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那山 那水 那石
2011-04-10 23:27:5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九钢] [责编:蔡矜宜] 字体:【

  刘九钢

  我执意要了叶扁舟,游荡在水天之间。

  忽然下起了雨,骤雨擂得篷顶山响,淅淅沥沥后便是悠悠橹声。

  撑船人抖了抖蓑衣,快过溪口了!

  我不顾春的寒意,慌忙撩开雨帘,山色空濛,冥冥中有只小划子在水道上晃了晃便无影无踪……

  溪口,位于涟水中游双峰县杏子境内。今天横锁涟水的水府庙水库大坝就建在溪口村雪花滩上,这个湘中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正灌溉着下游百万亩农田。丰厚的历史人文、丰盛的自然资源,又使它晋升为省AA级旅游景区。

  40多年前的那个秋天,也是这船这水这艄公?——十来岁的我与祖父母返归故里。

  从县城蓝田至棋梓桥,列车上就落下祖孙三人。直穿候车室后门便到了船码头——几块片石胡乱垒,在秋阳映照下如翡翠,绿了一湖碧波。老祖父说,箱里有方砚池,正是这石头,叫祖母绿。

  当船在青山顶上行时,闻橹声才知自己确在行走,船身在摇摆中倾斜,祖母说,溪口铺到了。

  哪有什么溪,哪有什么铺?满湖幽碧,满崖花香!茫然中祖父敲了敲船帮,下面就是!因盛产一种远古化石,史称溪石,那方砚,就是这水下的绿石头做的,叫溪砚,祖父说。

  原来,当年的溪口古镇有百来号商铺,码头渔舟还有萋萋古道,把个小镇装点得通衢四方。尤其是“玉生堂”、“吉庆”砚庄等百年老字号,名扬天下,商贾官宦,文人墨客或船或马光顾砚城。1958年建大坝,整个古镇全淹了,祖父喃喃陷入深思。

  那天祖父讲了很多,宋瓷、明碗、曾国藩……在船上、船下,在那青山的尖尖上。

  斗转星移,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去年端阳,我再次去了溪口,陪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去的,因溪口几位汉子瞄准了那满山的石头,敢为人先创办了“国藩溪砚厂”。古老的湖湘文化名品终以传承发扬。

  来到位于大坝左侧库湾的砚厂。乡先生——原中央美术学院著名教授,被誉为“东方梵高”的罗尔纯题写的厂名,矗立在厂门上。门前,端坐着高1.5米、宽1米的巨型溪砚,沉稳、厚重、古朴、盛满了历史和文化。

  陈列馆里,另一乡先生——广州美术学院著名教授、国画家谢伦和的“国藩赏砚图”高悬中堂,四周形色各异的砚品,或方或圆,或扁或正,仿古琴瑟,砚海中写满了神话传说,山水花鸟,尽显汉唐遗韵,湖湘风采。

  登上凌云顶峰,群山起伏。天宇下,高速公路擦湖而过,湖面迂回宽阔,明洁如镜,镜泊中浮隐着翠绿小屿,幢幢楼影,给人一种幽深莫测的神秘感。谁曾想到,这方圆百十里的土地却诞生了一代名将蒋琬,大文豪冯子振、学者政治家曾国藩、辛亥革命先驱禹之谟、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还有抗日名将、号称“鹰犬将军”的宋希濂,这里曾经有过多少热血奔涌、浩气充溢的岁月啊!

  血红的夕阳开始落山了,天空纯金般烁亮起来,湖水一片混沌金黄,金黄中有龙舟归去,有苍鹭归林。我,正和远方的客人在夜航船上捕捉那远近忽显的渔光。

  此时,在湖的中心,从湖底的深处,隐隐传来啄石声——是祖母绿,双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