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新声 > 正文
搞好理论武装 助推科学发展
2011-06-08 01:12:4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许益 蒋立华 丁毅 杨潇荃 柳行 舒隽 周湘智 何绍辉 艾医卫 刘艺 覃正爱 卿定文 何隆德] [责编:蔡矜宜] 字体:【

  哲学通俗化如何可能?

  ——简评《通俗哲学简编》

  何绍辉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精华,是理论化、系统化与抽象性的世界观、方法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思维知识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认知对象的思想认识。就哲学与实践的关系而言,哲学起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实践活动是哲学这种认识活动的起点,是其理论化、系统化与抽象化的基础。

  一般来讲,理论要有生命力,就得与人类实践活动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结合。任何理论欲最大限度地接近实际,最大限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就需要通俗化。哲学只有演变为大众化、时代化的知识,只有经过通俗化处理,才能与实际情况相符,才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也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哲学的大众化、时代化,抑或通俗化,离不开对日常生活的接触,缺不了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可以说,日常生活是哲学大众化的基础,是哲学时代化的前提,是哲学通俗化的捷径。陈昌曙教授的新著《通俗哲学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就是哲学化大众化、时代化与通俗化的佳品之一。

  全书一共分为12章,主要就唯物主义的根本问题、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以及现代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论学说进行了论述。对于我们知晓和理解何谓哲学,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洞见,是当前难得的哲学通俗化著作。

  哲学是而且应该是为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服务的。也就是说,哲学的对象是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哲学要做到为最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就需要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就需要从他们的生活中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即哲学通俗化,其实质是哲学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的过程,简而言之,亦即哲学的日常生活化。可以说,日常生活是哲学通俗化的现实基础,日常生活化是哲学通俗化的实现路径。此可谓:“生活处处皆哲学”。

  《通俗哲学简编》正是立基于日常生活,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出发,通过将哲学知识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哲学化,从而给我们展示了哲学通俗化的实现途径与分析理路。著作在讲述什么是实践、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时,通过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俗语、谚语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吃梨怎知梨的滋味”等为例,活灵活现地为我们展现了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问题,为我们如何理解哲学、如何解释哲理展现了一种可能。这种从最基础的日常生活出发,从最平常的生活常理出发,通过将哲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来真正实现哲学通俗化的路径与方法。可以说,这是当前哲学通俗化如何可能的经典之路!(作者单位:省社科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