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父亲【楚舒】
2011-08-31 01:27:45 [来源:中华网] [作者:楚舒] [责编:周静] 字体:【

  我对父亲的回忆,有两个阶段:少年时代,是严父;成年后,更多的是慈父。

  父亲师范毕业后,招工到湘潭一家工厂,直至退休。童年时,父亲给我的印象就是每天早早起床,天黑才回,经常“三班倒”,就像工厂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日夜运转。回忆里,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父亲骑着单车带我们一家四口去看电影,我坐前面,母亲和妹妹坐后面,骑半个多小时,到电影院看《冰山上的来客》。

  父亲下班后很少出去,监督我们读书、做功课。我小学毕业后,考到湘潭市一中,因为离家远,住在外公家里。外公的住处挨在马路边,父亲怕我看闲书,便从河东踩一个多小时的单车,潜到我做功课的窗户边,先屏息听听,然后“神兵天降”,检查桌上的书。如果发现是闲书,少不了在头上赏几个板栗。

  高三那年,面临高考,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家里决定让我寄宿。搬行李那天,父亲借了个三轮车,和我一起把被褥、水壶等生活用品送到学校。东西很多、很重,一路上,父亲踩,我推,过湘潭大桥时,费了很大的力气,上到桥头时,父亲和我的衣服都湿了。多年后,回忆起父亲吃力踩三轮车的情景,我的眼角湿润了。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承载了父辈多少希望和梦想啊!

  2002年3月,接到母亲的电话。原来胃口不好的父亲做B超后,医生惋惜地摇头:“老彭啊,你怎么今天才来啊!”拿着报告,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父亲一贯乐观开朗,妈妈说,这辈子没见过他流泪。得知消息的那个晚上,母亲彻夜未眠,父亲却如平常那样,安然入睡。后来的治疗中,也没有见过他长吁短叹,镇定和毅力让我惊讶。

  带着一丝希望,我打听着每一个可能的消息。远赴上海,找名医问诊;奔到江苏,找中医抓药。奔忙的那些日子里,我感觉到自己与父亲的生命紧密连接在了一起。父亲的身体还是一天不如一天。2003年春天,我要去北京出差。临行前,担心父亲不能等到我回来,我有些犹豫。父亲说:“放心去吧,我感觉没什么大问题,工作第一。”然而,3月7日,我接到母亲的电话,说父亲不行了。8日晚10点,父亲走完62个春秋,永远地离开了我。

  子欲养而亲不在,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自那以后,我更懂得珍惜身边的亲人,珍惜生活中的幸福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