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品读《良心》 【谭大双】
2011-06-10 00:08:0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谭大双] [责编:蔡矜宜] 字体:【

  写一首诗,讴歌一位道德模范,可能不难;写10首诗,讴歌10位道德模范,也许不很难;写100首诗,讴歌100位道德模范,就不容易了,将第二届全国317名道德模范候选人的事迹,用317首诗来逐一加以讴歌,就难乎其难了。

  这样一件难事,曾繁友先生竟然做了,而且做成了,做好了。他用古调新词咏美德,并把每位道德模范的事迹从各种媒体上收集起来,附在相对应的诗后面,编成一本书,以《良心》为题结集出版。作者的这个立意,是大大的善意;作者的这个用心,是大大的善心。真可谓善莫大焉。

  《良心》的作者,是我的老领导。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先后担任常德地委秘书长、组织部部长、常德行署副专员,曾是我的直接领导。我也因此直接感受过他的人格魅力和他基于良心的人文关怀。以后,作者先后在省教委、省卫生厅任主要负责人。在省卫生厅厅长的岗位上,他把紧缺的医疗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的种种努力,更是有口皆碑。作为《良心》第一版的读者,在该书再版的时候,我向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良心》把317名全国道德模范,按其事迹分成5篇: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这些词组、这些概念作为人民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在大众媒体上,在人们的日常宣言中并不鲜见,甚至有些“高大全”,有些虚肿畸肥。但在现实生活中,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却每每紧俏和稀缺,乃至弥足珍贵。

  大概正因为如此,我们党的总书记才郑重提出“八荣八耻”。我们共和国的总理才一再谆谆告诫我们的公职人员、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国民:“血管里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才把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作为案头必备书。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才为生活中的种种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而忧心忡忡。这些都是理性的召唤,良心的呼吁,道德的呐喊。至于“时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抱怨,则太过“九斤老太”,不必太过较真。因为人心不能“古”,时风是“上”是“下”,也不能由那些守旧的人说了算。

  一直以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似乎理所当然地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此,我不大不以为然,甚至大不以为然。在我看来,这些美德是属于全人类的,可能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它对于任何人种、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群体都具有普适的价值。试想,哪一个人种,哪一个民族,哪一种文化会排斥这样一些美德?况且,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价值观,还未可确知哩。

  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处在经济快速成长的过程当中,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现象的存在,是勿庸讳言的。因此而带来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文化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以及信用安全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屡屡叫人们愤愤然,戚戚然,惶惶然。为了这些"成长中烦恼",为了人心的安宁,为了社会的和谐,人们呼唤理性,呼唤良知,呼唤道德,呼唤法制;呼唤理性、良知、道德和法制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良心》的出版,无疑是对这种种呼唤的积极回应,也是最切实的“用事实说话”,更是一种平实有效的社会倡导和价值引导。

  当然,理性精神也罢,道德薰陶也罢,法制建设也罢,政府治理也罢,单靠一两本书的力量是不够的。没有完备的法制,没有强有力的政府治理,良心、道德就会苍白无力。一部《道德情操论》,可以唤起人们的道德理性,可以修炼人们的行为操守,但很难靠它把守住人类道德实践的底线;同样,一本《良心》,可以引起我们对道德模范的景仰、对道德规范的重视、对道德情操的关注,但也不能靠它担当起振兴当代道德的大任。然而,没有良心的理性,往往是残酷的;没有良心的法律,不是良法;没有良心的行政,不是良政;没有良心的风俗,也不可能是良俗。

  因此,我认为,一部《道德情操论》,可以使人们的血液里多流淌一些道德的血液;一本《良心》,也可以使人们事前事后多一些良心的考量。这既是我的判断,也是我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