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融IC卡全球推进情况
国际银行卡组织Europay、MasterCard和VISA,联合制定银行IC卡技术标准(EMV标准),推动各国进行“EMV迁移”,即按照EMV标准,在发卡、业务流程、安全控管、受理市场、信息转接等多个环节,推进银行磁条卡向芯片卡技术的升级,把银行卡磁条卡换成使用银行IC卡。
全球已经实施IC卡“EMV迁移”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太地区,中东、中非、拉美及北美等地区的“EMV迁移”也在陆续进行。截至2010年,全球活跃的EMV卡超过10亿张,EMV终端1540万台。
欧洲从1990年代末开始启动IC卡“EMV迁移”计划,英国进展最快,于2006年10月完成迁移。
亚太地区有14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启动了IC卡“EMV迁移”计划,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已基本完成,中国香港、新加坡、新西兰、菲律宾等正在有步骤实施。马来西亚实施IC卡迁移后,银行卡欺诈率下降了90%以上。
2006年1月风险转移政策在拉美生效,拉美最大的国家巴西一直在积极组织实施,加拿大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推行IC卡“EMV迁移”。在美国,鉴于银行卡欺诈率较低(0.06%左右),通讯费用较低,美国还没有制定明确、统一的迁移计划,但为了抢占小额卡基支付市场,各发卡行纷纷发行非接触式金融IC卡,大大加快了美国IC卡迁移速度。
不法分子制作伪卡种种手法
不法分子制作伪卡盗刷,是指非法获取金融机构或者客户卡号及密码,将信息写入空白卡,制作成假卡盗刷。不法分子主要有以下几种作案手法:
1.不法分子与特约商户或收银员勾结,在POS机上安装盗码器盗取磁条信息,或在自助银行上安装假门禁系统,诱骗持卡人加输密码,窃取持卡人信息,制作假卡盗刷。
2.在ATM机上安装摄像头偷拍密码,或利用银行设立初始密码的规律猜测密码,然后捡拾储户凭条,制作假卡盗刷。
3.利用手机发短信、邮寄、上网发信、电邮等散布虚假销售信息,诱使他人与其合作或以交易为名谎称验资,骗取他人卡号及密码,制作与他人相同的卡,盗领存款。
4.谎称持卡人被偷盗,哄骗持卡人说出密码,然后制作伪卡窃取资金。
5.利用假身份证或冒用他人身份骗领真卡后,制作几十张卡号相近的伪卡,在ATM机上反复“试错”密码,或利用电话银行和初始密码查询卡号和密码,制作伪卡盗刷。
6.利用黑客软件攻击网上银行和手机查询电话银行,获取卡号和密码,利用写磁工具制作伪卡后盗刷。
(陈一玙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