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文化视点 > 正文
胡立伟:画家应有文化担当精神
2011-08-03 00:00:4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丹] [责编:蔡矜宜] 字体:【

      文化人物:读书写书,一生受益

  今年7月,一本名为《穿越时空的风景》的作品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是谁?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局局长宋建民。

  领导也出书?一些读者肯定会问。

  领导为什么不可以出书?领导为什么不可以多看书,多思考?带着这种普遍的问题,我们走进宋建民,走进这本书的背景。

  这本集子共83篇文章,记载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所思所获。宋建民由基层普通干部,一步步走向重要的领导岗位,先后在机械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两个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担任领导。这些年,机械、有色行业发展与维稳的任务如此之重,哪里来的时间进行创作?

  采访宋建民,他给人的感觉是十分谦虚。他总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建树,只是比一般人勤奋一些。他坚信勤能补拙。这与他的成长经历,与他对人生的感悟不无关系。他,曾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当过知识青年,曾在中等专业学校当过老师,曾在企业当过总经理,也曾在地市政府业务性很强的部门工作过,特别是在机械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两个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担任过主要领导。由于宋建民长期在基层和条件较为艰苦的单位工作,使得他深知必须勤奋学习,勤于思考,勤勉上进,而且须臾不可松懈。同时,这些艰苦的环境也培养了他逆势而进的意志和毅力。他的很多随笔文章就是他在工作之余对这些经历的思考和提升。如《谈转化》、《古来圣贤皆寂寞》等,大都体现了他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他白天忙于政务、夜晚勤于学习的精神风貌。这种勤勉的精神,这种忙于偷闲、闹中求静、甘于寂寞的作风,值得学习和尊敬!

  但凡工作繁忙,却又能潜心创作,并能有所建树的人,一定是有着不同寻常之处的。从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宋建民对待工作的态度上,是近乎苛刻的。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局的干部职工对他的评价是:率先垂范,作风务实,吃苦耐劳,经常加班加点,很少休息双休日和节假日。甚至有的人形容他是“工作狂”。在他的带领下,省有色局成为一个敢于迎难而上,善于攻坚克难,勇于开拓创新的坚强集体,工作成绩有目共睹,有色行业蒸蒸日上。

  我们还了解到,这些年来,宋建民取得了博士学位,每年都在《湖南日报》、《中国有色金属》等刊物上发表不少文章,最终还出版了这个集子。“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是对他热爱学习的最好诠释。翻开他的散文集,不少文章结尾都标注着“于香港”、“于凌晨”等等。宋建民这些年出国、出境学习考察,除完成公务、商务活动外,还挤出时间写下了一篇篇随访札记,实在令人钦佩。正因他的这种肯挤、肯钻、肯学的精神,才有了这本散文集的问世。

  对于一名领导干部来说,你可以不是专家,但你绝对不能孤陋寡闻,不能得过且过,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水平。在采访中,宋建民谈到他的这点感受。他认为,领导不仅要勤学,还要博学。特别是作为有色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不仅要熟悉专业,还应熟悉历史、经济、法律、科技、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懂管理,还要会协调,善沟通,而这些都来自于博学。博采众长,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就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博学多才,是宋建民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在他的办公室,我们看到了堆积在办公桌上的厚厚几摞剪报及学习笔记本。再细读他散文集里的文章,“绿野萍踪”中的《那片神奇的土地》、《天心阁听雨》等,大都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政治素养。而“域外散记”中的《对美国经济发达的几点思考》、《再见,莫斯科;再见克里姆林宫》等,读后催人警醒,给人启迪,展示了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厚的史学知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篇篇语言优美、见解独特的文章,这跳跃于字里行间的思索与智慧,是对宋建民勤勉、勤学、博学的最佳注脚。

  读书写书,一生受益。宋建民还在途中。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