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马栏山趣事【甘正德】
2011-07-14 22:49:5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甘正德] [责编:蔡矜宜] 字体:【

  马栏山,一个称山不见山的地方,马栏山,一个虽然不见山,但在人们心中挺立着电视文化高地的地方。

  20年前,马栏山因为地处浏阳河到湘江的最后一个大湾中,便只得与河那岸长沙城隔水相望了。这里属于城郊,居住的大多是菜农,绿茵茵的菜畦成片成片,倒是显出了这里的四季春意。只怪浏阳河的阻隔,这里毕竟发展缓慢,那“农”字帽子总是取不掉,丢不落。直到1994年春天湖南广播电影电视中心来这里落户,马栏山的农民才扬眉吐气当上“城里人”了。十几年后,马栏山便有了一个十分时尚的新名字:金鹰城!

  这里原来只有两千人口,居住也很零散,绿树环绕几间小瓦房,典型的城郊风光。现在这里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足有三四万,高楼大厦如春笋耸立,大道小巷如蛛网纵横。入夜,电视台忙着现场直播节目或录制节目,而室外处处霓虹灯闪耀,焰火迸放,又正是一个超大型演出舞台,上演着马栏山时代生活连续剧。人们听那“超女”“快男”与港台明星不相上下的美妙歌声,看那广电文艺队伍与省内艺术院校争奇斗艳的精彩舞蹈,体味春节文艺晚会,金鹰节明星演唱会和抗震、抗洪、抗冰灾募捐等专题晚会所传出来的激昂主旋律,都在为马栏山不夜天放声喝彩。

  更有趣的是电视台的主持人们喜欢到马栏山大街小巷的那些家常餐馆做客,来一个随堂点菜,上点红酒饮料什么的。马栏山人习惯了他们,在电视里看到了他们的形象,现在又经常能看到鲜活的“正版”,便对他们像家里人那么亲热。和兵哥拉家常,打听《乡村发现》的奇闻趣事;看汪涵的那副时尚的无镜片黑框眼镜;问娜娜穿的时髦衣服的价钱;向丹丹探听新的《背后的故事》;或者大胆地站到何炅、曹颖的面前询问他们的真实年龄……玩笑不过头,碰杯也有度。马栏山人全然没有了乡下人的小气与拘谨。明星们在这里吃的是活鱼、土鸡、还有地里采来的蔬菜,树上摘下的香椿。皆是绿色食品,皆是自产自销,难怪兵哥、娜妹们把马栏山当作自己的家了。农民们见到他们都习以为常,没有追赶签名的,也没有合影留念的。

  马栏山人中有一些人到附近的“广电”和其他单位上班去了,一些人则开起了各种各样的店子,或者干城里人干的各种各样的活计,剩下的人就仍然耕耘着楼房之间或空坪残留的那些菜土。种菜人仍是经验十足,把蔬菜伺弄得叶肥果硕。一上市就把农贸市场挤得水泄不通。金马市场逢“七”赶集也形成习惯,广电人,马栏山人在集市都能买到自己中意的商品。地方上人碰上了结婚之类的大喜事,也喜欢讲排场,到饭店酒栈里摆上几十桌,有的还邀上电视台的主持人当司仪,便有欢笑声直“爆棚”。

  因广电用地和城市建设,马栏山人拆迁后集中居住在规划的安置小区,安置房都建有商业门面,有的老年人不习惯坐在空调房里享福,而喜欢三五成群地在街边聊天,或者一边看电视,一边打理着自家的门面。一到晚上到处是年轻人的天地,这里的网吧、歌厅、夜宵摊任由他们享受。马栏山人有滋有味地生活着,折射出金鹰城的繁荣,也烘托出湖南广播电视事业的兴旺。

  马栏山的环境起了变化,居民的观念起了变化,但是,马栏山人还是固守着心中那种纯朴、善良、诚挚、亲和的情感。

  这是一片美丽富饶、充满诗情画意的乐园!

  这是一块生机勃勃、充满无限希望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