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读者来信 > 正文
山寨培训班包装在读学生成“名师”
2011-07-05 23:33:1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欧金玉 史学慧] [责编:周静] 字体:【

      编辑同志:

  每年暑期一到,全省各地一些针对中小学生的各类培训班相继登场。然而,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鱼龙混杂,存在着无证办学、师资良莠不齐、收费混乱等问题,学生和家长的权益难以保证。我是中南大学的一名学生,曾在培训机构做过老师,亲身经历了培训机构种种违规办学的乱象,在此披露出来,希望有关部门彻查这些学校,净化教育市场。

  去年放暑假前,我正在读大一,看到了一份广告,内容是“湖南师大新青年暑期中小学素质教育辅导中心”招聘大学生当负责人和任课老师。我前去报名,最后被录用,成了该机构在娄底某地的负责人。但亲历了一个多月的培训生涯,我才发现我参与的是一种流动性很强的违法暑假中小学补课机构,他们打着锻炼大学生、充实大学生暑假生活,同时服务中小学生的旗号,招大学生为他们机构的“老师”。该机构在全省范围内不少县市都开办了暑假辅导学校,如在湘潭、娄底、衡阳、永州等地。而这些学校根本未在教育部门备案,没办任何手续。我们打着“湖南师范大学”的旗号,其实这些机构招聘老师的要求非常低,教师都是一些毫无教学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有的还只是大专生。老师上课也没有教学计划,毫无教学质量可言。例如,他们做广告时说有各种各样的班,先把钱收了,到时凑不齐人数迟迟开不了班,就将许诺的各种班揉杂在一起,蒙哄家长。不少大学生成为少数人牟利骗人的帮凶。

  据了解,像“新青年”这类违法的中小学暑假教育辅导班,全省还有不少。今年,“新青年”又在中南大学、湖南师大等高校招聘20至30个学校负责人、数百名“老师”,这对我们湖南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来说,是一个祸害。呼吁有关部门早日制止,别让它们继续误人子弟。

  一名有良知的学生 李明

  调查附记:

  6月中旬,李明同学又专程来到报社。他说,他去年负责的一个培训点招生还算是很成功的,他作为负责人,还得到了4000多元的报酬。作为一名“熟练工”,他今年如果再去应聘,应该更有竞争优势。但自从他了解培训机构骗钱误人的内幕后,良心很是不安,再也不会参与做这些事了。并且,他一直写信、发传单向有关部门和大学生们揭露这些违规培训机构。

  李明提供了一张写有“新青年暑期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心”的广告,广告称该中心是全省同类辅导班规模最大的中心,2010年该中心在全省开设了13个教育分支机构,招生人数多达3500多人。今年将开设20多个教育分支机构。记者与广告中一位姓张的老师取得联系,他坦言自己刚刚大学毕业,和另外4个朋友从去年开始,一起办了这个“新青年暑期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心”,该中心没办任何手续,也没有固定的办公点,规模也不象广告上说的那么大,纯粹是将在校大学生组织在一起,暑假到下面的县市租教室设点办辅导班。他们起协调、组织作用,并从中获点利而已。

  湖南师范大学家教中心的同志则告诉记者,去年“新青年”的广告上,打的标识是“湖南师大新青年暑期中小学素质教育辅导中心”,并以湖南师范大学勤工助学家教中心的名义在外招生教学,这都是虚假的。事实上,他们与师大无任何关系,只是招了一些师大的学生去做教师。去年,他们中心一名工作人员确实与对方有过接洽,并因此受到了中心的批评。同时,师大家教中心还多次与“新青年”联系,要求对方终止这种不正当的行为。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中小学生暑期培训市场很红火,但问题也很多。6月18日,记者从自己收到的数条关于长沙市中小学生培训的短信中,随意挑了一条拨电话过去,表示对其所称的“名师一对一教学”有兴趣,但想了解一下名师的资质、教学水平,但对方以保密为由拒绝了。记者了解到,很多培训机构所称的名师是哄骗家长的,事实上,大量的“名师”很可能是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新人。

  省教育厅民办教育处一位姓陈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各种形式的办学机构很多,也很复杂。但目前省里的办学机构应具备的条件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都是由各地教育部门自行设置标准。但不管怎样,所有成建制办学都必须有办学许可证,否则应视为诈骗行为,应当受到公安机关的查处。

  暑期培训的确满足了不少家长的需求,但哪些机构才是真正具有资质和良好信誉的呢?教育人士提醒大家:选择辅导班一定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其一,注意查看其是否持有教育部门颁发的“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其二,查看老师是否具备“教师资格证”或相关的资格证书;其三,警惕“王婆卖瓜”,最好实地走访和进行试听。

  此外,报班前学生和家长要多留一个心眼,缴费前把退班时如何退费、是否还有另外的收费项目等事宜咨询清楚,并出具书面协议说明。报班付费后应向培训机构索要相关票据,如前期发布的宣传单、缴纳学费的发票等,以备将来维权。

  本报记者 欧金玉 史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