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者按: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四川的灾后重建取得了"3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重大胜利。四川日报与本报等18家援建省市党报联动,开展"党报联动,请恩人再回四川"活动,邀请我省两名参与救援、援建代表回四川,见证灾区变化,感受灾区群众的新家园、新生活。
我省志愿者代表、本报记者徐亚平应邀重返四川后,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讴歌了灾区人民的新生活和感恩情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新时代的和谐美好;也反映了湖南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
再回汶川
湖南日报记者 徐亚平
百里红旗百里花
(4月14日,四川理县,晴)
旗,红旗,国旗;花,百花,鲜花。
走进细长的杂谷脑河谷,就走进了一条国旗飘扬、鲜花竞艳的百里画廊。
两岸高山,一脉小河。狭窄的河谷就是理县藏、羌、汉3个民族和谐共处的家园。3年前,一场特大地震把这个家园击倒、揉碎了。
3年后的今天,虽然伤痕、碎片依稀;但一栋栋别墅式民居又很男人地挺起了胸膛,擎起了一面面辉煌的旗帜。
所有的旗帜都有一个共同而光荣的名字:五星红旗!
艳阳发光,春风给力,鲜艳的国旗神采飞扬。从汶川和理县交界的五里界牌起,我以按捺不住的激动一路看旗到县城:桃坪乡的房顶上树的是国旗;通化乡的房顶上树的是国旗;薛城、蒲溪、甘堡、杂谷脑镇所有房顶上树的还是国旗!甘堡乡木堆寨寨门口左边,一栋民居屋顶树了8面国旗!缘何家家户户都树国旗?木卡乡木卡村村民陶建安说:"共产党好、政府好啊!"
理县民房挂了多少面国旗?县长蔡清礼没有正面回答:"全县7322户住房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你想,这是多么壮观的画图啊!摄影家如果航拍,这条河谷必定就是一匹夺目的绸缎!
所有红旗都凝聚着爱的力量;所有红旗都荡漾着感恩的情怀!
与旗作伴的是花儿!
在这条母亲河畔,在每栋民居周围,果树正年轻,几乎每棵果树都开满了花。
刻在山腰上的茶马古道作证:桃花之外,所有的花儿都是白色的。甜樱桃白了;苹果树白了;梨树也白了……甘 堡村达吉家的24棵樱桃、李子、梨子全开满了洁白的花。灿灿春光里,我和达吉家的梨花结拜成了兄妹!
木卡村将我吓了一跳。自杨贵清老人家屋顶瞭望,整个村庄就是一个大花园,快被鲜花淹没了。
木卡小学的花也开得火爆,灯盏菊花、蝴蝶花、绸子花,都快迷人眼啦!
下孟小学进门那4棵玉兰最有意思。叶儿未长,花儿早等不及了,雪花般大朵大朵地开放着,像二年级藏娃王欢的小手一样好看。县政协副主席王天宝哈哈一笑:"我们的树基本上都是先开花、后长叶!"
放歌山谷的杂谷脑河作证:花在树上,花在身上,这里的人们好爱花!羌族姑娘杨琳,穿着水红色的羌族服款款而行,衣上绣满了羊角花、格桑花,一个深黑色的围裙也绣满了花。她说,羌族爱花。其实,藏族也爱花。藏族姑娘荣明凤、泽朗斯基、格桑哈姆的天蓝色藏袍上,同样鲜花盛开!
花即人,人即花,花朵芳芳!
地震的烟尘已慢慢散去,灿烂的花朵依然在天府之国漫天飘香。这些个花儿啊,早已超越了植物的定义,而成为一种精神和象征!
落英缤纷中,历经大难的四川人民再次嗅到了春的气息。我坚信,他们已然重新站立起来了!
伤痛,虽然刻骨铭心,但终将成为过去,百花依然会怒放。
因为,春天每年都会到来。
所有的花朵都向着希望盛开;所有的花朵都向着未来欢笑!
羌寨:震不垮的"东方古堡"
(4月13日,理县,晴)
"您是湖南来的吧?""湖南人民是我们的恩人噢!"今天下午3点,我们走近理县桃坪羌寨,坡上奔来几位羌族大妈,马上把我们"分割包围"了。她们牵着我们的手,看新、老羌寨。大妈滔滔不绝的话语里,一半是骄傲,一半是感激;而我的心里陡然生出崇拜来,这2000年的羌寨啊,是永远震不垮的"东方古堡"!
桃坪羌寨位于杂谷脑河畔,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至今完整保存了羌族古老的民族特点,背山面水,坐北朝南。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次上累,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晓琳告诉我们,桃坪羌寨建筑工艺精湛,构思独特,整个寨子有8个进出口,为传统的八卦布局,寨子里有31条四通八达的通道互为联结,迷宫般连接着每家每户。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被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2006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单,与"藏羌碉楼"捆绑申遗。
奇迹之外还有奇迹。汶川大地震中,桃坪羌寨基本完好,千年碉楼没有倒下,只是上半部分塌了一点,有的碉楼躯体有一丝裂缝,部分房屋有些坍塌,街巷有些损坏;但全寨500人无一人伤亡。听了羌族张礼君大妈的叙说,我有了莫名的感动。
灾后重建,文化重生。很快,桃坪羌寨被列为羌文化抢救保护性工程。国家先后投入8000万元资金,修缮了庄房、古碉楼、寨门和暗道、地下水网、神秘的石砌符号、木制门锁等113个单元主体。
承接历史,保护历史,创造历史。遵循这一理念,湖南援建队统一对新老羌寨进行高标准的规划和建设,投资1.5亿元,在老寨旁的150亩土地上建设桃坪新区,规划建设了功能多样、配套完善的全国首个以古羌文化为主题的4A景区。目前工程已基本告竣。置身其间,古羌文化演艺中心、古羌历史博物馆、古羌文化传习所、莎郎歌舞广场、祭坛、羌族文化景观小区,历历夺目而来。援建队副队长席超波说,新寨109栋建筑按照全框架、八级抗震要求修建,外墙以片石填充。寨内建筑11个组团间,道路曲折,形成迷宫式的空间效果,使得整个新寨能够顺应老寨肌理,和老寨融为一个整体。
走进老寨,随处都可听见叮咚的流水声,却不见水在何处。宣传部副部长余志丽揭秘说:"寨内的主要通道下面和部分人家房内都筑有暗沟,揭开石板就能取水,暗沟的作用很大:既方便生活,也可防火,还可调节寨内气温湿度;古代可以防止敌人断水和逃生。"它让我马上想起了"地道战"。
寨子里,寨房相连相通,外墙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构,斑驳有致;寨中巷道纵横,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围墙,保留了远古羌人居"穹庐"的习惯。民居内房间宽阔、梁柱纵横,一般有二至三层,上面作为住房,下面设牛羊圈舍或堆放农具。
最具特色的还是那两座碉楼。高30米、9层。导游小班说,过去,羌碉的下面几层用来驻军和堆放粮食;最高一层用来观察敌情和报警。一旦发现敌情,马上在碉楼顶层点燃烟火,战争的信息很快就可传到百里之外,招来援军……
站在羌碉顶楼的平台上,极目远眺,全羌寨尽收眼底。如今,碉楼早已丧失了御敌的作用;但那一面面千年古石墙、迷宫般的巷道、叮咚作响的地下水网,让人感到这个"云朵中的民族"那份厚重的民族凝聚力。
住碉楼,喝咂酒,吹羌笛,着羌绣,羌族乡亲的幸福就这么简单!
"清悠悠的咂酒儿,依呀嘞索嘞……"只需听了这清脆的歌声,我的心就醉了。
温情脉脉的映秀
(4月15日,汶川,晴)
祭奠逝者,感恩爱者,温暖生者。今天屏心静气走进汶川映秀镇后,我感受到了这种与众不同的气氛。3年前的这座"灾难的小镇",如今变得那么温情脉脉。我向她庄严地敬礼!
真不愿重提3年前那个黑色的"5·12":美丽的映秀不幸成了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和重灾区。全镇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水电、交通、通讯全然中断,原本万余人的镇子,仅有2300多人生还,曾经的幸福家园瞬间成了一片废墟。
3年前那个5月,我和志愿者、摄影家彭祥林曾试图飞进映秀献出我们的全部爱和力量;但渺小的我们很失败。今天走进映秀,我先对她作了深刻道歉;走近映秀震中遗址,我向全体死难者深深致哀!
捂紧往日的伤痛,映秀正忙忙碌碌地编制着新梦。这个四面环山、两河汇流的1平方公里小镇上,一排排新居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平整、以土黄色为基调的街道纵横交错;一群群孩子快乐地回到了新建成的幼儿园、学校,欢乐的笑声、朗朗的读书声又激荡着映秀的天空。坐在街边竹椅上晒太阳的老人、忙着装修或打扫收拾新房的男女,无不散露出一种温暖。映月街53号居民杨奶奶推着轮椅上的老伴,在河畔且行且驻,表情安祥……
映秀,亲爱的映秀,我代表我全家人为您祝福!
从悲壮走向豪迈,川西民居、藏寨风情、羌式建筑交错相融;翠绿的春色在她全身跳动;欢快的河流为她日夜奏乐。震后的满目废墟已蜕变成今天的俏丽新城!汶川县长张通融说,我们用藏、羌、汉等多民族风格建造民房,尽力让它不单调;我们沿河做景观、做绿化,尽力让过境湍流能为小镇带来生趣、祥和。
"世界汶川,天地映秀"。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再过几天,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将在汶川地震灾区掀起美丽的盖头。作为一座集温情旅游小镇和防灾减灾示范区于一体的新家园,浴火重生的映秀,强力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到此参观;向世人展示着重建的美丽画卷,同时也告诉着全世界: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一重又一重的山川,把小小的映秀拥在它怀里;
一重又一重的祝福,把美美的映秀拥在我怀里……
成都,温柔地偷袭了我
(4月15日,成都,小雨)
去一个故地重游,你会无端地紧张吗?我会。
听说今天要重返成都,我就紧张,潜意识里相当紧张,6点就起床了。开始认真地怀想这座城市。她亲切,却模糊。
汶川地震后,我们"岳阳抗震救灾志愿队"就是从成都开进前线的。快3年了,我死死记得这座城市,记得那个庄严的时刻--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我和成千上万佩戴白色小花、手捧鲜花的成都市民来到天府广场,为遇难同胞致哀。3分钟,远远不足以表达我们对遇难同胞的缅怀。撕心的汽笛,使我们泪流满面!"雄起","四川,加油"、"中国,加油"的呐喊声此起彼落,经久不息。我们唱起国歌,举起双手,为逝者哀悼,为生者加油。这一刻,完美诠释了万众一心的真正意义!
这个夜晚,我和成都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当晚23时许,成都广电滚动播报:汶川8级地震余震为6-7级,5月19-20日余震区发震的可能性较大,将波及成都。闻讯,我立即号令队友集体撤向市中心广场。可是,大小广场已让市民抢了先。成都电力设计院方志辉女士好热心:来,随我们去郊外。
街头,车群若蝗,爬行如龟。一时间,灿烂如花的成都"黑"了。闲静优雅的成都人"疯"了。"走"了两小时,我们好容易在10公里外的人民南路与红星路之间,"抢"到了块小领地扎营!重庆志愿者李娟小姑娘麻利地帮我们扎帐篷……
救灾期间,我多次午夜从前线潜入成都,采购食品和救灾物资;顺便也打打牙祭,刮个胡须(一旦在震中地带发生不测,我可确保体面地离去);一直没有仔细端详过她,只有惊惶的感觉刻在心间。
"形胜古今称乐国,年年春色为人留。"今天,重返故地,我终于有足够的时间细看她啦!正眼看、歪头看,发现成都特好看。茶馆,最抢眼了!各式茶馆,成千上万。士农工商、文人墨客、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似乎都在茶馆里泡着。说茶经,谈生意,看书报,打麻将,喝小酒,摆龙门阵……属于成都的浪漫与悠闲又回归了。
当然还有餐馆。没人不知道川菜吧。据说,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花色品种多达4000余种。特别是成都小吃、鸳鸯火锅,遍布大街小巷,香飘千里,实在诱人。好友、志愿者陈岩夫妇和王启蓉带我去吃"老码头"火锅,竟排队1小时。
还有美酒哩。五粮液、剑南春、水井坊、泸州老窖、郎酒、沱牌等等,多韵味!有好菜好酒享受,好吃好耍的成都人简直活得太巴适(滋润)了!
成都,真是一座宜居的浪漫都市!乐天知命、诙谐幽默的成都人,劳作之后"吃点儿麻辣烫,打点儿小麻将,看点儿Y录象,上街逛一逛,脚杆烫一烫,OK唱一唱。"此种乐观情绪、平和心态,的确是成都文化最宝贵的东西。难怪两千多年前,封建礼教那么严重,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和才女卓文君在邛崃县一见钟情,深夜私奔到了成都,过起"当垆卖酒"的小日子。浪漫的成都造就了成都人的悠哉乐哉,他们把个声母'安',都拖得老长老长,而且发音时舌头向上弓着……
时间之于成都,就是生活,就是休闲,就是寻找并享受浪漫。
这,也是一种境界噢!虽经汶川一震,但"天府之国"是不会垮的!我坚信。
志愿者:一个光荣的名字
(4月17日,成都,晴)
志愿者,一个光荣的名字。白求恩、柯棣华、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些跨国界、划时代的英雄人物(群体),已然永载史册,滋润着一代一代国人真、善、美的心灵。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重大灾难面前,同样涌现了许许多多义无反顾的志愿者。特别是在抗击汶川大地震的斗争中,来自国际国内的志愿者,达数10万之众,他们前赴后继,出生入死,全情奉献,闪烁着人性的耀眼光芒。
志愿者相见份外亲。14日,在理县文体中心,我巧遇志愿者、湖南科技学院毕业生龚霞和湖南农大毕业生符静。两人都是桃江妹子。龚霞告诉我,她是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的,"开展文物收集整理工作。每天都很忙、很累;但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在这里,我贡献了青春,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学会了感恩。"临别时,我叮嘱龚霞、符静:有什么困难和要求随时打电话,我做你们的志愿者,家乡人民都是你的坚强后盾!
15日晚我一到成都,四川志愿者陈岩、王启蓉就赶到酒店,将我"缠"住了。他俩亲亲地对我说:"感谢全国人民,感谢湖南人民!感谢哥哥(指笔者)!今天我们能和哥哥见面,快乐地聚在一起,是最高兴的。"从傍晚6点相聚,到晚上12点,我们一直都在交谈,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志愿者最可贵的是爱心、热血!所以,我对启蓉特别敬重:自"5·12"进入灾区,她一直坚守到2008年腊月大年三十上午才回家。春节刚过,她又去了汉旺做志愿者。为了汉旺的受灾群众,这两年她每个月都要去探望、帮助!但启蓉却很谦虚:"陈年旧事不值一提呀!在汉旺做义工对我来说是很普通的事。"她告诉我:"汉旺那里变化很大,房子都盖起来了,很漂亮。"
志愿服务,无疑已成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两年,"中国最牛志愿者"陈岩不断在开展志愿服务。先后去了玉树、那曲、盈江地震灾区抢险救灾。历经数重生死,多次锤炼,陈岩显得更成熟了:"国内再发生地震,我的队伍35分钟出发,24小时之内赶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开展救援工作。"我在心里说:好好学习陈岩、王启蓉,做一个优秀的志愿者!
16日9点,启蓉喊了的士,接我到她的公司(四川国旅)办公室,打开电脑,一一展读了汉旺灾后重建的情况。11时许,同在汉旺救灾的重庆志愿者李娟获悉我的行踪,从重庆打来电话。我们相约:今年一定再去汉旺探亲!
要走了,启蓉将我们送到了机场。"志愿者,是我们共同的名字!"她拉着我的手说,"湖南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请您随时告诉我!"
从她的话里,我再次感受到了志愿、不为报酬、利他的志愿者精神。我坚信:具有这一精神品质的公民必定越来越多,也必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创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