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报记者 何国庆 通讯员 于旻生 刘泠鑫
“出门忘带手机,就会魂不守舍;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就会感到不适,甚至出现幻听;有时明知没有短信或来电,也会时不时地翻出手机看一下……”如果你认为自己出现了上述“症状”,那你就要小心,也许你已经患上了一种叫“手机依赖症”的心理疾病。
“手机依赖症”被心理专家定义为“对手机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最近,中南大学一个学生课题组对省会6所高校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接近80%的受访大学生手机用户,出现了“手机依赖症”症状。这种疾病虽还只是停留在心理层面,没有医学上说的“器质性病变”那样让人惶恐,但它对当今大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不可小觑。
“患者”女生多于男生,文科甚于理工科;严重依赖的达47.5%
中南大学课题小组对省会6所不同类型高校的5150名大学生进行了手机依赖抽样调查,结果让人担忧,手机严重依赖(极度依赖手机的通讯和娱乐功能不能自拔,把手机视为第二生命)的比例达47.5%,一般依赖(频频被短信或电话扰乱学习生活,但又很无奈的)的达32.2%。
调查还发现,文史类学生比理工科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更大,女生的手机依赖程度又比男生高。一些女大学生“手机达人”整日用手机登录QQ和个人空间,玩“种菜偷菜”等游戏,或用手机狂煲“电话粥”。另外,那些“手机史”较长、性格有点孤僻、不太自信的人群,往往对手机的依赖性更强。
患者某些能力逐渐萎缩,宝贵时光“碎片化”;滥用手机更易误入歧途
是“病”,就不可掉以轻心。手机依赖对大学生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随着手机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通过手机翻阅电子书、手机报、手机词典等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过度依赖这些电子科技成果,单纯满足于简单操作获取信息和知识,缺乏积极思考和主动探寻,会导致大学生的某些能力,例如记忆力、系统思维能力、理解力、直接交际能力等的萎缩,影响学生自身素质、特别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过分依赖手机,更容易使大学学习的宝贵时光“碎片化”。电话、信息不断,聚会、活动多了,闲逛、闲聊多了,大家都真切地感到“整块”时间越来越少。注意力难得集中到学习上。譬如,发条短信用半分钟,但之后等对方回复短信的半分钟会使一个人的注意力不能完全从这件事情上移开,实际的时间会被加倍地浪费掉。
此外,手机滥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目前盛行的一系列高技术作弊行为,手机充当了主角。省会某大学文学院的大三学生小华,曾因一门课程考试时用手机接收女友发送的答案,而被留校察看处分并降级。
更让人忧虑的是,昔日只在成人酒桌上流行的“荤段子”,如今凭借手机这个平台在校园悄然传播,一位同学向记者表示,同学之间“荤段子”传播速度快得很,课余时间大家拿出手机互相转发“经典”段子,然后传出笑声阵阵,已成为校园一景。
充实生活,增加自信,转移注意力,克服依赖成瘾心理障碍
如何让大学生远离手机依赖症?专家表示,解决“手机依赖症”的关键在于让患者找到生活重心,从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尽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机短信中,应该适当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同时,可利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引导, 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成瘾状态。此外,还可采用系统脱敏治疗,即减少不必要发手机短信的次数将生活重心从手机上转移,控制和转移自己的思维。
手机依赖一定程度上是缺乏自信的表现。面对手机依赖导致的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障碍,大学生要调整生活方式或生活状态,多参与面对面的社交活动,增加自信。
出现手机依赖症的同学,克服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尽量不要去想有关手机的事情。可在生活和学习中重建自己的交际圈子。如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一些联谊活动,定时和几个固定好友小聚谈天来排解抑郁的情绪等。
学校还可以在课程中添加“手机成瘾”的内容,发现学生有手机成瘾的苗头,老师和家长就要及时疏导,如果情节严重,就必须带孩子去专业人士那里戒除;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免疫力,培养在信息时代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识别信息、选择信息、运用媒介的能力,自觉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成为媒介的主人,而不是手机媒介的奴隶。