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1.5万余名农技员陷“三无”境地
2011-07-17 22:31:06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尚武 刘登魁] [责编:蔡矜宜] 字体:【

  垄上年华

  ——一位基层农技站长的足迹

  湖南日报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刘登魁

  盛夏时节,烈日当头。醴陵市泗汾镇农技站站长廖作中奔忙在田垄上,指导农民育好晚稻秧。

  “机插秧不同于手插秧,需要用生化调控剂,控制秧苗的高度。”在他指导下,石湾村的4户农民购买了药剂,控制秧苗长高。

  醴陵是我省粮食生产重点县(市)。这里是水稻由高秆改矮秆、常规稻改杂交稻等突破性技术的示范首选之地;这里也是全国第一个成建制的吨粮县(市);这里还是“国家水稻工程”试验示范基地县(市),是水稻高产技术组装配套的试验场。

  正是有廖作中等农技推广骨干力量,醴陵才在南方稻区名声响亮。

  1976年,廖作中从中央农广校培训后回到泗汾公社,属县农业局管理。他说,那时农技员是“四不像”的人,不像工人,不像农民,不像干部,也不像商人;吃的是“千家饭”,住的是“百姓屋”;每月发12元的伙食补助,按满勤计工分,划到生产队分口粮。

  “那时候,我跟随公社党委书记办高产示范点,种什么品种,用什么技术,都能当家作主。”廖作中说,推广杂交稻,他在各个生产队开会,到田间指导农民育秧、治虫,一下就推开了。“第一次看到农民种杂交稻,亩产稻谷从4担提高到8担,那种快乐感,一辈子都难忘。”

  田土分包到户以后,大队、生产队变成了村、组,不再请农技员,“千家饭”吃不成了。廖作中等农技员只能靠“吃两头”,一头是卖种子赚点钱,一头是包技术服务,收点服务费。

  上世纪80年代,醴陵组建“四级一户”农技推广网络:即县设农技推广中心、区(片)设中心站、乡镇设基层站、村级设服务组,加上一批科技示范户。这种模式曾在全国推广。

  “这一辈子,最得意的事是收了70多个徒弟”。廖作中说的“徒弟”,就是指他联系的村组示范户。像师傅教徒弟一样,他把旱育秧、抛秧等新技术传授给示范户,再由他们当“二传手”,干给大家看,带动新技术在全镇推广。

  那几年,廖作中带着水稻科技栽培的录像带,到各村轮流放映,场场爆满。农民或蹲、或站、或坐,一双双眼睛里充满了对科技的渴求。廖作中说:“那场景,让我觉得自己了不起,很有价值。”

  2000年的乡镇机构改革,农技站等七站八所被合并,人员被分流。此时,已任泗汾镇农技站站长的廖作中,带领大家走“技物结合、有偿服务”的路子,勉强维持运转。

  近几年,由于种田效益下滑,部分农民放弃种田,或者“双改单”,只种一季稻。“看到农民弃耕荒田,我内心真是急。因为抛荒田多一丘,就意味着农技推广服务的阵地失去了一块。”廖作中说,自己在田垄上奔忙了35年,看到农田抛荒,有一种心血付之东流的心痛。

  这些年,每当看到有抛荒田,廖作中就一次次上门做工作,跑的次数多了,也有10余户农民被感动,又种上了双季稻。

  近两年,随着土地的流转,泗汾农技站重点服务种田大户。廖作中苦笑着说:“这叫‘伴大户’,按时髦的讲法,也是农技服务的‘转方式’。”

  到2008年,醴陵市深化农技推广事业改革,泗汾农技站重新核编,5名农技员从事公益性服务,由市财政全额拨款,去年人平年工资加津补贴2.4万元。

  “个人待遇解决了,现在的问题是工作难搞。”廖作中说,农民种田的劲头没有过去高,对新技术的渴盼也不再那么迫切。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