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新声 > 正文
地方领导要讲好“本土故事”
2011-11-19 20:33:0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奉清清] [责编:周静] 字体:【

  【工作笔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株洲市突出产业转型,突出招商引资,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力推进了新型工业化进程。去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203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33.5%,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抓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火车头”。近几年,我们大力实施“5115”工程,着力培育5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10个以上过50亿元的旗舰企业,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对“5115”工程企业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服务、特殊奖励,减免企业收费,选派特派员排忧解难,对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和50亿元的企业法人分别奖励100万元和50万元,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壮大。两年来,已有南车株机、株冶、南车株洲所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唐人神等4家企业过50亿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轨道交通、新材料、汽车、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抓项目建设拉动。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优化环境引项目、扶项目、建项目,努力掀起项目建设热潮。这几年,我们牢固树立“抓城市就是从战略上抓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四创四化”,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获评“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今年还有望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城市品位的明显提升,带来了人气、财气,吸引了更多的战略投资者。目前,在株洲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0家,央企达到15家。特别是对一些好项目、大项目,我们敢于放权让利,实行普惠特惠政策,做到特事特办。目前,20万辆整车项目正式出车,二期30万辆整车项目已经启动。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发动机、风电产业、攸县煤电一体化等项目全面启动。2010年以来,全市新开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80个,总投资达380亿元。

  抓园区攻坚推动。大力实施产业转型战略,全力打好园区攻坚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良好平台。积极创新建管机制,变政府主体为政府主导,推行“园政合一”的管理模式,组建集建设、管理、融资于一体的开发公司。全市现已组建园区开发公司6个,累计融资500亿元用于园区建设。努力解决要素瓶颈,优先园区项目供地,园区土地出让金全部用于园区发展,生产类建设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市级部分返还园区统筹使用。始终坚持特色立园,促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资源要素向园区聚集。实施“118”计划,着力打造1个千亿产业园、1个千亿产业集群、8个特色园区。轨道交通千亿产业园,聚集了南车株机、南车株洲所等规模以上轨道交通企业32家,去年实现产值400亿元,三年内可实现“千亿”目标。服饰、汽车、陶瓷三个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目前年产值分别达到300亿元、200亿元、200亿元。

  抓自主创新驱动。大力实施科教先导战略,加快建设智慧株洲,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重视“三个转变”:一是加快从“高碳”向“低碳”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44.4%。株冶累计投入40多亿元,实施循环经济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到73%。二是加快从“黑色”向“绿色”转变。近三年全市共关停污染企业123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9个,拆除烟囱320根,投资7亿元建设9家生活污水处理厂,投资5亿元建设重金属污水处理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97.7%。“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60.8%。三是加快从“制造”向“创造”转变。积极搭建创新平台,着力突破核心技术,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作者系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

  【一得录】壮大光伏产业 实现绿色崛起

  太阳能被公认为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发达国家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的主要内容,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近年来,东安县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坚持把发展壮大新兴光伏产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中之重和全县“1号工程”来抓,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全力以赴加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引进了一批太阳能光伏企业,建成了全省首家太阳能电站且并网发电,光伏产业园被纳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园区行列。到2011年底,该县太阳能光伏产业总产值可望突破20亿元。

  加强规划引导,超前进行战略部署。产业发展,规划先行。我县研究出台了《太阳能光伏科技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光伏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重点,计划用2左右的年时间,培育和发展光伏产业企业10家以上,形成产业链,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按照规划,今后五年光伏产业将成为东安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增长点。

  突出政府主导,推进产学研金用合作。我县高度重视产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用户单位的合作。2009年,从西安理工大学引进并成立了湖南天润新能源公司等一批太阳能光伏企业,组织实施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行动计划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光伏企业与中电48所、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省内外一批在信息技术和教研领域实力领先的学校联合,积极筹建东安光伏产业产、学、研基地,促进科研成果在东安转化并产业化。同时努力从政策层面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及时梳理重点项目,努力争取国家和省里政策优惠、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贷款和“金太阳示范工程”、“金屋顶工程”等项目,支持和鼓励银信部门信贷投入向光伏产业倾斜。

  优化产业布局,实现集约集聚发展。把光伏科技产业园作为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载体,通过完善园区建设,集聚资源、要素、人才和政策,对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和服务。东安县光伏科技产业园占地1200余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自2009年底开工建设以来,已初具规模,实现了光伏产业在产业园的集中投资、集聚发展,规模经济优势逐步显现,有望3至5年内建成一个以光伏发电为龙头,集硅材料提纯和太阳能应用产品技术研发、生产、销售、观光与人居于一体的示范性光伏科技产业园,建成国内技术一流、产业链条完整、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光伏产业项目集群。

  强化人才支撑,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县始终把培育和引进高素质的光伏人才放在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2009年8月县里出资90万元选派了30名优秀的理(工)科大学生到西安理工大学进行了4个月的专业培训,现已成为全县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技术骨干。企业每年投入人才培育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人才引进和员工培训,中南大学科研培训战略合作基地也即将在东安揭牌运营。通过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培育一个创新团队,发展一批高科技企业,进而带动一个新兴产业成长。(作者系东安县委书记)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