀仪式。然后炮声一响,表演者身着稻草衣,戴上各种神态的傩戏面具,在锣、鼓、镲三人乐队的“咚咚推”中开始入戏。双脚合着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对白全是侗语,剧目多得可以演上七天七夜,但剧本秘不示人。
老艺人介绍,这种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又是一个三角形。可以说,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链接:
关于“萨”:
侗族历来信仰神,“萨”是给他们赐福消灾的祖母神。据传本名杏妮,为保护侗寨安全,在一次与官府的战斗中,寡不敌众,纵深跳下悬崖。侗家人为纪念她,在各村寨都建起了专门的萨坛。
侗寨年俗:
年味近了,不妨去侗寨过个年吧。除夕那天要杀年猪、吃合拢宴、跳哆耶舞,初一要闹春牛、初二祭萨岁、初三吃油茶、看侗戏,还有哆毽、对歌等等,一直要闹到正月十五。
节日:
侗族的节日多的数都数不清。芦笙节、播种节、毽子节、黑饭节、过侗节……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过侗节是侗家除了过年外最热闹的一个节了。在十月底或十一月(不同村寨日期不一样),这一天,家家户户放干门前的池塘,大鱼留给主人,小鱼随便抢,抢到多少带走多少。如果那天你恰巧去了那里,就会被请进屋,享用他们的米酒、酸鱼、酸肉,甚至可以一个寨一个寨吃过去。
款坪:
有的村寨鼓楼前会有一块“坪”,就是款坪,村规民约宣布实施的地方。侗族人是讲款的。谁要是违“款”了,就要罚3个“5”,即50斤肉、50斤米、50斤酒。款坪边有块不起眼的石头,说是八卦石。其他寨子的人来访,领头的要先围着它走八卦步,走得好,坐上席,走得不好,别怪被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