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走进茅古斯的故乡【高棕津】
2011-07-08 23:54:5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高棕津] [责编:周静] 字体:【

      今天终于走进茅古斯的故乡——罗水了。

  当汽车进入张家界市永定区罗水乡境内,刚刚爬上山头,一声声近乎疯狂的音乐伴随着吆喝,就撞击我的耳鼓。今天是农历六月初六,是土家人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600多年前的今天,一个敢与朝庭分庭抗礼、公开起来造反的覃垕罹难了。后辈为了纪念他,每年到了六月初六这天,土家人便要跳茅古斯舞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茅古斯是汉语的称谓,土家语称“古司拔铺”,意为“祖先的故事”。茅古斯相传为茹毛饮血时代的土家先民,即“长毛的毕兹卡人”所创,是土家族流传至今最原生态、最为古老的一种表演艺术。它以近似戏曲写意、虚拟、假定等技术手法,表演土家人的祖先捕鱼、狩猎、农耕等生活内容。它既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有机地融合在一块,形成浑然一体的祭祀性舞蹈,被专家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中国戏曲、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

  据传,茅古斯最先发轫于一位土家族青年。一次下山后,他跟山下人学得了农耕技术,归来时风餐露宿,一身衣衫被荆棘撕成了碎片。恰逢过年,人们正在跳摆手舞。他一看自己衣不遮体,不敢露面,便躲在一堆草丛中偷看。不巧的是,被他的心上人看到了,她立即跑过来拉他也去跳舞。青年人急中生智扯了一些茅草围在裸露的身上,加入到跳舞的人群中。大家看到他这身不一样的装束,还以为是刻意打扮的。在欢快地舞步中,他还用舞蹈的形式向乡亲们传授他所学到的农耕技能。从此,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位传授农耕技能的先祖,每当到逢年过节、举行祭祖等活动时,都要跳茅古斯。

  汽车很快就驶进罗水镇的街头,抬眼望去,到处都是攒动的人头。在一个操坪上人们围成一个大圈,数十人赤裸着上身,身披着稻草扎成的草衣,赤着双脚,面部用稻草扎的帽子遮着,头上用稻草和棕叶拧结成冲天而竖的五根草辫。其中一人扮演“拔铺卡”,即老茅古斯,代表着土家族的先祖,其余扮演小茅古斯则是他的后代子孙。他们时而疾走狂奔,时而曲膝抖身,模拟着古人古朴粗犷的动作。他们说着土家语,唱着土家歌,把土家先民的生产、劳动、生活等用舞蹈的形式,粗线条地一一勾勒了出来,表现了原始古朴、粗野恢谐的民族气息。

  茅古斯作为我国首批5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载入历史史册,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所展示出的那种独特韵味,更让世界都为之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