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湖南上半年GDP8762.66亿元 连续8季度增长13%以上
2011-07-22 23:07:0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伟锋 肖建生 王敏 李艳] [责编:周静] 字体:【

  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明显

  ——省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

  本报记者 李伟锋 肖建生 通讯员 王敏 李艳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统计局发布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国内宏观政策收紧、省内旱涝急转的背景下,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成效。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62.66亿元,同比增长13.4%,经济增速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13%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5.68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4286.07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3550.91亿元,增长11.0%。

  实体经济稳定发展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初步统计,全省春夏粮食播种面积3339.84千公顷,增长0.4%。早稻生产虽受旱涝灾害影响,但因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天气晴好,仍有望增产。棉花播种面积增长4.9%。油菜籽总产量达179.93万吨,增长8.0%。6月末,生猪存栏增长2.8%,能繁母猪存栏增长2.0%,生猪出栏减少3.6%。上半年,渔业生产受旱涝灾害影响,发展减缓,淡水产品产量增长3.0%,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

  工业持续较快发展。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538.50亿元,增长20.4%。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1491.11亿元,增长26.8%。全省38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增长。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4.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9.0%。全省规模工业统计的39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同比增长的占75.4%,其中增幅在30%以上的占32.6%。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312.37亿元,增长38.4%。

  三大需求依然较旺

  自主投资增长强劲。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4613.21亿元,增长30.2%,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其中,非国有投资3302.44亿元,增长36.5%,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6.3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6%。在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增长39.3%,比国内贷款增速快10.2个百分点,占本年资金来源的比重达59.6%,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债券发行额增长了11.2倍。

  消费市场保持活跃。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4.47亿元,增长17.4%。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2841.30亿元,增长17.6%;乡村实现零售额303.17亿元,增长15.6%。

  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完成进出口总额90.29亿美元,增长43.5%。其中,出口45.12亿美元,增长31.1 %;进口45.17亿美元,增长58.4%。机电产品出口16.02亿美元,增长34.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69亿美元,增长66.9%。

  开放带动成效初显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上半年,全省签订引进省外境内资金项目3027个,实际到位资金1082.54亿元,增长21.1%。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343个,增长34.0%;实际使用外资34.42亿美元,增长23.9%。

  区域合作向纵深推进。上半年,全省引进广东、福建等泛珠三角地区8个省区资金617.78亿元,增长24.9%。广东、北京、浙江、福建、上海、江苏在湘投资额828.19亿元,增长18.5%。

  对外合作长足发展。上半年,全省对外合同投资总额7.12亿美元,增长83.0%。新签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额7.2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04亿美元。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金额4.8亿美元,增长2.5倍。

  结构调整有力推进

  工业结构不断升级。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30.1%,比全省平均水平快9.7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4.3%,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3.6%,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3.2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4.9%,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较多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业分别增长29.4%和54.0%,比全省规模工业增速快9个和33.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7.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4.8%,比一季度低0.4个百分点。

  园区工业集聚度提高。上半年,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384.52亿元,占规模工业的39.1%,分别比2009年和2010年提高5.1个和1.4个百分点。园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4%,比全省平均水平快4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5.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得到改善。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1973.78亿元,增长39.2%,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27.06亿元,增长31.0%,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1698.68亿元,增长42.7%,分别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0.8个和12.5个百分点。一些高耗能行业的投资增速出现了明显回落,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增长21.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则下降了4.6%。

  运行质量持续提高

  工业效益增势良好。1—5月,全省规模工业38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实现盈利。规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59.46亿元,增长55.1%。规模工业亏损面为5.5%,同比缩小1.7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上半年,全省财政总收入1284.99亿元,增长36.6%,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731.94亿元,增长36.6%,同比提高9.9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显示,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513元,增长12.7%,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影响实际增长6.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14元,增长21.1%,同比提高9.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影响实际增长14.0%。

  民生保障继续改善

  民生投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保障、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领域支出795.45亿元,增长50.8%,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57.1%,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就业和培训人员稳定增加。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3.6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2.8%。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56.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4.5%。农民工和农村劳动预备制培训23.4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8.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上半年,全省新增通电话自然村307个,新建和改造行政村配电网951个。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为177.29元,超过目标任务9.29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为68.72元,超过目标任务3.72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38.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3.8%。统筹地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达到67.4%。所有移民重点县均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农村五保对象在县乡镇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已全部实现全免。

  链接:

  统计口径略有调整

  (1)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从2011年1月起提高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标准,其中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额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2)从2011年起,国家统计局对月度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进行了完善,将月度投资统计的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将这一统计范围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