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文化视点 > 正文
国民党特务成“地下党” 《弹孔》情节不雷同
2011-07-12 22:42:1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薇] [责编:蔡矜宜] 字体:【

   

  接戏

  以往的谍战剧,浓妆重抹讲述的是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潜伏于敌人的心脏探取情报。而《弹孔》,反其道而行,国民党特务潜入我军内部,成了“地下党”,不雷同的故事情节让我产生了兴趣。

  有红军、也有长征,除了悲壮、惨烈和错综复杂的路线斗争,红军长征中还增添了惊险悬疑,甚至带有了一点商业娱乐元素,有新奇,基于以上两点,我接下了这部戏。

  思考

  光有故事和卖点,不足以成就一部好剧。怎样才能给剧本添加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思想呢?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成了整个剧本的精神灵魂。

  一支远离主力部队的红军小分队,外有强敌围追堵截、内有特务潜伏危机,复杂的斗争、恶劣的环境,若没有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大无畏牺牲精神的支撑,红军战士们的牺牲奋斗又图什么呢?如果用某些现代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来衡量,很难找到平衡点。

  信仰、道德缺失的当代,红军长征精神弥足珍贵。因此,我还抱有一种奢望,观众在欣赏剧中惊险刺激和错综复杂的情节之余,精神和理想也能撞出点火花来。鱼和熊掌,我都想得。

  打磨

  如果说故事是一块璞玉,那拍戏就是将璞玉雕琢成美玉的过程。

  剧名《带弹孔的勋章》,我很喜欢。但如何从“弹孔”与“勋章”中挖掘某种内涵和戏剧性元素,让我们大费脑筋。

  在与作者、制片方重新梳理后,“勋章”成了贯穿剧情的道具,“勋章”的出现,传达了很多的信息,如人物背景、身份、性格等,它的命运与人物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勋章”谜底一层层的剥开,弹孔之谜解开时,人物的命运与故事也到了终结之时。本剧中刑子良带在身上的“勋章”也成了侦破敌特杀害我地下党员的线索和证据。

  琢玉的过程也是磨去瑕疵、丰满内容的过程。

  原剧本中提供了特务头子徐恩铭与地下党员宋英杰的特殊“师生”关系,为了密送和掩护大功率电台,宋英杰身份暴露,被转移到红军,派往红星团担任政委,接应电台。而徐恩铭则企图利用送电台这一手段,派高级特工邢子玉打入我红军内部。红星团团长石破天,政委宋英杰与邢子玉的甄别与反甄别,试探与反试探,明争暗斗过程中,徐恩铭一直尾随并在暗中指挥策应,形成了内线外线的搏弈格局和两条平行发展线。

  斗志斗勇、你来我往、悬念丛生,如何把断了的线索接上,把消失的情节补上,这需要我们在剧本修改和拍摄过程中不断地“打磨”,直到剧本形成一个完整的情节链。

  譬如徐恩铭与宋英杰的关系。我们设法加强“师生搏弈”的戏剧冲突,让这两人从大上海斗到长征路上,增加了许多两人暗中较量的情节。由此,红军小分队与国民党特务的周旋过程、斗争态势都清晰明了。而结构上的单线作战变为内外结合,层次更丰富。

  打磨过程中,删除不合理的情节,扩大符合情理的细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序。

  雕琢

  细节决定成败。心理活动是《弹孔》这部剧的一个突出特点。我们大量运用特写,大特写,甚至微距,把细节、细部放大到极限,画面充满张力和冲击力。

  在色彩和照明处理上,我们更注重其情感的凝重并略带压抑,所以色彩偏浓重,光影反差大。当然,红军小分队到达延安时的画面是明朗灿烂的,象征着胜利和希望。

  本剧还运用了一些特技制作来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音乐也是有种大情大义的感情在里面。

  玉不琢,不成器。要想打造出商业、娱乐兼主旋律的电视剧精品,需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努力,这也是我们致力追求的。 (本报记者 陈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