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经济视野 > 正文
又到养猪好时节
2011-06-13 23:08:1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尚武 刘勇] [责编:周静] 字体:【

  毛猪价格逼近最高点,小规模养猪户“淡出”,养猪大户扩张……市场变换对产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机会

  湖南日报记者 张尚武 刘勇

  据省畜牧水产局市场监测,上周,省会长沙猪肉价格每公斤零售价30元,比一个月前涨了5元左右。

  肉价涨,毛猪价格也在涨。6月13日,在邵东县黑田铺乡养猪大户谢正的猪场,刚过完秤的12头生猪以每50公斤860元的价格被贩猪户运走。两个月前,谢正出栏的一批生猪,出栏价每50公斤只有690元。

  记者从省畜牧水产局获悉,这波涨价行情始于去年7、8月份,一直上涨拉出“长阳线”。

  自2008年5月创下每50公斤900元的生猪收购最高价以来,猪价、肉价一直呈下跌态势。此次猪价回升并逼近最高价,市场各方反应平静。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次猪价回升?如何看待当前的猪价?市场的变换又将如何影响我省生猪产业的发展?

  小规模养猪户的“淡出”

  按当前猪价估算,出栏一头生猪平均获利200元左右。尽管行情看好,但是衡阳县西渡镇咸育村的养猪户老周仍然没有“重操旧业”的意思。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家每年都出栏30多头猪。从全省来看,出栏30头以上、50头以下的属于小规模养猪户,50头以上才算规模养猪户。

  “猪价暴涨暴跌,很难赚到钱。”去年夏季的毛猪价格跌至每50公斤450元,出栏一头猪要亏200元,老周坚决地空栏,一头猪都不养了。他摇了摇头说:“不想再折腾。”

  咸育村退出养猪的不只是老周一家。去年全村有44个养猪户,今年仅剩24户。前些年,村里年出栏几头商品猪的散户差不多全部退出,这一轮“淡出”的是小规模养猪户。据他们反映,近3年养猪,一年赚钱、一年打平、一年亏本。即使价格好,每头猪平均赚200元,也只等于两个工日的价钱。老周说:“养30头猪,辛苦得很,还时时担心疫病,怕血本无归。”

  此轮小规模养猪户的“淡出”,导致生猪养殖量减少。5月中上旬,记者随省畜牧水产局的专家在衡阳、郴州等5市的25个村调查时发现,因小规模养猪户退出,25个村的生猪养殖量减少了4000余头。“正是小规模养猪户的退出,生猪供应减少,猪价自然会适当往上走。”省畜牧水产局副局长罗运泉说。

  不过,罗运泉告诉记者,今年的生猪价格波动情形与2007年至2008年“过山车”式的涨跌有本质区别。目前的猪粮比价为6.8比1,利润空间基本合理。而当年是生猪生产能力下降后无序的、突发性的暴跌暴涨——价格低谷期每头出栏生猪亏损400元,暴利期每头可赢利600元以上。

  今年的这一轮价格波动,亏赢都在200元左右,是政府部门加大生猪生产调整力度以及“市场推动、合理利润促动”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表现。

  养猪大户依然在扩张

  同样是在衡阳县,当西渡镇咸育村的小规模养猪户一年减少近半数时,台源镇爱民村的邓明树却接连新建了3个规模养殖场,年出栏生猪可达1万头以上。

  “小户腾出的空间正是大户扩张的机会。这也符合我省调整生猪生产的思路:促进规模养殖发展,促进生猪产业升级。”罗运泉说。

  从2007年开始,随着散养户的退出,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区创建。在贷款扶持、用地支持等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省的规模养猪迅速发展。到去年底,全省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达到35.3万户,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达到2.2万个;全省生猪规模养殖比重由2005年的33%提高到58%。

  散户退出之后,这一次轮到了小规模养猪户的“淡出”。 从全省来看,规模养猪场依然在发展。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省就新建或正在新建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502个。

  规模化养猪的优势与利润空间何在?罗运泉认为:“规模养猪场有政府扶持,拥有过硬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防控疫情有保障,抵御价格波动有能力,养猪有钱赚。”

  对此,湖南新五丰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跟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建设1个年出栏1万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需要投资600万元,建设期6个月。从第一批种猪进场到商品猪上市要14个月,按每头生猪盈利200元计算,投资回收期约为5年,投资回报率在25%左右。

  一般而言,1万头规模的养猪场,推行标准化养殖,落实销售订单,产销衔接到位,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强。罗运泉称:“小规模养猪户腾出的空间,正是规模养殖发展的机会,也是我省推进生猪健康养殖,推进生猪产业提质增效的机会。”

  省畜牧水产局提出,继续整合养殖业发展资金,力争今年增加3000个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使全省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65%以上。

  规模猪场迈向健康养殖

  “对规模猪场来说,不仅要有规模,还要有‘健康’。” 省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肖光明说,规模猪场的“健康”指标,首推清洁化程度。

  “环境污染严重的猪场,肯定不长久。如果不能有效减少粪便污染,养殖成百上千头猪的大户和养几头猪的散户没有区别,甚至养殖环境更差。”

  在浏阳富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猪场,12000平方米的猪舍让人印象深刻。这个年出栏生猪上万头的规模养殖场,居然没有一丝臭味,也没有粪水横流,只有偶尔几声猪叫——这里利用生物发酵猪舍,实现了养猪粪污“零排放”,堪称全省清洁化养猪的典范。

  除了粪污治理,规模猪场还要在养殖环节上保证“健康”,包括防疫、饲料、养殖方式的达标。2007年猪价大涨,主要原因之一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影响。我省近年来先后支持1.5万个规模养猪场改善基础条件,规范场地选址、栏舍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养殖行为,建立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推进“人畜分离”、“场村分离”,迈向健康养殖、清洁化养猪。

  只有每一个规模猪场都“健康”,我省生猪供应才有保障,大众消费的猪肉才能放心。 罗运泉说,从规模猪场的存栏来看,全省生猪供应有保障。生猪出栏一时趋紧,对养殖户形成合理利润水平,更有利于稳定生猪生产。从粮猪比价来看,目前的猪价属于合理水平,再往上涨就将超出正常范围。

  屈原管理区的生猪养殖大户胡唯青说,规模养殖户最要紧的是抓好健康养殖、粪污治理,争取养出高品质的生猪。而政府部门对存栏母猪、新扩养猪场的统计数据要准确,提供的市场信号要清晰,才能帮助养殖户踏上致富的坦途。

  “市场的洗牌,规模养猪户的扩张,有利于统计数据的精准。规模养猪户的占比不断提高,预警调控将越来越有效。”罗运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