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山书院
彭德怀元帅塑像
《日出韶山》剧照
毛泽东小道起点
小小的浏阳河弯过九道弯,五十里水路执着地奔向湘江,奔向湘潭,那里出了个毛泽东,是他领导人民得解放;?
一列列火车越过高山大川,千万里向着湘潭,向着韶山飞奔,因为那里是亿万人心中的向往,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五月十七日,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中国红色旅游文化节特意选定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的家乡湘潭举行——
“江水滔滔流不断哪,比不过毛主席恩情长”。每一个到韶山的人,除了要把感恩的歌儿献给毛主席,还想实地揭开一个秘密:是怎样的山水,孕育了那个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伟人?
恰同学少年,走伟人成长之路
路线:故居——南岸私塾——毛泽东小道——东山学校——宽裕米行——昭山
沿着韶河走,群山连绵秀美,像一条大龙盘了两圈,因舜帝奏韶乐而名的韶山就到了。秧苗青青,一派暮春时节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韶山冲上屋场的普通农舍背依青山,门口双塘柳丝摇曳,应是百年前的模样。而118年前出生在屋东头的小男孩体弱多病,被带去拜了石干娘,小名石三伢子。
但慢慢地,这个石三伢子就显露出不凡来。故居往左100米,就是南岸私塾。8岁的石三伢子在这里读了两年半,才思敏捷,背书、对联、写字样样好。但敢于挑战师道尊严,反对老师体罚学生。6年间,在韶山冲里竟然换了七所私塾,让老师又爱又怕。
石三伢子说:“我虽然是湘潭人,但受的是湘乡人的教育”。原来,韶山有一条8公里长的小道通向毛泽东湘乡唐家圫的外婆家。
小道起于1966年6月毛泽东秘密居住过11天的“西方山洞”——滴水洞,一个两山夹一谷,山清水秀,冬暖夏凉的避暑胜地。
走到滴水洞停车场边, “毛泽东小道”豁然在目,其实是一条蜿蜒在茂密杂草间的小路。山风清新,鸟鸣清脆,杜鹃正艳, “乌泡”如红玛瑙般挂在枝头,金银花一篷又一篷待放。想那个两岁就由母亲寄读在外婆家的石三伢子走在路上一定有着雀跃的心情,因为那里不仅有他慈爱的外婆,疼他的两个舅舅,还有和他同吃同睡,同放牛,同上山掏鸟窝的五个表兄弟。其实,石三伢子最先的启蒙就是在舅舅开的启蒙馆里,3岁,他就和馆里的学生抢板凳读书。当他回韶山读私塾时,《三字经》、《百家姓》、《三国演义》很多书都读过了。
山越来越高,翻过大山,风光旖旎的山肚里就是唐家圫,毛泽东纵横大江南北,仍时时书信挂念的外婆家就在那里。但少年毛泽东的脚步并没止步在唐家圫,他还要一直走到湘乡东台山下的东山书院。
这是一座由跟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湘军将领刘锦棠捐资修建的书院,一道600米的围墙隔开了外界的喧嚣,一弯碧水环绕,半岛如水中莲花,花心上就是书院建筑群。1909年秋,16岁的毛泽东在此求学半年。
让我们沿涟水至湘江至湘潭,湘江在此拐了一个漂亮的弯,江边有条老街窑湾。“千年十八总,传世金湘潭”,当年湘江里的船舶如过江之鲫,市面的繁华曾诱使韶山冲里的农民毛顺生把儿子送到窑湾的米行里来做学徒。今天的宽裕米行只留了半边残楼,无法想象,当年的毛泽东如果顺从了父亲,历史将要怎样改写。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1911年,18岁的毛泽东去了长沙。辗转多个学校,1913年考入湖南第一师范读书。在这里他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青年毛泽东从不死读书,经常作旅行兼社会调查,1917年9月16日,毛泽东与张昆弟、彭则厚等从第一师范出发,走路至湘潭的昭山。一座高不足两百米的山,以王者之气俯视脚下湘江在此急转一个九十度的大弯。上山有209年历史的古蹬道,山顶有头尖腹大,如一只船浮在绿色林海上的昭山古寺。毛泽东和同学一鼓作气从背面登至山顶,夜宿昭山寺卧谈。毛云:“吾辈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经济问题,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义。”
百年前的少年毛泽东意气风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走一回毛泽东成长之路,今日之少年是否也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志豪情?
每个到湘潭的人,还想探究另一个秘密,湘潭到底是一块什么样的热土?不只升起了一轮红日,还有那么多闪亮的星星,放射着永恒的光芒!
“中国不可一日无湘潭”
路线:胡安国、胡宏墓——王闿运故居——齐白石纪念馆——杨度故居——黎氏八骏故居——彭德怀纪念馆——黄公略故居——陈庚故居——谭政故居——湘江风光带湘潭段
“三秦之人待此而饱,六军之众待此而强”,说的是鱼米之乡“银湘潭”;“沿江十里,帆樯林立,舟船云集”,说的是万商云集的 “金湘潭”。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那个诞生了一代代风云人物,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进程的“红湘潭”;那个在湖南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中,承担着绿心和唱响东方莱茵河重要乐章的“绿湘潭”。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但真要追究这盛的由来,要到湘潭县的隐山去。公元1130年,福建人胡安国带着一家老小在此隐居。他和儿子胡宏在这里创办碧泉书院,讲学撰书三十余载,并开创了湖湘学派。岳麓书院的首任山长张栻是胡宏的学生。是碧泉书院的培植,才有岳麓书院的兴盛。
是谁写出了“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样豪迈的对联?清末才子王闿运。他的三个弟子旷代逸才杨度、画家齐白石和诗僧八指头陀,谁能忽略?一生画瓜果鱼虾等乡村物事,却使毕加索不敢来中国的齐白石,出生在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星斗塘。而湘潭县中路铺镇的“黎氏八骏”,一门八兄弟,在中国教育、语言、文学、音乐、地质、桥梁等领域各有建树,世所罕见。
但湘潭人岂只重学问?“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那是乌石镇顶天立地的勇敢的农民的儿子,共和国的元帅彭德怀。“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赞的是湘乡桂花乡党的创始人之一黄公略。而在湘乡的龙洞乡有大将陈庚和谭政的故居。
俱往矣,当和平来临,湘潭人要在红色的土地上建设绿色的美好家园。
那座让湘江90度大拐弯的昭山,作为国内外独一无二的城市群“绿心”,将建成长株潭的“生态客厅”、湖南人民的“现代桃花源”。
而湘潭段湘江风光带,是东方莱茵河生态旅游经济带上最具人文价值的一段。他们正在把杨梅洲、窑湾、壶山、陶公山、望衡亭、秋瑾故居、文庙、关圣殿等景点串成一条闪闪的珠链。不久的将来,湘潭段湘江两岸的历史文化街区、民俗文化体验区、湿地生态公园、游艇码头、农耕文化体验区将带给人们惊喜和享受。
百年来,湘潭是中国那颗强劲搏动的红心,今天,湘潭要做一颗为湖南输送清新空气和快乐的绿心。湖南不可一日无湘潭。
中国,仍不可一日无湘潭。
打造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
中共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 史耀斌
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把红色旅游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全力打造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伟人故里的独特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富民强市的现实生产力,把红色圣地的丰厚文化资源转化为推进“四化两型”强劲动力的重大抉择。
创新发展,着力推动红色旅游转型提升。我们将按照“大韶山、大旅游、大景区”的思路,着力构建“两极”(韶山、湘潭市区)、“一轴”(湘江“两型”旅游产业增长轴)、“六区”(白石、乌石、隐山、大东山、水府、昭华)的整体发展格局。整合文化与旅游资源,互促双赢;强化红色文化旅游业发展与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互动融合,使“城市处处有景致,沿线处处是景区”。
资源整合,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毛泽东成长之路”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有机连接毛泽东故居、彭德怀故居、黄公略故居、陈赓故居和谭政故居,对韶山、大东山、乌石、雨湖和岳塘红色旅游区、水府生态旅游区、白石文化旅游区等六大主题景区整体包装和建设,打造一条集红色观光、红色教育、红色休闲、红色美食、红色商品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产业带。以韶山为中心,辐射湖南第一师范、宁乡刘少奇故居、浏阳胡耀邦故居,构建“红三角”旅游圈。
项目建设,全面完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好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陈赓、谭政等伟人、名人故居。近期,完善韶山“一号工程”,建设国内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基地,推进韶山干部学院、毛泽东数字图书馆、湘潭红色文化场馆等项目建设。加快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净化景区环境,全面提升接待设施,创建韶山5A级景区,打造全国一流红色旅游接待服务城市。
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红色艺术、红色影视、红色出版、红色动漫、红色旅游纪念品等红色文化产业,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大融合、大发展。在旅游线路的打造和旅游产品开发上,动静结合、红古结合、红绿结合,增强红色文化旅游的叠加吸引力和综合优势。
措施保障,全力放大红色旅游品牌效应。成立韶山红色旅游文化发展集团,加快打造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全力放大和充分释放“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