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文化视点 > 正文
非遗传承困局:缺人、缺经费
2011-06-03 23:41:26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责编:周静] 字体:【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长期以来,我国非遗保护领域无法可依的局面结束。

  这部法律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范围,及保护的“三项制度”:调查制度、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传承与传播制度。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专家表示,该法对于加强非遗保护、保存工作,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政府部门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然而,不少非遗项目后继无人,经费缺乏的问题仍然存在,要真正实现活态保护与传承,还需要长期工作。

  非遗项目传承堪忧

  隆回滩头年画是我省唯一的手工木板水印年画,也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发轫于明末清初的滩头年画,鼎盛时镇上作坊百余家,年产销年画达上千万张。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对农耕文明的强烈冲击,市场急剧萎缩。由于年画作坊入不敷出,艺人们纷纷改行。记者了解到,滩头年画目前能保持经常性生产的只剩高腊梅作坊,且印量很少,年产销一万张左右。高腊梅作坊的后人在外工作,直到近年在县政府的鼓励下,才回到老家重拾古老技艺。

  另一项国家级非遗长沙弹词也到了濒临失传的边缘。年逾古稀的彭延昆是这个项目的唯一传承人,他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长沙市区还有近10个书场,10多位弹词艺人,场场表演座无虚席。而到90年代时已风光不再,书场关门,艺人或停唱,或改行。如今,长沙已几乎听不到这种弹唱。

  省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窦雪松表示,除了湘绣、醴陵釉下五彩瓷、浏阳花炮等少数形成产业的非遗项目发展较好,戏曲、手工技艺、民间歌舞等许多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不约而同遇到了没人传承的难题。已确定的各个项目的传承人,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其中年逾古稀甚至耄耋之年者众多。

  普查发现,我国764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52.49%的品种因后继乏人等原因而陷入濒危状态,近半个世纪全国消亡了100个传统地方戏剧种。“一些非遗还没来得及整理和保护,便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窦雪松惋惜地说。

  “老玩艺儿”遭遇新时代

  古代灿烂文化的代表,为何在今天集体陷入困境?

  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孙文辉认为,非遗传承困难,根本原因在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过去时代的产物,产生兴起于农耕文明时期,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环境发生巨变,这些“老玩艺儿”已难适应时代需求。

  对于“老玩艺”,创新似乎显得比较困难。滩头年画的传承人钟建桐告诉记者,滩头年画创新,刻板的材料和工艺要达到相当水平,成本比较高。此外,创新的产品不能偏离年画的民俗内涵,对艺人也是挑战。在县非遗中心的帮助下,钟建桐目前正在着力恢复老品种,并进行创新,“新的‘钟馗’年画创作已基本完成,即将生产出来。”

  窦雪松说,一些非遗项目由于待遇不好,年轻人避而远之,且要学成,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年轻人也没有这个耐心。

  “地方政府‘重申报、轻保护’的心态比较普遍。”省艺术研究所所长邹世毅说,由于项目申报成功后有补贴,一些地方政府在申报时很重视,而列入非遗名录后,却没有实质性的保护措施,缺乏长远规划,经费投入也少。现在,不少地方每年都会给予传承人一定数额的补助经费。邹世毅认为,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应重视传承人的培养和技艺传承,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傩戏在湘西、湘中和湘南广泛流传。孙文辉说,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开发旅游,把原生态的傩戏进行“改编”,让演员穿上漂亮的服装,加入新的导演手法,傩戏更好看了,但是走了样的表演,时间长了将危及传承。

  实现动态保护活态传承

  不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只存在于博物馆中,就必须进行动态保护,活态传承。这是省非遗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徐美辉的对策。

  “要解决传承人断层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让年轻人了解、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周文清说。2010年6月,桑植县和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进行“联姻”,建立桑植民歌实践教学采风基地。周文清介绍,一年来,该院组织了四五批近30位师生深入桑植县采风,并把桑植民歌的“歌师傅”请到学校,通过口传心授,让学生了解、演唱。这种方式让不少业内人士为之欢呼,认为解决了桑植民歌后继乏人的问题,同时有利于桑植民歌文化品质的提升。

  有专家建议,让更多非遗精品,如戏曲、曲艺、舞蹈等,走进校园和课堂,让学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孵化器。不过,孙文辉认为,非遗进校园只能是起到推广宣传的作用,真正要传承,要掌握非遗的“灵魂”,还需要回到遗产生成的民间去学,因为离开了其民族特征、语言特色、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等这些非遗生成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无法学到精髓的,而走了样的“传承”,是没有意义的。

  在对单个非遗项目进行保护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文化生态的修复。2010年5月,文化部批准设立“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非遗及其所属的衍生区域和传承环境进行整体保护。记者从湘西非遗保护中心了解到,该地区正在制订至2025年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还将建设湘西非遗博物馆,目前正在启动州级传习所16所,县级传习所58所,为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