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新声 > 正文
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1-04-19 21:14:0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梅克保] [责编:周静] 字体:【

  梅克保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要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中心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加快富民强省、构建和谐湖南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近年来,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大局,服务人民,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志愿服务等工作亮点纷呈,全国道德模范当选人数、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应立足新的起点,再接再厉,奋发进取,力求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一、科学把握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

  未来五年,我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尤为明显。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科学研判形势,积极主动应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湖南经济一直高速运行,经济总量连续3年跻身全国十强。经济实力显著提高,能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物质支持。但不容回避的是,我国和我省的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仍不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转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人才支撑”的轨道上来。这对我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观念转变和“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经济转型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容易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思想困惑、心理失衡、情绪波动,有时甚至引发极端行为。这将使精神文明建设在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肩负更繁重的任务。

  从社会管理实践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战略机遇期、改革关键期、矛盾凸显期,“三期”叠加出现,给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特别是今年大事喜事多,全国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全省将召开第十次党代会,进行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各级党委都会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这既为我们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提供了难得契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要看到,各种力量对此也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可能有杂音噪音,甚至敌对势力还会借机捣乱。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特点新变化,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持之以恒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突出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从精神文化需求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已进入精神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文化需求更加旺盛,文化消费更加多领域、多层次、多样化,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但目前市场上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还是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的功能发挥上,都难以适应群众消费需求,供给不足的问题仍较突出。存在的差距,就是发展的空间。我们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文化强省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从思想观念变化来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的广泛应用,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对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巩固社会主义思想阵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观念对主流思想的干扰比较突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的不良现象层出不穷;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分化、西化的图谋始终未变,手段花样翻新,在国际环境更趋复杂的新形势下,各种渗透活动特别是思想文化渗透有可能变本加厉。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风尚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坚决抵制和消除各种反动、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确保在多元多样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交流交融中形成共识共为。

  二、全面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应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中心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加快富民强省、构建和谐湖南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精心组织各种政策宣传、形势教育活动,把中央和省委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讲清楚,把“十二五”发展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讲明白,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讲透彻,引导全省人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上来。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和平统一好的时代主旋律,增强人们爱党爱国爱乡的热情和自豪感。在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丰富具体内容,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接受习惯的新特点改进方式方法,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努力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为契机,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着眼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积极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发现和总结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亮点,鞭挞不道德行为,做好群众接受、易于普及的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日积月累,久见功效。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围绕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旅游出行、城乡环境、文化市场、互联网管理等重点领域,集中解决公民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引导人们讲文明、树新风。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切入点,多推模范典型;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促进群众自我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崇尚、关爱、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提升湖南社会文明程度。以今年中央文明委评选表彰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为契机,着力做好巩固、深化、拓展、延伸工作。在文明城市创建方面,注重加强基层基础,深入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着力构建民主法制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社会安全稳定、生活环境良好、邻里互助友爱的新型社区;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创建工作,坚持不懈地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动态监测机制,对文明城市开展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进一步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精神文明示范区建设,广泛开展“两型”文明机关、文明企业、文明社区、文明园区等创建活动。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方面,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抓好文明村镇创建,推动村镇加强规划、完善设施、整治环境、改变面貌;抓好文明集市创建,倡导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环境整治、文明服务;抓好文明农户创建,持续深化“文明创建五进农家”活动;抓好城乡结对共创,不断加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力度,组织文明单位对口扶持一批文明村镇。在文明单位创建方面,组织党政机关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促进形成优良党风政风;在窗口行业开展“诚实守信、优质服务”活动,引导人们信守职业道德,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各类企业开展“负责任地做产品”活动,培育职工爱岗敬业精神;大力推进风景旅游区文明创建,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积极引导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民办机构等参与文明创建活动。

  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保护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各级党委政府应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查找问题,主攻薄弱环节,务求更大实效。全面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推动中华经典和红色经典诵读;积极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他人;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组织青少年开展“崇尚科学,倡导环保”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青少年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协调组织文化、文艺、广电、出版等部门,精心创作生产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建好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引导文化服务不断向农村拓展延伸,更多地惠及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强力推进社会文化环境净化工程,深入开展打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专项行动,规范网吧经营秩序,严厉惩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大力净化荧屏声频,严禁黄金时段播出不适合未成年人的节目,依法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广告;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成为时代风尚。精心组织专项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推进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行动,不断丰富社区、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团结友爱、扶危济困、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培育发展志愿服务文化,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树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宣传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在志愿服务中提升精神境界。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文明办牵头、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制定《湖南省志愿服务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工作;成立湖南省志愿服务基金会,做好资金募集、管理和使用工作。

  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落实《“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促进我省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更多的资源向基层、农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倾斜,推动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大的进展。深入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贯彻落实好公共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场所向社会免费开放政策,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和新型家庭文化,不断深化“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服务农民、服务基层的专项活动,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精心组织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引导文化工作者坚持“三贴近”原则,在群众的丰富实践中挖掘素材,在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在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激发灵感,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持不懈地“扫黄打非”,建立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切实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强化保障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应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极端重要;特别应立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与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同部署、同推进;真正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精神文明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组织动员力度、财政投入力度,切实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进一步健全机制,形成合力。体制机制是根本性建设。应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运用社会化工作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省人民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情,努力形成全社会广泛支持、积极参与和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格局。扎实推进综合创建,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创建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一体统筹、优化配置、资源共享、互动互促。充分发挥各单位创建活动的特长,做到创建工作整体联动、优势互补、共建共赢。

  进一步改革创新,提高水平。改革创新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应根据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工作对象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及时创新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使精神文明创建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特别应结合湖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探索做好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创造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新载体。尤其应注意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先进传播手段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提供优秀文化产品的有效平台。注重边实践、边总结,每完成一项重要工作都及时回顾梳理,将零散的经验系统化、成熟的做法制度化。

  (作者系湖南省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