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月光皎洁的故乡【龙承海】
2011-12-19 14:52:0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龙承海] [责编:蔡矜宜] 字体:【

  

  沱江夜色 刘炳坤 摄

  独自走在凤凰的小巷子里,充满苗家文化的衣饰店和土产美食店依次接踵。突然,一首熟悉的旋律飘入耳中,寻声而去,一位少女在半暗的店内伴着旋律敲击着手鼓。伴奏带放出的音乐是吕方唱的版本《弯弯的月亮》。伴奏音乐作为陪衬,声音放得很轻,正如平静的夜色沱江,不去搅动江中的月亮一样。但手鼓的节奏是如此鲜明,苗家姑娘翻拨灵巧的双手,随着音乐的节拍上下挥舞。她将身心全浸入音乐之中,啊,有如此美妙的音乐,如诗、如画?入诗、入画?或者两者都是。在这一瞬间,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弯弯的月亮穿透过的童年。我想起了故乡,那清澈的小溪流淌着童年的纯真无邪,我想起了溪中的小鱼儿,那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啊,这一瞬间产生的感悟和共鸣,穿越了时空,沟通了过去和现在。苗家姑娘的身影,她轻拨手鼓的舒展的手姿,还有那首永不忘怀的《弯弯的月亮》。

  我第一次听这首歌是在1990年,那是由刘欢演唱的。在西北风强劲的时候,这首歌的真假声音的相互转换、刘欢自由发挥的情感宣泄,让我一时分辨不出这是广东民歌,还是通俗歌曲。永恒的怀旧情感、浓郁的民族元素,古典诗词中流出的情境,让我一下视为经典。

  我至今喜欢这首经典通俗歌曲,是因为它能将我的情感带入幽深、娴静的童年之中。那是没有污染的天空与大地、村庄与河流。我记忆中,那时天空是蔚蓝的,黑夜也是如此。天空星光闪烁、月光皎洁,人们在月下行走是不需要点火把的。家乡的小溪是那么清澈,石上清泉、潭中游鱼,那是故乡的乳汁,哺育着我们祖祖辈辈,完成人类的传承。那碧绿的田野,只是在收割中才转换为一片金黄。那是父辈们为我们开辟的粮仓,让我们子孙相传。悠远、悠然、恬静、纯朴,这就是我的童年。

  我喜欢这首歌,是歌中反复咏唱的女主角——童年的阿娇,晶莹玉立的阿娇,是童年纯真的影子,是纯真土地养育的纯真之女。你看,月下童年的你我,在皎洁的月光下,在平静清澈的小河上泛舟。童年的阿娇轻摇小船,两小无猜的嬉笑,清脆的笑声或许会吵醒沉睡的鱼,引来一片蛙叫。但宁静是月色的主题,孩子们的欢畅只是宁静的一个生动的衬托点。天空永远沉寂地注视着沉睡的天地,月亮和星星永远是大地沉睡的看护者。

  我更喜欢这首歌在传统道德守护中的呐喊。经历过纯真的童年之后长大的青年人,走入了城市。在都市的喧哗中,接受了现代文明。于是,他就有了来自两个方面的煎熬。他一方面看到了物质文明的巨大诱惑力,感到了现代文明对传统农业文明的摧毁力;另一方面,他又在传统道德、传统社会摧毁后产生一种失落感。那失落的,是故乡的月亮、故乡童年的阿娇。但是在都市之风侵蚀下长大的阿娇,还能回到旧时模样吗?“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这两句歌词,是对现代文明的歌颂,还是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或者更倾向于一种呐喊,一种守护中的呐喊。

  流行音乐、通俗音乐本身就是时代反映的一个侧面。《弯弯的月亮》就生动的反映了这个变化的时代,反映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青年一代的思想历程。困惑与向往、得到的与失去的,物质利益成功后所付出的思想和道德代价。还有,静之美与动之美,一切均在恍惚与得失之中。

  当今,据说每年通俗歌曲的词曲歌曲已达3万余首之多,但是,能承载时代变迁、反映我们这代人情感历程的歌却凤毛麟角,能让我们梦回故乡、重温童年、高唱纯真的歌也难觅寻。此刻,苗家姑娘挥动手鼓的身姿、她表达的情感、吕方深情的演唱,勾起我对月下皎洁故乡的美好回忆。我脑海里突然浮现王安石的名句,“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